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协同发展要回归市场

2014-07-09张燕生

中国报道 2014年7期
关键词:体制京津冀协同

张燕生

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的国家战略,但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相比,京津冀协同发展最大的差距在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力不足;体制创新和自主改革的动力不足;创新驱动和内生发展的贡献不足;开放合作和错位竞争的努力不足;商流、物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跨区域流动的渠道不畅。

过去35年,生产率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时期是1992—2001年,即我国加入WTO之前和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的时期。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积极参与全球化;体制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各行各业积极应对入世“狼来了”的时期。京津冀地区要承担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和国家使命,急需要释放经济活力和社会活力,因此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划清政府与市场责任的边界显得尤为关键。

城市群协同发展是重要引擎

2012年,京津冀地区城镇人口比例58.93%,其中北京86.20%、天津81.55%、河北46.80%,显著低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

在长三角地区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自然规律,即空间距离与上海越近的地区经济社会越发达;交通基础设施与上海联系越便利的地区经济社会越发达,上海无疑成为长三角地区发展的龙头。同时,南京、杭州、合肥的省会城市的带动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香港和深圳越近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越早越快,如珠江三角洲东岸地区的发展就比西岸地区发展得快。在大珠三角地区,广州、香港、深圳之间的都市分工合作关系正在形成,组合龙头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正在带动同城化、一体化、协同化新趋势。

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京津冀城市群既看不到上海那样的发展龙头、引擎和领袖城市;也看不到香港、深圳、广州那样的大都市之间竞争与合作并存的互补和共富关系,还看不到南京、杭州、合肥省会城市及周边中小城市的连绵城市带协同发展的趋势;而是在大都市周边存在一些贫困带或被遗忘的角落;存在着把污染、低端、矛盾转移到周边,把人才、机遇和财富吸引到本地,以邻为壑和保护主义盛行的情况;存在着京津冀、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各自为政和分散发展,京津冀城市群内部同质竞争和畸形发展的问题。

要解决上述问题,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是去行政化,让区域内协同发展的引擎回归市场、回归社会、回归基层,形成改革驱动、创新驱动和民生驱动的内生性发展新动力。

目前,京津远郊区发展速度明显提升,新城的重要性越来越突显,京津周边新城的经济实力在快速增长,天津新城的经济实力甚至超过中心城区。另一方面,京津城市功能与河北中小城市之间的互补性合作联系越来越紧密,如与北京、天津接邻的廊坊、承德和唐山的经济区位度有所上升。这些都说明,京津冀城市群发展正出现一些新的趋势。

创新是协同发展驱动力

应当承认,京津冀地区集聚了中国最优秀的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高端人才的资源和要素。如北京有国家创新体系最重要的创新资源,研发产业产值规模全国最大,技术市场交易量占全国40%;天津集聚了中国最好的大学群、高端制造和技术集约的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河北也正在积极打造现代制造产业带。但是,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新兴创新型企业很少产生于京津冀地区。

2013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支出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例从3.81%上升到4%,全球仅有以色列和韩国的宏观研发强度超过4%。京津冀地区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相比,在激发创新活力,推动金融为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

京津冀地区要形成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的新动力,首先要全面深化改革。科技创新的瓶颈在体制,也就是要实现从投资驱动的体制转变为创新驱动的体制。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部署资金链和支持体系。

京津冀地区要协同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包括加快推进人才、产业、资本、市场、城市的国际化进程,形成集聚全球最优秀人才、最优质资源、最有影响力的市场和企业的平台和载体,带动更高增值能力和创新力的新要素禀赋和要素创造结构。

京津冀地区要协同解决在创新比较劣势的领域如何创造国际竞争优势的难题。当前,全球创新资源和技术来源主要分布在美日欧大三角地区。要解决这个瓶颈,就要采取“走出去”战略,把研发中心、设计中心、资讯中心设在美日欧大地区;同时采取“引进来”战略,引资、引智、引技,更要注重引制,构建合作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机制;采取“本地化”战略,把高技术引进国内大规模开发、应用、转移和本地化。

京津冀地区还要协同打造京津冀地区创新产业发展的新增长极。要充分发挥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天津滨海新区等京津创新科技园区、产业园区、综合保税园区以及河北各类园区的协同发展的作用,形成创新合作平台和创新体系。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关键环节

目前,京津冀地区整体开放程度明显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应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从整个国家发展看,下一步改革开放,无论是汇率、利率、价格还是税率、货币;无论对出口还是对进口;无论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无论是工业还是服务业,都要逐步实行以市场为基础、公平竞争、非歧视性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这就要求京津冀地区协同推进新一轮的高水平开放、高标准改革、高质量发展,如在京津冀地区建立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实行政府行政管理由事前审批转向事中和事后监管;推动服务业的全面开放;推进贸易、投资、金融、货币的对外开放和公平竞争;全面实现法治、公平公正和透明、规范、有序,提高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国际化水平。

京津冀地区还应协同打造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充分利用天津—亚欧大陆桥桥头堡优势,积极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

最后,京津冀应协同培育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积极推进“走出去”,形成资本输出带动商品输出、产能输出、服务输出的综合能力,同时扩大技术输入、人才输入、资源输入的开放新格局。

猜你喜欢

体制京津冀协同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