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检定周期的确定和调整
2014-07-09冷文军
冷文军
摘 要:企业计量器具检定周期的长短,对检定合格率、送检工作的疏密、企业备表的比重都有着直接影响,是企业计量管理工作的一项重点,同时亦是难点。文章尝试分析校检周期调整的几个要素,并通过“固定阶梯调整法”对本企业所用几项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作出调整。
关键词:企业计量管理;校检周期;固定阶梯调整法
1 问题的提出
计量检定合格率,直接反映了企业生产中测量工作有效性的程度,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中很受关注的一个环节。如果计量器具合格率达不到要求,相当于在生产过程中,有一定数量的测量工作所用的计量器具是有偏差的,变相的降低了产品的质量和精度。
而计量器具检定周期的长短,直接影响了计量检定的合格率。通常面对某一类计量器具检定合格率低于预期的情况,就会采用缩短检定周期的方法来提高合格率。但事实上,无论如何缩短检定周期,周期内仍然会有一定数量的计量器具发生不合格。而同时,过短的检定周期,对于日常生产部门测量使用、备表的购置量、送检的人力成本、时间成本都带来了挑战。
另一方面,国家技术监督局在“加强企业计量工作的若干规定”中强调:企业计量工作开始步入依法自主管理的轨道。这意味着,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企业对于所持非强检计量器具的基础管理工作将越来越拥有自主性。而企业自觉自愿的根据国际国内标准、同时又兼顾自身使用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检定周期无疑符合这一精神和国家计量发展方向。
兼顾确保计量检定合格率与合理性两者间的关系,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工况、不同使用频率、不同测量数据重要性的计量器具,给出相应的检定周期,成为了一项重要且有意义的工作。
2 方法
2.1 影响计量器具周期的内外因
在考虑计量检定周期时,应考虑的因素很多,广泛的讲,包括如下几点:
(1)计量器具的来源
同样准确度等级的同一类型计量器具,由于生产厂商、生产批次、使用时长的不同,在稳定性上有着较大的区别。
(2)计量器具的使用场合
工况的情况影响着计量器具的保养工作,这也间接影响到计量器具的合格率。
(3)期间核查开展情况
不少计量器具,比如扭力扳手、轨距尺,生产车间在使用前,都会用现场配置的标准器进行量值比对。这样的工作,能极大地降低不合格计量器具被使用到现场测量所带来的风险。期间核查的开展与否,也应该纳入检定周期确认的考虑范围。
(4)计量器具的使用人员
一线的测量人员,使用计量器具时的作业方式,人员素质都影响到计量器具的使用寿命及稳定性。
(5)测量精度需求
企业采购计量器具多是批量采购,而发放至一线则是分批分专业发放。于是带来的情况是,同一准确度等级的计量器具,现场使用的准确度需求是完全不同的。这也影响着计量检定周期的确定。
2.2 计量器具检定周期的确定
根据日本田口式计量器具的基本原理,逐一分析影响计量器具周期长短的各项因素,每一项因素给予A、B、C类评定,通过加权计算后,得到一个总和得分,根据这个分值来确认该类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见表1)。
通过如上的逐项的评级后,根据A项4-5分;B项2-3分;C项0-1分的打分氛围进行加权累加。最后得到的总分,根据下表进行检定周期确认(见表2)。
2.3 计量检定周期的再调整
在确认了计量器具检定周期后,可以通过数个周期的使用,进行数据分析、考核,然后对检定周期进行调整。考核的依据主要根据检定合格率,若合格率低于预期,则应适当调短;若合格率在规定范围内,可适度调长。
在GB/T190221中给出了调整计量检定周期的若干种方法,本文中选取固定阶梯调整法。这个方法的特点在于,操作性强、执行成本低。
其方法具体操作是划定检定合格率的要求,并收集連续两个以上周期正常检定的合格率情况。若合格率能够到达预期要求,则可“自动调整或阶梯式调整”计量检定周期。
按照这样的思路,我公司对所用钢轨磨耗尺、塞尺、压力表(非强检)这三类计量器具进行了数据分析及周期调整(见表3)。
2.4 调整后的情况分析
2.4.1 在延长检定周期的前提下,保持了检定合格率。
2.4.2 降低了由于计量检定的工作,对于现场生产工作的影响。
2.4.3 减少了检定成本,年节约检定费用37380元。
当然,一切的周期确定和调整,都应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可靠作为前提。计量作为质量工作的基础,保证企业生产质量是计量工作之本。
3 结束语
进行计量检定周期的确认和调整,是企业计量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从上文中不难看出,这需要长期的对检定数据监控、分析。此外,要准确的把握计量检定周期,对生产一线的使用情况的了解也尤为重要。这中间需要企业全员的计量意识的提高,也需要计量工作者的积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