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藜蒿新品种引种生产栽培技术

2014-07-09李鹏何建平徐方等

吉林农业 2014年5期
关键词:病虫防治栽培技术

李鹏 何建平 徐方等

摘要:藜蒿系菊科蒿属多年草本植物,野生藜蒿经驯化培育后至大棚保护地种植,目前已成为南昌及周边省、市的一种特色时令蔬菜。为了丰富本地“菜篮子”的需要,增加农民收入,也为了把蔬菜产业做大做强,做出特色,2013年南昌市从南京引进藜蒿新品种进行示范栽培,现将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关键词:藜蒿;引种生产,栽培技术;病虫防治

中图分类号: S6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9-69-1

1栽培措施

1.1整地施肥

选潮湿、肥沃的沙质土壤及排灌方便的地区栽培。深耕20厘米左右,结合整地每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公斤,撒可富复合肥50公斤当基肥,做成平畦。畦向南北延长,畦宽4米,中间开20厘米宽的工作通道。

1.2留种与栽种技术

1.2.1留种 一般藜蒿都要有种苗地,在每年3~4月份对种苗进行精心管理,首先要对病株,杂株、弱株进行拔除。最后一次采收后追施50公斤/亩复合肥,等到藜蒿返青后按5厘米株距及时间苗留种。

1.2.2栽种技术 一般于每年的8月15日左右,用裁纸刀裁取枝条中间部分作为扦插条,注意枝条下部分不能木质化,上部分去掉幼嫩部份,扦插条一般为15厘米左右。扦插条要在下端部削成45度斜面,一次成形并做好标记。扦插时按行距10~12厘米,株距为6~7厘米的距离在畦上插种,及深度达插条(种苗)2/3为宜。扦插后要浇1次透水,保持畦土湿润,经1~2天生根后再浇一次定根水,由于扦插苗比较幼嫩一定要保持畦上土壤湿润。

2田间管理

2.1追肥

藜蒿定植成活出苗后,当幼苗长到2~3厘米时用人尿进行提苗,人尿浓度不要太高,否则话会引起烧苗,应该用水进行稀释,比例为1∶10,约需200公斤/亩。当幼苗长至4~5厘米,一次施用提苗肥两个星期之后,再每亩用12公斤尿素进行追肥,促使其根部发育。在12月份前后,藜蒿要进行一次彻底割除,割除时要贴近地面,结合浇水要施一次重肥,施肥过后要保温保湿促使其加速生长。每采收一次,追施一次复合肥50公斤/亩。追肥原则应掌握宜施氮肥多次,先轻后重,切忌浓肥靠近根部施,每次追肥后都要浇足水。

2.2灌溉

藜蒿原产鄱阳湖地区,喜欢温暖湿润环境,不耐干旱,所以土壤要经常保持湿润状态。最好浇水、施肥能同时进行,每施一次肥浇一次透水。浇水宜多勿少,条件好的话尽量安装喷灌设施,施肥后进行喷灌浇透,没有的话也不要大水漫灌,否则会引起土壤板结,影响根系生长。

2.3中耕除草

藜蒿扦插定植后,由于经常浇水,土壤易于板结,出苗后最好中耕1~2次,以利于土壤疏松和通气。栽种成活后至封行前,要及时拔除田间杂草。8~9月份彻底拔除杂草,以利于藜蒿的生长发育。

2.4间苗

当幼苗长至3厘米左右时,要抓紧时间间苗,拔除一些病苗和弱苗,安排合理苗数,保证种苗质量和商品性。

2.5大棚与覆盖物的管理

藜蒿生产的种苗主要是用扦插繁殖,7~8月份高温时期,钢架大棚需要在其顶部加盖遮阳网,保证扦插苗不会因为失水和高温产生伤害,有必要的话可以安装喷雾设施,保持温度、湿度在一个合理范围之内。

如果是露地苗床,则需搭建高0.8~1米的架子,架子上覆盖遮阳网,网的四周要扎紧,防止风刮掉。晴天上午10时至下午4时盖,早晚或阴天揭掉。9月中旬以后可以不覆盖。

藜蒿的产品生产在冬季低温时期,需要的话可以在钢架大棚上覆盖稻草,或者在大棚内在套小棚。每年的11月下旬或12月上旬搭棚盖膜,大棚四周的农膜要压实,开好排水沟,避免大棚内积水。冬天大棚内的温度:晴天白天为18℃~23℃,最高不超过25℃,阴雨天比晴天略低5℃~7℃,温度过高,茎易老化;温度过低,生长缓慢。中午气温高,大棚内湿度大时,可在背风处打开大棚的两头通风换气,以降低大棚内湿度,在严冬季节,一定要注意防止冰冻产生空心藜蒿,从而降低产量影响品质。春季以后,气温上升,要及时揭开大棚的盖膜。

3病虫害的防治

3.1病害的防治

藜蒿主要的病害是灰霉病。防治方法:合理施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带出田外,集中处理;按500克/升异菌脲悬浮剂50毫升/亩或亩用400克/升嘧霉胺70毫升对水喷雾防治。

3.2虫害的防治

藜蒿的虫害主要有斜纹夜蛾。防治方法:斜纹夜蛾亩用4.2%高氯甲维盐70毫升/亩对水喷雾。

4采收及后期处理

藜蒿的采收,一般于每年的10月至翌年的4月上旬,贴近地表将地上部分收割采收。藜蒿的后期处理是将采收后的藜蒿除去老叶、老茎,注意不要损伤嫩茎,用流动清洁的水源清洗泥沙。按质量检测要求,嫩茎上除保留极少数心叶外,其余叶片全部摘掉,然后整理分级,扎捆码放在荫凉处,整齐地装入塑料周转箱,随即运送至销售点,保持产品鲜嫩销售。

作者简介: 李鹏,本科学历,南昌县种子管理站,农艺师,研究方向:种子管理推广。endprint

猜你喜欢

病虫防治栽培技术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栀子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