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大学学生法制教育对策研究

2014-07-08熊桂芳

科技经济市场 2014年3期
关键词:法制教育对策大学生

熊桂芳

摘 要:应用型大学学生是当代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法制教育,对于建设法制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应用型大学生法制教育比较薄弱,需全方位、多渠道在对策上创新,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提高其法律素质。

关键词:大学生;法制教育;对策;法律素质

1 应用型高校学生法制教育现状

(1)法律意识淡薄

在当今物欲时代,急功近利让许多事都变得浮躁、浅薄而短见。学生们在书面、口头的用法过程中,一般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但遇到具体问题时,却很难按正确的法律意识去处理,可谓是"知法犯法"。有些学生认为金钱是万能的,不惜以身试法,以致打架斗殴、酗酒滋事、盗窃等案件高发,一时难以有效遏制。在学生犯罪中,打架斗殴占一半多,有哥们儿义气的群殴,有为恋爱报复情敌打架的等等,近几年赌博、贩买假证案件和心理疾病导致的案件也开始增加。这些违法现象的发生,说明在校学生法律知识缺乏,法律意识不强。

(2)法制观念不强

目前在校大学生大多是在家长和学校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是应试的产物,心理和生理都很不成熟,对复杂的社会环境缺乏深刻的认识。进入大学后,思想混乱,对正面宣传不认同、不信任。对先进、对榜样无端怀疑或根本否定。对社会不良现象同情喝彩,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淡薄,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对各项规章制度抵制对抗,生活萎靡,学习被动,意志衰退。常因一时冲动而瞬间矛盾激化,导致违法和犯罪行为的发生。这些现象表明,学生们以自我为中心,受不良思潮的影响,理想信念发生动摇,法制观念淡薄。

(3)心理障碍导致大学生违法犯罪可能性

应用型高校一些学生产生自卑失落情绪,主要因为没有考上理想的名牌大学。虽然被第三批本科录取,可是由于社会的偏见和自己认识的偏差,内心总有一种失落感,总感到低人一等,精神不振,失去奋斗目标。大学校园的新环境对他们情绪冲击也很大,由此产生种种不适应。从父母呵护到独立自主,从父母照料到个人自理,从家庭生活到集体生活,生活环境、方式以及学习方法和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当今社会就业难给应用型院校的学生带来特大的压力。与二本以上大学相比,我们的学生是弱势群体,为就业奔波不停,到处求职。有的定位不当,期望值过高;有的承受着挫折的压力,悲观失望;有的家长观念陈旧,给学生提出各种过高的要求。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影响着这部分同学的学习和身心健康,也给正常的校园秩序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增加了大学生违法犯罪可能性。

2 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由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录取率逐年提高,据资料显示全国应用型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已突破380万。招生数量增加,造成生源质量不高,特别是对应用型高校影响较大。他们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各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任。应用型高校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对于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深远意义。

近些年来大学生犯罪数据有所上升,透过现象看本质,合理的解释是:学生根本没有真正懂法。就像"硫酸伤熊"当事人清华大学刘海洋所言:"我们上大一就学了《法律基础》课,学了民法和刑法等,但我只知道猎杀野生动物违法,但用试剂烧伤动物园里的动物是不是违法就不清楚了。"加强法制教育是顺应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在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紧迫任务 。

3 我们的对策、方法传递正能量

面对应用型大学生法制教育新课题,要全方位多渠道在对策上创新。西安思源学院经过几年的探索研究,取得一些进展。具体做法是:

(一)创造温馨的育人环境

对内,在校内文化建设方面积极投入,建设"点石成金"、"时光流水"和"开卷有益"三个内涵丰富的大型主题文化广场,发挥其精神审美育人功能。同时,后勤部门认真解决好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尽量改善住宿条件,保护学生的财产,加强学生食堂的管理,确保饮食安全。党、团组织社团积极开展有序、活跃、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外,主动配合当地公安机关做好学校周边商业街网吧、餐馆、旅馆的安全防范工作。

(二)营造校园健康法治氛围

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全方位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让学生明白自己该做什么和怎么做。学校利用电视台、广播、橱窗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最新法制建设成果,扬正抑邪,传递正能量。在法治氛围的熏陶下,学生逐步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推动他们学法懂法,知法用法,进而敢于和善于拿起法律的武器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我校经贸学院徐勇、张阳同学机智勇敢地协助公安机关抓获入室盗窃犯罪嫌疑人,还有文理学院吴文强、高灵和侯建城同学沉着镇定,临危不惧协助公安民警抓获了持刀杀人犯罪嫌疑人,他们的事迹经《华商报》报道后,得到了西安广大市民的赞誉。

(三)变革法制教育内容

变革法制教育内容,增强实效性和针对性, 注意结合学生的思想特点,进行相关教学活动。

(1)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抓好课堂讲授环节,选择对大学生具有启发教育意义的案例进行教学,避免说教,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法律心理。

(2)搞好第二课堂,学校坚持开展"法庭审判进高校,审理现场学法律"活动,学生零距离旁听法院庭审,接受"真人版"法制教育。还进行模拟法庭、三下乡法律宣传队等活动。

(3)强化道德教育基础,法制教育注重从道德教育中吸收成果,将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协调统一,运用形象、生动的现代技术手段教学来感染学生。

(四)强化辅导员职责,突出思想教育

实践证明,应用型高校实行辅导员负责制,是实施法制教育的有力保障。在辅导员的组织下,西安思源学院开展了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的思想教育活动。具体为:

(1)新生开展入学教育--两个月完成,达到摆脱阴影、调整心态、重树理想的目的。

(2)新生专题法制教育--请专家作专题报告,讲大学生打架、出风头、爱情纠葛、生活琐事、偷盗、交友不慎等历届大学生典型违纪违法行为。

(3)寒假感受思想交流--针对学生寒假广泛接触社会,所见所闻,面对家乡的变化、亲人的期望、社会的需求,谈感受、讲体会,激发学生求知动力和上进心,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也达到了收假收心的目的。

(4)阶段性思想小结--在每个年级的交替时刻,开展思想小结,实现平稳过渡。像在大三与大四的交替中,根据学生心理浮躁、急于求职的特点,开展"展望毕业"的讲评,正确认识自己、设计职业生涯,再鼓干劲,顺利毕业。

(5)学生综合评价--对学生全面深刻教育,每年的6月和11月进行一次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综合性民主评价。

综上所述,应用型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而迫切的现实课题,西安思源学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找到一些对策,为了更好地解决此问题,还需要教育工作者、管理者和社会上的司法行政部门与法制工作者相互协作,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赵云芬.论当代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中国成人教育,2004(12).

[2]于敏.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模式研究.辽宁师专学报,2012(3).

猜你喜欢

法制教育对策大学生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