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
2014-07-08凌静
凌静
幼儿园音乐活动分为歌唱活动、音乐欣赏活动、韵律活动、打击乐演奏活动四项内容。小班韵律活动《两只小鸟》是韵律活动方面的内容。所谓韵律活动,是指在音乐的伴奏下,以协调的身体动作表现音乐的活动。韵律活动既能够满足儿童对音乐的参与、探究的需要,获得表现和交流的快乐体验,更能够促进儿童身体运动能力和协调性的发展,加强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小班幼儿的注意力时间本就只有15~20分钟,在短短的20分钟之内,让幼儿自主学习,并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相应的目标,教师的角色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两只小鸟》韵律活动中,可以分为四个环节,首先是导入环节,以两只小鸟导入,其次是理解歌曲环节,再次是创编动作环节,最后是完整表演环节。
在这次韵律活动中,每个环节教师分别处于什么角色状态呢?
一、导入环节中教师是幼儿活动的引导者
韵律活动《两只小鸟》的导入环节主要是让幼儿认识两只小鸟,回忆《两只小鸟》的儿歌。具体如下:
1.教师出示带有两只小鸟的PPT,黄色的小鸟是丁丁,蓝色的小鸟是东东。
2.幼儿有节奏地分别和两只小鸟打招呼。
在导入环节,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幼儿认识这两只不同颜色、不同名字的小鸟,并有兴趣认识、学习,这是本次律动活动的基础部分。幼儿有兴趣认识了两只小鸟,在接下来的律动环节就能积极表演。
二、理解歌曲环节中教师是幼儿活动的参与者
理解歌曲环节是本次活动的精髓,理解了音乐正是理解了整个律动的步骤。具体过程是:
1.教师帮助幼儿回忆儿歌《两只小鸟》。
2.播放《两只小鸟》音乐,幼儿跟着旋律尝试学唱歌曲。
3.利用PPT,完整唱出歌曲《两只小鸟》。
在理解音乐这个环节,教师作为参与者,参与到幼儿活动中,和幼儿一起回忆儿歌内容,一起跟着旋律尝试学唱歌曲,并跟着幻灯片的图片和音乐完整地唱出《两只小鸟》这首歌曲。教师真正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让幼儿自主学习歌曲,并完整唱出来。这样,幼儿理解了旋律和歌词,就能在接下来的律动活动中准确无误地表演。
三、创编动作环节中教师是幼儿活动的观察者和评价者
创编动作环节就是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时刻,幼儿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用动作表现出来。在《两只小鸟》律动活动中,创编动作环节过程如下:
1.教师与幼儿一起创编“小鸟飞”的动作,并跟着乐曲一起练习飞的动作。
2.幼儿创编“小鸟回来吧”的落脚点的动作。
(幼儿表演大树,充分利用身体表现小鸟落脚点的动作。)
3.幼儿根据创编的动作坐在座位上一起尝试完整表演乐曲。
在创编动作环节,教师作为观察者和评价者,当需要幼儿创编“小鸟飞”的动作时,个别幼儿大胆表演,教师观察,并在观察后进行评价,表扬幼儿的大胆表演,与幼儿一起随乐曲表演“小鸟飞”的动作。在《两只小鸟》律动活动中的难点部分,幼儿开放性地表现小鸟落脚点动作,教师是观察者,观察幼儿创编的不同落脚点,有的落在头上,有的落在肩膀上,有的落在腿上,有的落在脚上……教师始终扮演观察者的角色,观察幼儿的大胆创编能力。在幼儿大胆创编过后,教师再进行评价,表扬幼儿的创造性,培养幼儿的大胆创造能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四、完整表演环节中教师是幼儿活动的合作者和促进者
完整表演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部分,在这个环节中,幼儿能跟随音乐完整地表演律动,还能利用不同的形式表演。环节具体过程如下:
1.幼儿利用手偶分别表演丁丁和东东,在座位上边唱歌边表演律动。
2.幼儿站起来找空位置边唱歌边表演律动。
3.尝试和好伙伴面对面边唱歌边表演律动。
在完整表演环节中,教师是幼儿活动的合作者。在幼儿创编完动作后,教师会和幼儿一起进行完整的表演。教师和幼儿一起利用幼儿创编的动作进行完整的表演,和幼儿一起巩固动作,而且第一次是坐着表演,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记忆两只小鸟的所有动作和顺序,第二次是站着表演,幼儿更有经验,更好地表现两只小鸟的动作,教师始终参与幼儿的活动。
在完整表演环节,教师是幼儿活动的促进者。当教师与幼儿合作表演之后,尤其是在第二遍表演之后,教师慢慢地撤出,让幼儿有更大的表现空间。教师适时“离开”,幼儿的表现就会更有意义。当幼儿与幼儿两两合作表演时,教师只需利用语言提醒,让幼儿大胆地创编落脚点动作,并相互落到对方的身体上,趣味性和挑战性更强。教师扮演促进者的角色,幼儿的发展空间更大,有更强的表现欲望,有更好的表现形式。
教师为了激起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欲望,让幼儿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有更强的创造力,在《两只小鸟》韵律活动中,在幼儿活动中扮演引导者、参与者、观察者和评价者、合作者和促进者的角色。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的教学思想并不是一味地教孩子,而是让孩子自主地学,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