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自然:奇石首先必须是一种发现的艺术
2014-07-09孙瀑恩
孙瀑恩
应约撰稿,因年终事务繁多,又因小儿偶抱微恙忙于照料,只得慌忙应对。将闲暇所感,辑录成篇,瞽言萏议,零星琐碎,贻笑大方。又想,如能令人耳目一新,或为读者免去长篇累牍之苦,未尝不是一件功德(笑)。
A
奇石与人类艺术品的区别,就在于奇石是自然产物,天工妙造。而赏石玩石的初衷,无非是亲近自然,在人文环境的纷扰中获得一份质朴的天趣。甚至,藉此思接万古,视通寰宇,究天地之变;抑或,借以师法自然,参悟变化,探艺术之真。
石头还是一块石头,只不过各取所需、见仁见智。所谓见仁见智,正是一种发现。
比如“无畏印”一石(图一),石农说“这是手”,政界的朋友看到后戏称这是“一把手”,时尚的年轻女性则说这是“手模”。最终定名“无畏印”则是对这块石头禅意的发现与感悟。
B
无论“国画石”、“摩尔石”,无论“画理”、“雕法”、“文气”还是“瓷感”,人类所有艺术门类及其理论与风格,都无法将奇石偶然而丰富的艺术表现囊括殆尽。对此,我们能做的只有发现、感悟与尊重,而不是应用有限的认知和熟络的套路,将奇石作为一种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和艺术主张的工具。
一件真正意义上的奇石不是素材,不是道具。如果说它是艺术品,那它也应该是一件完整的作品。其创作过程、传达和表现的客观内涵与审美意趣,我们只能通过玩味、欣赏去感知、学习与模仿。这就是认识自然。这种认识,便是发现。
那些通过粘贴、拼接,甚至过度包装借以表达作者情感、理想和价值观的作品,绝对不是奇石。而这样的作品大多因创作的简易与缺少必要劳动及专业技法,同样不能与人们熟知和认可的艺术品策名就列,只能尴尬徘徊在进退两难的境地。
C
“奇石是发现的艺术”。这种发现,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实践,具有主观能动的意义。配座、置景、展演,不是一种创作,而是对这种发现的表达与彰显。没有发现,就无所谓表达;发现是内容,表达是形式。把后期的表现形式误解为内容实质,浓墨重彩,无限拔高,无异于买椟还珠、舍本逐末。
“锁云”(图二)的价值(抛开名人效应和历史因素),不是因为配座置景,而是因为主题的挖掘与发现。在伧夫俗人手中,这块也许会被命名为“猴子”或“孔洞”的石头,无论如何包装与表达,其价值可想而知。好比一件内容空洞、格调不高的文学作品,无论是著成文字还是搬上影视,都改变不了它的社会功用与审美价值。
所以说,奇石首先必须是一种发现的艺术。
D
“人定胜天”、“改造自然”已经贻误甚至戕害我们太久,在艺术文化领域,我们也要留意这种思想的流毒,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对于真正意义的赏石,这不仅表现在对奇石个体与客观物象的尊重上,也表现在对奇石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上。
人类文明的历史对于大自然来说还是“小儿时节”,更多神秘的未知有待我们慢慢去发现,在这个“发现”面前,我们所有的“发明”都是从属的、稚嫩的。在赏石活动中,发明一种玩法,不能忽略了对主题的“发现”。玩法是为主题立意服务的,不能喧宾夺主、本末倒置,更不能背离了奇石的天然属性。
同样,不在赏石领域里标榜“作者”与“大师”(应称藏者或赏石家),也是对“师法自然,尊重自然”的一种体现。
E
奇石之所以能雅俗共赏、妇孺乐见,正是因为它的获得渠道和价值评判具有多元性和公众化的特征。如果石头过于强调表达与展演的技巧,对环境、展具提出过高要求,抬高门槛,“束之高阁”,只会脱离群众,使这一普及较广的民间收藏活动又被贵族化、狭隘化。
在中国,难得有这样一个具有很大群众基础的收藏项目。如果给石头披上一件又一件的华美外衣,让这一自然产物附加更多的“礼乐缛节”,不仅不能让奇石“走进生活走进家庭”,反而会使之成为王谢堂前之燕,远离大众,失去应有的生命力。
F
“奇石是发现的艺术”不是一个简单的定义,至少包含着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发现艺术,发现美,这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第二层意思是这种发现需要艺术的视觉、艺术的理解,具有主观能动性,即发现本身就是一门艺术。
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奇石赏玩与艺术品创作的区别,把握发现与创造、感受与表达的尺度,尊重自然,摒弃功利,明心见性,直指本真,才能在赏石中获得更多的审美愉悦与人生感悟。
林林总总,邋邋遢遢,形神俱散,是为“散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如有不当,敬请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