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汀县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07-09马林水

吉林农业 2014年5期

摘要:长汀县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在财务制度执行、会计基础工作、村级转移支付经费使用和财务公开的四大方面存在不规范的问题,引发不少管理乱象。针对于此,采取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实行村账委托代理、强化村级会计基础工作、加强农村集体财务审计、稳定农村财会队伍建设等措施,取得一些成效。

关键词:长汀县农村;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基层民主管理

中图分类号:F325.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9-16-2

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的管理是近年来长汀县农民信访较多、群众比较关心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影响农村稳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强和规范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对于规范基层权力运行、加强源头防治腐败、维护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对于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防止集体资产流失,维护农民权益,稳定农村基层政权,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1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现状

据统计,2013年,全县17个农村乡(镇)(不含汀州镇)290个行政村,年末集体资产总额14870万元,其中:流动资产2634万元,农业资产959万元,长期资产11277万元;负债总额3630万元,其中:流动负债1829万元,长期负债1801万元。2013年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总额2980万元,比上年增加189万元,平均每村村财收入10.27万元,比上年增加0.65万元,其中:村财收入1~5万元的村175个,5~10万元的村83个,10万元以上的村32个。到目前为止,全县17个乡(镇)290个行政村全部实行了村账委托代理,长汀县人民政府制定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督管理的意见》,中共长汀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局根据本县实际,制定并下发了《长汀县农村集体财务计算机网络监管系统建设实施方案》,市农业局统一招标采购了乡镇农村集体财务计算机网络监管软件,县财政局落实了软件采购费用和县级监控中心建设硬件设备及培训经费,县农业局组织了乡(镇)财会人员进行了农村财务电算化、网络监管系统业务培训班。现各乡(镇)正在按照《方案》的要求建设网络监管系统。

2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财务制度执行不规范

农村财务管理中仍然存在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有章不循等现象。一是集体收入不入账,,对于一些村集体机动地、山塘、水库、店面等资产资源的发包收入,不及时入账,核算;二是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的发包、租赁和出让,未按法定程序进行招投标,有的招投标方案未经村民代表会议通过。有的未签订合同,仅凭口头协议;三是非生产性开支占比较大,取消村级组织接待费的规定还没很好地执行。村级账,务大多是吃喝账、接待账,“客人来了陪着吃,没有客人自己吃”,铺张浪费现象严重;四是大部分村没有按规定制定村集体财务收支的年度计划,一个年度内有哪些收入、要办些什么事、需要什么支出、资金从哪里来,心中没数。

2.2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

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当前村级会计基础工作中最主要问题。一是会计账簿、科目设置不规范。“流水账,”、“包包账,”、“断头账,”较多,会计核算较乱,会计账,目不清;二是账务处理不规范,村级财务中,白条抵库现象普遍,有些原始凭证有经手人、没有证明人,有的甚至只有审批人签字;三是对账程序不规范,对账,不及时,账,实不符、账表不符、账账不符、账款不符等现象时有发生,经常出现有物无账,有账无物,有款无账、有账无款、现金与存款不分,总账与明细账不分,以表代账等;四是会计档案管理不规范,很多村办公条件差,没有专门的档案室,会计档案到处都是,有的甚至没有档案柜,财务会计凭证放在财务人员家里,由村级财会人员自行保管,经常发生因管理不善而造成损毁的现象,一任村委一任会计,前任会计拒交会计档案资料的情况时有发生,造成财务会计档案资料不全或丢失,会计移交出现困难,这些都是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2.3村级转移支付经费使用不规范

取消农业税后,为了保证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中央加大了村级经费转移支付力度,并明确规定村级经费主要用于村组干部工资、正常办公费用、五保户供养等方面,但一些村却擅自挪用、挤占,在资金使用上很不规范。一是将村级转移支付用于农田水利道路等农村公益事业;二是用于偿还村集体债务;三是用于吃喝招待等非正常支出。由于擅自改变资金用途,导致一些村组干部工资不能按时发放,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村干部的积极性。

2.4财务公开不规范

一些村在村务公开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一是财务公开内容不全面、不具体,没有从群众的立场角度进行公开,仅按会计科目进行公开,群众看不懂,如有些重要工程、项目、救灾救济款物发放等群众比较关注的内容,没有明细公开;二是财务公开不及时。有些村没有按照规定,每季度、每个月公开,而是应付了事,上面通知有领导来检查了,就随便弄些数字上墙,算是公开了,有的村,半年甚至一年都不公开一次;三是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没有体现,没有发挥民主理财小组参与村集体财务管理、监督的作用,一些村的民主理财小组对村里的开支发票,不管开支内容是否合法、手续是否完备,没有按规定把关剔除,碍于情面,怕得罪人,一律签字盖章予以报账,造成集体资产不必要的损失。

3规范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3.1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

一是财务管理制度,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制度》和《福建省村集体财务管理条例》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村级组织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财务年度收支预决算、流动资金管理、资产资源管理、开支审批、票据管理等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二是资产、资源清查登记制度。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产权登记工作,全面摸清资产资源的存量、种类和分布,建立各类资产、资源管理台账;三是民主理财管理制度。选择公道、正派、有一定财务知识的人员组成民主理财小组,定期不定期召开民主理财会议,开展民主理财活动,村集体发生各项财务收支活动,制定各项财务计划以及重大的财务事项决策都必须履行民主程序,实行民主理财。

3.2全面实行村账委托代理

实践证明,村账委托代理是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的有效形式,在保持村集体资产所有权、资金使用权、财务审批权和基本核算单位不变的情况下,各村集体不再设会计,只设出纳兼报账员,村集体的财务收支业务核算交由乡(镇)会计代理服务中心统一办理。

3.3强化村级会计基础工作

村集体经济组织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建立会计账册,进行会计核算,及时提供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全面核算反映经济活动的村务管理的财务收支、结算、分配等会计事项。支出发生时,必须要有发票,并有经手人、证明人、审批人的签字及盖章。

3.4加强农村集体财务审计工作

县、乡两级农村经管站,要根据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本级人民政府的要求,编制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对村集体财务收支每年进行抽审,3~5年完成各村审计一次,要结合村级组织换届选举,集中全县的审计力量,分片分组对村干部任期、离任经济责任进行审计监管。同时,对因群众举报、信访、征地以及村级重点建设项目,确定专项审计任务。国家审计机关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当地党委、政府的要求,对取得财政资金的乡村项目接受、运用财政资金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以及有关村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依法进行审计监督。同时,要加大对审计查出问题的处理力度,审计作出的审计结论和处理决定,被审计单位和有关人员必须执行。

3.5稳定和加强农村财会队伍建设

一是全面加强村级财会人员队伍建设,要确保村级财会人员具备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经考核合格后聘任上岗,如无违反财经法纪行为应尽量保持稳定;二是加大对农村财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力度,建立和完善财会人员定期培训和继续教育,定期举办财会知识和法规培训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

作者简介:马林水,本科学历,长汀县农业局经管站,农经师,研究方向:农村资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