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好家风,释放正能量

2014-07-09胡善恩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14年6期
关键词:醉人桂花家风

胡善恩

材料展示

2011年浙江省金华、丽水市中考作文题(1):(50分)

欢乐一家亲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②不限文体(除诗歌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题型透视

从主题上归类,金华、丽水市2011年所出的是一道以家庭为主题内容的作文题。“家庭”是成长的摇篮,是温馨的港湾,是每个人心中所需求的地方。因此此主题命题意图在于要求考生以家庭为载体,展现对成长的认识和感悟,对亲情的理解和感恩,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借以考查考生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

“家”,可以是血缘意义上的群体,亲人在一起同享天伦之乐;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一个班级、一所学校、一个国家、一个星球等等。在家庭中我们能获得来自父母亲人的温暖,能接受来自家风的潜移默化,这里是我们人生起航的码头,也是我们梦寐以求归航的港湾。因此,要写好本主题,考生要注意三点:一是立意要高,要突破平庸,必须在立意上下功夫,要写出家庭范围内别人未发现或忽略的、未写的生活,展现家庭对你的影响;二是要有细节,600字的作文,不可能展现家庭的全部,唯有凝聚生活,以细节再现某一场景,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让人身临其境;三是写作要运用一定的技巧,平铺直叙,无亮点,考场作文只能流于平庸,很难得高分。

这类题型的失误点在于:一是捡到篮子就是菜,考生选材平庸,人云亦云;二是立意出现偏差,或主题低俗,或偏离家庭地域范围,都会造成失误;三是作品平铺直叙,语言空洞,无亮点。

考题集锦

2013年四川省宜宾市续写作文:悉心品味下面文章的开头,充分发挥想像,自拟题目.自定主题,续写该篇文章。

夕阳正在西下,夜幕渐渐四合,周遭一片寂静。饥肠辘辘的他,虽早已疲惫不堪,但依然不得不拖着一双沉重的腿,朝着家的方向,艰难地向前挪移……

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命题作文:我们家的星期天

2008年江苏省扬州市命题作文:回家

2008年云南省命题作文:我爱我的家

2007年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命题作文:家事

应对策略

家是一首多味的小诗,只有用心去读,才能品出其中的滋味;家是一曲婉转的合奏,只有共同努力,才能谱出和谐的旋律。审读此文题,要注意四点:一是要注意“家”字,该字明确规定了写作的范围,必须固定在这一领域内或虚指这一领域;二是要注意“欢乐”一词,须写出欢乐的具体场景;三是关注“亲”字,突出的是文章要表达的情感;四是要注意“一家”,要求写作的对象应是群体,而不是仅仅写某个人的行为。鉴于此,考生可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

1.实写家庭生活。家是一首婉转悠扬的小夜曲,爱,永远是这首小夜曲的主旋律,每个音符都传达出至纯至真的爱意。从这一角度立意,考生可选取来自家庭生活中快乐的事件,展现家庭成员之间温馨和美的关系,并由此诉说情感,表达对家庭的感恩、依恋、怀念等情感。

2.展现集体生活。集体也是一个大家庭,同学、老师,都像亲人一样与我们朝夕相处。从这一角度立意,就是将集体以家比拟,展现发生在“你”和“他们”之间的快乐事情,借以表达对某一段集体生活的理解和留恋。

3.虚化“家”的范围。家的外延继续扩大,可以是民族,是国家,是星球,是宇宙,也可以是虚拟QQ空间,等等。从这一角度立意,考生既要展现在这些空间领域内发生的快乐事情,还要点明这一空间领域的比喻义,即要将其视为一个“家”来赞颂,这样表达才符合题旨,也会有新意。

4.童话构思写家事。不止你我有家,世上任何事物都有各自的家园。从这一角度立意,考生可将自己幻化为虚拟的事物,如一草一物,一花一果等,以“它”的视角展现来自大自然的心声,借以表达对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美好期盼等主题,也是不错的选择。

佳作工坊

欢乐一家亲

亲情犹如桂花浓郁的香气,丝丝缕缕沁人心脾;亲情犹如桂花茶上的白雾,朦朦胧胧带着暖意。有家人,有亲情,欢乐就无处不在。

每当秋天微凉的旋律唱遍整个世界后,外婆的桂花树也就开了。一团团、一簇簇的黄色小花在金风中摇曳、微笑,整个山村弥漫着醉人香气。

爸爸喜欢带我去剪桂花,平时大手大脚的爸爸托起桂花,小巧精致的桂花在他手里格外娇弱美丽,晶莹的露珠从淡黄的花蕊里滑落,顺着指缝珍珠般滴落。“咔嚓”声响起,黄色的小精灵如孩子般扑到爸爸的大手里,爸爸转过身来,笑眯眯地把花递给我,在他手里看起来不多的花瓣我连两只手也不够捧,急急忙忙把它们放在篮子里。爸爸偶尔转过身来用湿湿的手揉乱我的头发,看到我愤怒的样子,他愉快地大笑,在清凉的风中,笑声和醉人的花香朝着远方飘荡。

