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影响会计诚信的外部因素的理性思考

2014-07-10陈全

当代经济 2014年24期
关键词:税务会计信息诚信

○陈全

(浦江普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浙江 金华 322200)

一、引言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更是会计行业生存之本。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强,会计信息与公众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人们对会计信息的关注度越来越强。会计信息的失真失实,不仅会破坏市场经济秩序,还会损害社会公众的利益,更阻碍了和谐社会、诚信社会的构建。从2001年4月朱镕基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写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帐”到现在,从国内的四川长虹财务造假案到国际上的安然、环球电讯、世界通信、施乐的财务舞弊案,因会计诚信引发的危机俞演俞烈,整个会计行业面临着信任危机,这不能不说是整个会计界的悲哀。学者们从业人员素质低下、利益驱使、制度不健全、法制观念淡薄等方面分析了会计诚信危机产生的原因,本文认为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不恰当的评价体系及管理模式也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并进而影响会计诚信的重要原因。

二、会计诚信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包括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的公司所有者(以下简称所有者)、债权人、政府机构、公众。其中所有者、债权人中的金融机构,以及政府机构中的涉税部门、财政监督部门等对会计信息的影响程度最为突出。外部信息使用者给企业经营者的各项考核指标、评价指标、管理指标为会计信息的造假提供了“原动力”,它诱发了会计信息的失真并最终导致会计诚信危机的发生。本文认为,导致影响会计诚信的外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恰当的评价体系导致企业粉饰数据

(1)所有者的业绩考核、资本市场的“生命线”是粉饰数据的原动力

如同高考过分强调分数而成为社会的顽疾一样,所有者对利润、计划的完成情况、投资回报率、产值、销售收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这些经营业绩考核设定的指标也成为管理者期待逾越的魔障。这些与报酬、晋升等利益联系在一起的业绩考核指标的计算又无不涉及会计数据。因此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通过有效的调节数据、对会计信息进行粉饰也就成为管理层受益的最佳途径和最后的法宝。

而在火热的资本市场,企业为了发行股票多募集资金,连续盈利、10%的净资产收益率已成为上市公司的“生命线”。有趣的是,证监会相关的统计资料表明随着监管部门“生命线”的调整,各上市公司公告的年报数据也总是随标准的变动而变动,S T企业也往往会在连续巨额亏损后迎来一个利润丰厚的年度。企业按照监管部门的政策调整数据、利用规则创造数据也就成为资本市场的奇观,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整个资本市场会计信息质量丑陋的一面。

(2)金融机构不切实际的资信评价体系导致企业篡改数据

资信评级是对企业信用风险的评价,随着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资信评级结果越来越被市场经济主体广泛采用,但纵观金融机构的评价体系,能够发现其评价体系过于侧重定量方面,资信评级分析方法多以业绩分析为主,并且其评价体系也未能考虑不同行业、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的因素,其指标往往高不可攀。对于大量需从信贷市场融资的企业来说,篡改数据成为其唯一的可能。而通过恶意编制假报表、假数据,骗取资信等级不仅有国内的还包括国际著名企业,美国安然公司曾因隐瞒公司的真实财务和经营状况,恶意欺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信用评级机构和广大投资者,操纵公司的股票价格,隐瞒巨额债务而破产。而国内大部分企业往往因为取得贷款的银行不同会编制不同的会计报表,其原因仅仅是各银行评价指标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现行的一成不变、脱离现实、短期性的资信评级体系也成为企业篡改数据、致使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诱因。

2、现有税收征管模式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1)征税依据比率化、方式简单化导致企业倒挤、拼凑数据

