何必抛却自家无尽藏
2014-07-10襄阳
襄阳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国家坚硬的船只、锐不可当的大炮摧毁的不仅仅是一座座城池,更严重打击了国人长久以来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优越感。人们开始对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持怀疑态度。新文化运动以后,“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使传统的思想文化受到彻底的批判、摒弃,向西方学习的思想盛行。直至今天,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只要是传统的都是落后的,这种思维非常可怕,这是近代中国百年耻辱在很多人心里留下了太重的创伤和阴影所致。
在教育界,人人皆以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为利器,言必提及西方的某某教育家,西方的教育思想理论被视为改革我国基础教育弊端的“灵丹妙药”。但事实是,多年来,我们的学校教育依然没有培养出杰出人才。丢弃传统,致使教育文化精神涣散,根基不稳;亦未批判性地学习西方教育思想,盲目照搬,习得的皮毛难以庇护中国的教育健康成长。正如钱理群所说:“中国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
《光明日报》2004年9月30日报道,北京大学教授许渊冲先生说,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了一致的结论,认为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几千年时间孕育而成的中国传统文化生机勃勃,富含无穷无尽的智慧,这是有识之士公认的事实。在教育领域,中国有着优良的传统和丰富的经验,有无数的文化典籍和教育专著,还有以孔子为代表的不同时代和不同风格的伟大教育家,何必“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托钵效贫儿”。当然了,传统教育中有不符合教育规律、不适应今日教育形势之处,该学习传统中的哪些内容?如何善加利用使之发挥现世的价值,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试举出传统教育精华之一二,以掀起自家无尽藏之一隅。
风气自由的书院
私人办学、自由教学、注重个性、思想活泼自由的书院,是我国传统教育的一大亮点。就连曾经批判中国传统教育非常厉害的胡适都认为“我国书院的程度,足可比外国的大学研究院”。书院作为中国古代一种独特教育组织,始于唐末五代,历经宋元明清四代,逐步成为中国古代的学术研究基地和教育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绵延千年。作为古代民办的大学,书院有一定的办学自主权、自治权。在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方面有一定的学术自由。书院往往由学术大师治院、执教,在教学方面实行导师制,并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的方法。在教学上注重学生的自学读书独立钻研,教师要做引路的人,因此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
古代书院既非官学 ,又非私学,它有比官学和私学更大的办学自主权,这是书院在两宋、明代兴盛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也应以赋予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大学不受政治等方面的干扰,才能按照教育自身的规律办事。
自由讲学是书院的一大特色。书院通过聘请学术大师和会讲、讲会活动 ,使书院成为各家、各派阐扬自己学术思想的大本营,书院也因此成为宋明新儒学的发源地。学术自由,这是现今世界各国大学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明清时期,统治者大兴文字狱,禁止学术自由,书院因此渐趋衰落,从中也可以看出学术自由对高等院校的重要性。
书院与科举关系与现今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类似。书院强调“为己之学”,也就是读书为了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为了带来生命的愉悦,但是书院大批成立以后受到了科举的影响。书院大师朱熹坚定书院的教学目的即通过义理教育、道德修身培养出符合儒家伦理道德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他反对官学的片面应试教育,教者为科举而教,学者为科举而学。同时朱熹在执掌书院时也十分注重对生徒进行应试训练,而且书院生徒的录取率非常高,这说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在书院教学中得到很好的统一。由此可见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不存在根本的分歧,要实现二者协调发展,关键是教师的正确引导,以及考试的内容和命题方式等方面的改革。
从夫子游
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的学生林某因生活琐事与室友黄某不和,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水槽,竟致黄某中毒身亡。“名校”、“研究生”、“学生会副主席”……名校大学生,真正的天之骄子,仅仅因为一件小事竟残忍杀害室友,让人为之震惊,不得其解。联想到2010年的药家鑫事件,这位西安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深夜驾车撞人后竟然毫无人性地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发生这类事件,学校教育难辞其咎。长久以来,学校教育只重视知识的灌输、技能的训练,忽视学生健康独立人格的培养。
中国传统教育在学生人格塑造方面远胜今日之教育。传统中国学子的学习方式是“从夫子游”,学生不仅“读书”、“授业”,更重要的是跟随大师左右,朝夕相伴,耳濡目染,学习大师的思想信念、生活态度、道德品质、治学方法等,并且以修养而不是学识为中心。传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精神的熏陶,当然了,这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独特的才气,还必须兼有人格魅力。两汉以后,名师大儒开堂讲学,万千子弟追随他们左右。
现今所谓的大师实乃教书匠尔,哪有大师的风范。北京师范大学有一位叫董攀的老师,27岁研究生毕业直接当上副教授,30出头转为教授,涉足房地产,每年有一万多名企业高管来听他上课,可以说是功成名就桃李满天下了。但他几年前曾微博上写了一段话给自己的学生: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对高学历者来说,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
晚清学制改革以后,以课堂教授为中心的教育形式大面积推广开来。这种教学形式的主要目的是传播知识,适应了工业化社会对实用人才的需求,但忽视了人格的养成,师生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四十年代初,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对此深表忧虑:“今日之师生关系,直一奏技者与看客之关系耳。”
学生要阅读的不只是书本,更包括大师,大师应为学生提供精神和审美的享受。因此学校应该注重对教师素质的培养,只有高尚人格的教师才能教出具备健康独立人格的学生。
素质教育的影子
中国曾有过素质教育雏形。先秦“诸子百家”时代,出现了一些中国教育史上有标志性的思想和实践。如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孔子三千弟子来自鲁、齐、秦、楚等国,打破了夷夏之分,贵族与平民,甚至父子都能同堂;墨子领衔的墨家学派,重视自然科学知识教育。从教育内容看,《墨子》和《墨经》中的十二大类内容包括了当时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全部内容。他甚至还教授农业、军事方面的知识。墨家弟子上马能打仗,下马能种田,还个个是能工巧匠;逍遥派庄子提倡适应自然的教育。庄子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知北游》)在庄子看来,天地之美,为自然无为之美,天地为万物之总,万物也都处在自然无为之状态。庄子正是以此来教育弟子以美的眼光、美的情感去发现美,去创造美,从而获得自由。从教育的层面来看,效法自然的方法不仅引导学生走出书斋,拓宽视野,以物为师,从实践中学习,而且激发他们热爱自然,细致观察,独立思考,从观察到的自然现象中去体悟新知……
不管是哈佛的“因材施教”,还是哥伦比亚的“有教无类”,或是美国小学四年级“因材施教”地“以渔”……都有我们的影子。
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教育变革实际上是一个中华民族教育传统自我流失、盲目照搬西方教育模式的过程,而结果是至今仍然没有形成现代教育基本理论框架和符合中国实际的教育教学模式。我们不妨从传统教育中汲取有利因素,加以改革应用到新形势中去,与西方的优秀教育理念、做法相互融合,共同构建一个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