我也想试试剪桂花,但怎么也够不到上面的枝条,便找来妈妈扶椅子,我去上面奋力地拽拉枝条,由于方式不对,枝条“啪”的一声断了,顿时落英缤纷,那些可爱的小花纷纷扬扬飘落在地,如同下了一场绚丽的桂花雨。我和妈妈扬起的脸也滴满水珠、落叶,身上仿佛披了一件花瓣绣着的外衣。我跳下椅子,吐吐舌头,抱歉地望着她。妈妈生气地举起手,我以为她要打我,连忙缩成一团,可她的手温柔地拂过我的头顶,帮我拍掉头上残落的树叶。我看到她如秋日平静的湖水般的眼睛里倒影着狼狈的我和满树的缤纷,我顽皮地朝她做个鬼脸。微煦的阳光下,她的眼睛有了笑意,平静的湖水也起了阵阵涟漪,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到了下午,淡金色的阳光柔和地洒落,外婆在院子里摆好茶点,我们一家子一起聚着品茶,聊天。桂花做的馅饼香气怡人,一咬进去,醇厚的香味和甘甜充满口腔。桂花茶上缓缓飘着白雾,它们被调皮的风拉成一缕缕柔和的、丝绸般的线,如同外婆头上白白卷卷的稀疏头发。她笑着听我讲学校趣事,不时帮我们沏茶,她的嘴角弯弯的,慈祥又和蔼。

温柔的阳光下,微凉的秋风中,欢乐和笑声包围了我们这一家人,花香醉人,爱意更是醉人。

(本文摘自2011年中考作文满分卷,有删改)

特色简析

有家人,有亲情,欢乐就无处不在。小作者围绕外婆家的桂花树展开情节,馥郁花香,温暖情怀,诗意文字,让整个作品意境温馨和美,写出了精彩。具体分析,本文有以下亮点:

一、环境烘托,情景交融

考场作文,要想有文采,有意境,须要借助于环境的烘托来渲染。小作者深谙其道,将整个情节以一棵桂花树贯穿,以唯美的环境烘托了亲情的温馨,花香醉人,爱意更醉人,情景交融,意蕴深厚。

二、精选场景,细节迷人

“一家亲”,写的并不是一个人的感觉。小作者紧扣题旨,以桂花树为线,展现了爸爸、妈妈、外婆和我在一起的欢乐。三个场景,三个人物,小作者抓住人物各自的特点,以细节突出,或动作,或眼神,或白发,展现亲情的美好醉人,极富表现力。

三、结构圆合,文字优美

文章开篇以“有家人,有亲情,欢乐就无处不在”一句点题总领,中间承上具体详写,最后以“花香醉人,爱意更醉人”巧妙呼应开头,首尾圆合。另外文章也极富诗意,如“桂花做的馅饼香气怡人,一咬进去,醇厚的香味和甘甜充满口腔”,娓娓道来,香气并美味同在,令读者如饮醇醪,也是作品获得高分的原因之一。

热点素材

家风是什么?

近日,新闻联播关于“家风是什么”的调查,掀起了一股“家风热”。

陈思是一名“80后”,在某市一家企业从事文员工作。在她心中,已故爷爷曾说过的话,“做人要正直,不要贪别人一分一厘”,对她的影响很大。

endprint

陈思说,她小时候的零花钱很少,有次,看到爷爷无意留在书桌上的1元钱,便动了小心思,“那时,1元钱对孩子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但她拿了钱出了门,怎么都不能安心,爷爷那句“做人要正直”的话回响在耳边。最终她又悄悄返回房间,将钱放回书桌上。陈思说,没想到的是,这一幕其实全部被爷爷看在眼中,之后他并没有当面责怪自己,反而经常对外人夸奖自己,“爷爷的每次夸奖,都让我羞愧,但也让我明白了做人要正直的道理。”陈思说。

鲁友贵是我市一名医生。去年下半年,他带着家人移民马来西亚。过年回家探亲的他,谈及家风,深有感触。

“道德传家,经百代不衰;耕读传家,经十代不衰;富贵传家,不过三代。”鲁友贵说,他的父母一直提倡勤俭节约、勤劳持家的生活,并对他身教多于言传。“他们尊敬长辈,忍辱负重,凭劳动力赚钱。”鲁友贵说,无论身在何方,他要将这些良好的传统传承到下一代,并一直传承下去。

(摘自《株洲晚报》2014年2月10日,有删改)

指津: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敦厚尤显重要。因此,古往今来,中国人向来都十分重视家风的传承。然而近几年,西风东渐,世道浇漓 ,我们“家”门口风很大,有的家连家风都给吹走了,许多人开始迷失自己。央视在春节期间推出“家风是什么”的调查,在人们共享天伦之乐的同时,让人们重温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目的是要重视家风的熏陶作用,形成一个家庭的行为准则,而这些准则,聚集起来,就成了一股风气,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实战演练

阅读[热点素材]和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著名作家老舍曾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写道:“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了起码有几十位老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真正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结合热点素材和上面一段文字,请以“家风”为话题,写成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

思路导引

这个题目紧扣时代脉搏,贴近中学生的生活,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透过“家风”的考查,可以窥见考生心底传承的文化理念,探究考生心路发展的历程,展现心志,因此这一文题设计是符合中考命题意旨的。要写好这个话题。成败的关键是个性化的选材。家风是什么?家风是一种诗意的、抽象的氛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要想让读者了解,考生必须要借助于一定的载体来展现。挂在墙上的字画,父亲母亲的口头禅,藏在心底的意念,等等,总之,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家庭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考生一定要化虚为实,将家风化为具体可感的事件来呈现,在事件中阐明家风这种意识形态,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不会空洞。另外,拿名人的家风,如颜之推、朱子家训等引入作品,也能让作品因引用而生辉。

责编:张戎

endprint

猜你喜欢

醉人桂花家风
桂花
稻米飘香醉人时光
自然语言
家风伴我成长
当好廉内助,树立好家风等
书香醉人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趣图妙语
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