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温仪表常见故障解析
2014-07-09李丽萍
李丽萍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对企业生产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它不仅要求企业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而且还需要企业有先进的生产机器。在现代化企业生产中,控温仪表是最常用的温度控制仪器,有了它的存在,可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一旦控温仪表出现故障,就会严重影响生产,因此,对出现故障的控温仪表进行及时的维修是十分重要的,需要工作人员具备很高的技术水平。关于控温仪表问题,文章简要介绍分析了部分故障,并提出必要的排障技术。
关键词:控温;仪表;故障
前言
温控仪是调控一体化智能温度控制仪表,它采用了全数字化集成设计,具有温度曲线可编程或定点恒温控制、多重PID调节、输出功率限幅曲线编程、手动/自动切换、软启动、报警开关量输出、實时数据查询、与计算机通讯等功能,将数显温度仪表和ZK晶闸管电压调整器合二为一,集温度测量、调节、驱动于一体,仪表直接输出晶闸管触发信号,可驱动各类晶闸管负载。控温仪的故障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要采用不同的故障分析方法,采用不同的排故技术。
1 现场控温仪表常见故障解析
1.1 利用记录曲线分析温控仪表故障
控温仪表在工作过程中,会记录温度变化曲线,叫作记录曲线,通过对记录曲线的变化来检测整个系统的故障是常见的一种排故方法。如果记录曲线没有变化或是由原本波形变化变为直线变化,那么控温仪很可能就已经出现了故障。控温仪表系统是的灵敏度十分高,可以十分清晰的反映出参数变化,通过调整修改参数、观察曲线,发现问题,如果改变参数之后,曲线依然没有变化,那么说明并非是参数的问题,可能是控温仪系统出现了故障;如果控温仪完好时,变化曲线记录的温度是正常的,但是当出现波动之后就变得毫无规律,不受参数的控制,对于这种情况,可能是工艺操作系统出现了故障,这时,应该对工艺操作系统进行改进。分析现场控温仪表系统的故障产生原因,维护人员要从现场控温仪表系统和工艺操作系统两个方面综合考虑、仔细分析,检查原因所在。
1.2 仪表显示温度不正常调修
每个控温仪表都可以显示温度读数,对仪表读数进行分析也可以判断出故障。一般电阻炉都采用两台电子电位差计或温度指示调节仪分别控制火炉内的上下温区,在升温过程中,如果在测温仪上下区温度升温比上区升温慢的多,这是不符合实际的,正常情况下,下区升温比上区略慢,但不会相差太多,发生了这种情况,一定是仪表出现故障产生。首先要检查上区控温仪,检测是否是由于上区仪表故障导致升温便快;如果上区一切正常,那么一定是由于下区控温仪升温太慢造成的,需要对测量下区温度的热电偶进行检查,可能是由于热电偶在使用时未加保护套管,直接使用其热电偶芯子以致使热电偶在接近根部处与电阻炉电源接线柱保护罩相碰,造成短路。这时,只需要排除短路故障即可。
在实际生产中,常见的仪表显示温度不正常问题还可能是这样:控温仪表运行过程中,指针突然走不动,电源指示灯熄灭。发现这种问题之后,首先应该更换放大器,如果仪表故障还未排除,则需要进一步检查。由于指示灯不亮,有可能是保险丝出现问题,有可能是保险丝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机器振动而断裂,更换新的保险丝即可。
1.3 偶断故障调修
我们知道温控仪表读数随着炉温升高而升高,如果炉温升高而控温仪表读数不变,就失去了温控作用,会使炉温过高,产生严重后果。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偶断故障造成的。首先,应当对仪表进行检测,观察其是否能够正常运行;然后对热电偶及补偿导线进行检查,一般会发现热电偶参考端与补偿导线接线处脱开,这便是偶断故障,造成故障的原因有很多,大多数是由于是热电偶参考端接线柱上的螺钉偶短,造成补偿导线虚接,只需要更换新的螺钉,连接仪表后即可正常工作。
2 K-I型胶质层控温仪的常见故障原因与排除
2.1 中途断电的恢复方法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有时会中途断电,导致控温仪表非正常停止工作,如果断电后,能够在短时间内回复供电,工作人员在通电时,只需按下控温仪表上的回复键位即可,仪表就可以回复到断电前的状态,使得数据保留下来,不至于丢失。但是有一点特别重要,在进行恢复操作时,仪表需要进行自检,只有经过这个环节,仪表恢复才能实现,直接按下恢复键仪表是不会认可的,而且。这样的操作有可能会损坏仪表,导致数据彻底丢失,对生产造成极大影响。如果在仪器完成自检之后按下“恢复”键,仪器仍然没能恢复到断电之前的工作状态,操作人员就要在恢复供电之后迅速将仪器改为手动操作,用钟表进行计时。
2.2 自动控温不稳处理方法
自动控温不稳是仪表故障中十分常见的,造成这种故障的原因有许多,硅碳棒的接线卡子松动、硅碳棒阻值不在选择范围内都可以造成自动控温不稳。在安装仪表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卡子与碳棒的接触部位松动,使接触电阻增大,当温控开关闭合时就会产生浪涌电流,使温度变化极大,损坏仪表。使用时间较久的仪表也会有这种情况。在初始设计仪表时,硅碳棒的电阻值的变化范围很大,在选择恰当值后,还要保持前炉总电阻值与后炉总电阻值尽可能接近或相等,保持自动控温的平稳状态,若前后炉的总电阻值相差过大,自动控温的效果往往还不如手动控温效果,因此,保持硅碳棒接线卡子的紧密度和保证硅碳棒阻值的正确选择是使用好控温仪的关健环节。
3 仪表平衡时指针抖动控温仪分析
3.1 集成电路抗干扰能力差
有的仪器需要多个控温仪表同时作用,共同协作,发挥作用。比如电阻炉就有两个控温仪表,分别控制上区和下区的温度,但是两台仪表仪器工作也会产生一些问题,比如在平衡时,电子电位差计指针剧烈摆动,有时摆动的幅度可以达到70度左右。这是由于两台仪表共同工作,他们之间相互产生干扰造成的。一般仪表采用集成放大器或是晶体放大器,但是集成放大器的抗干扰能力比晶体放大器要差,采用集成放大器,就有可能出现上述情况。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以更换晶体放大器,故障就可以排除。
3.2 电子电位差计使用时间太长
使用时间较长的电子电位差计,也会出现指针在平衡时出现抖动的现象。其主要是电子电位差计中的滑动滚子与滑线电阻氧化、脏污,使滚子与滑线电阻之间接触不良。排除的方法是,更换滑动滚子和清洗滑线电阻。对于严重磨损的滑线电阻应予以更换。
4 结束语
控温仪故障故障类型有许多,解决办法也有许多,本文只是针对一些常见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使用控温仪不仅要知道维修的技术,更重要的是使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故障维修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日常正确使用,避免仪表出现故障。
参考文献
[1]王波,刘丹娜.控温仪常见技术故障的探析[J].科技创业家,2013,(09).
[2]于广学.工业用智能温控仪表常见故障[J].中国计量,2010,(03).
[3]董俊钢.温控仪表现场计量误差问题研究[J].轻工标准与质量,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