税负评价本是参照各个行业的行业标准以及同类企业的能耗、物耗平均值,结合当地实际,而制订出的用于评估的分行业投入产出比、产品耗能比、行业平均利润率以及行业平均税负的指标。它通过对同一纳税人不同时期的情况进行纵向比较,对同行业不同纳税人同一时期的情况进行横向比较,综合分析测算纳税人的应纳税额与实际纳税的差距,以确定管理和检查的方向与重点的一种管理评价手段。它其实是一种理论数据,不同企业由于生产规模、工艺流程、机器设备、管理水平的客观差异其实际上的税负必有差异。但实际在税收征管过程中,企业人员视其为高压线、红线,而税务人员把它看成了一把尺子,对于低于税负的企业就会被约谈,进而成为补税的依据。其粗放的征管模式最后导致的结果是,根据增值税税负计算进货成本,A成本替换B成本;根据所得税税负倒挤人工成本、管理成本,我们企业的各项指标在此种征管模式下就如同流水线上的产品在各方面都符合了“规范”的要求。税务机关与企业各取所需,企业在拼凑出符合“规定”的数据时,会计信息虽然“可比”但不再“可靠”不再“真实”。

(2)强势的“税法”与弱势的“会计法”使得税务部门成为会计行业“伪主管”,并进而影响会计政策的选择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不得采用与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相悖的会计处理方法。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也强调,加强会计监督、规范会计秩序,是赋予财政部门的法定职责。现实中由于编制及体制等诸多原因的限制,财政部门基本未能对企业会计信息进行有效检查,也更谈不上实施有效的会计监督。反观税务部门由于经常性的税务检查、评估、稽查,每年例行的年度汇算清缴,使得税务机关对会计的影响程度远大于财政部门,同时也让“税法”在和“会计法”的抉择中更表现出“普遍适用性”和“强制性”。其结果就是理应服务于企业所有者、债权人,并为其提供符合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财务报告的财务会计变成了服务于税务部门的税务会计。税务部门也顺势占位代行“伪主管”职权,因此会计在遇到会计政策与税法规定不一致的情况时,通常为避免纳税调整就错误的选择税法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三、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会计诚信的对策

1、进一步完善企业会计准则,完善资本市场管理措施

管理层为满足业绩考核及资本市场管理的需要,调整会计信息源于企业会计准则及资本市场管理的缺陷,因此制订会计准则时应尽可能的减少准则本身的不确定性,减少管理层通过会计政策多向选择的方式变相实现业绩考核目标。此外,资本市场监管者应减少过多的政策性限制,增加非会计指标体系在市场监管中的比重,减少上市公司通过调整会计信息的手段满足资本市场监管的可能。

2、强化财政部门会计监督职能,引导企业执行会计准则、会计制度

财政部门应切实履行会计监督职能,定期联合工商、税务、监察、检察、银监会等部门加大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检查力度,充分发挥其财政监督的主导作用。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企业及相关会计人员的违法成本。财政部门也可授权行业协会加强对本行业会计信息的检查,以行业自律的方法对违反准则、制度的企业在行业内予以通报。通过各种途径的引导企业执行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为维护会计秩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创造条件。

3、建立科学有效的数据库,实现企业资源共享

对于企业会计信息的要求,会计信息提供者往往有不同要求,一方面希望能减少纳税,希望会计信息能反映较少的收益和较低的盈利能力。但是对于金融机构,它希望能从会计信息中反映出其较强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会计信息数据库,让不同信息使用者直接从数据库获取资料,进而实现企业资源共享对于杜绝企业修改会计信息至关重要。当前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广泛,如工商、税务、海关、财政、银行。近期我们也注意到国家通过了《企业信息公示条例》并建成了企业信息公示平台,这将为是改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创造条件。

四、结语

倡导会计诚信不仅仅要求提高企业管理人员、会计人员的素质,作为会计信息外部使用者更应为其营造诚信经营的氛围、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困惑已久的会计诚信问题,为构建诚信社会、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贡献。

[1]贾彦兴: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其治理途径[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12).

[2]张前:会计诚信缺失的根源剖析—基于公司治理的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09(3).

[3]高建岗:会计诚信及其治理途径[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1).

猜你喜欢

税务会计信息诚信
税务动态
个人独资企业对外投资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提升税务干部的学习力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