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
2014-07-08吴君
吴君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高速发展,医患纠纷矛盾日益突出,关于医护人员社会责任感问题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乎社会和谐,加强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日趋重要。
关键词: 医学生 社会责任感 医患纠纷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高速发展,医患纠纷矛盾日益突出,关于医护人员社会责任感问题的研究逐渐增多。在《从伦理学角度加强90后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中,金伟琼认为“90后”医学生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存在不平衡性,部分学生过于追求个人价值、个人利益和个人奋斗。这种较强的自我意识,使部分医学生的集体观念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1]。
在《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现状及局限性》中,王超、龙斌等认为“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内容,现有研究仅仅集中于就业后的职业道德领域,事实上,就业价值观也有必要纳入培养内容”[2]。
刘英、米方林等在《谈新形势下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中认为“培养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新时期社会赋予的历史重任”,剖析了当代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及其原因,强调“医学教育应重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3]。
在国外的研究中,几乎没有针对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探讨。国外学者认为,社会责任感与社会行为密切相关,同时部分学者克服了医学生职业素养难于客观评估的困难,使职业职业素养评估得以在医学院校中开展。
何谓社会责任感?马克思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只有具体的社会,没有抽象的社会。具体的社会是指处于特定区域和时期、享有共同文化并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相互联系而结成的有机总体。通过生产关系派生各种社会关系,构成社会,并在一定行为规范控制下从事活动,使社会借以正常运转和延续发展。”[4]社会是人群的集合,人们在其中互为依存,不可分割,在一定的时期和区域都承载着共同的利益和责任,没有人可以独立,每一个人都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实现个体的完善。
社会责任感就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具体说就是社会并不是无数个独立个体的集合,而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尽管社会不可能脱离个人存在,但是纯粹独立的个人却是一种不存在的抽象。简单地说就是没有人可以在没有交流的情况下独自一人生活。所以我们一定要对社会负责,对其他人负责,而不仅仅为自己的欲望而生活,这样才能使社会变得更美好。
社会责任感主要由对自我的责任感、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对他人的责任感三部分构成。
对自我的责任感。自我意识是个人与实现自我价值的关系,反映了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自我的责任感是个人正确评价自己,清楚地知道自己未来的人生方向及实现方法,从而实现正确的人生目标。个体要身体健康,情绪稳定,自我愉悦,以平和的心态讨论社会问题和现象,与人交流时客观公正,有勇气承担自己的个人行为带来的后果。自我责任是个人社会责任的核心,个人自我负责的状态,往往决定着对家庭和他人的责任意识。
对家庭的责任感。家庭是处理个人和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地方,个体责任感和行为在处理血缘或婚姻责任方面体现了个体价值。家庭责任感包括孝敬老人,承欢膝下;处理婚姻关系时,对妻子或丈夫能够不离不弃;对待孩子和年幼的家人,要及时教育和引导。家庭责任感是建立在自我责任感的基础上的,只有在对自己家人负责任的基础上才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才能推己及人,承担起对他人的责任。
对他人的责任感。对他人的责任感指个体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时表现出来的价值评价和行为选择,这体现了个人对他人、集体、国家、社会的责任感。对他人的责任感中的“他人”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既包括个体的人,又包括个体所处的集体、国家及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感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指个体在与朋友、同事及其他社会人员交往时能够正确地对待冲突与矛盾,认识到个人和他人之间相互依存、密切联系的生存事实,进而能够用平等、诚信、宽容、互助的交往原则进行交流、沟通的责任意识和行为;二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在以集体利益为重的同时有效兼顾个人利益,并在此基础上自觉承担对国家的守护疆土、维护稳定、改革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责任意识和行为。
医学生是未来的医疗执业从业者,只有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为社会、人民服务的理念,才能谋求社会主义医疗事业发展和医学生自身发展。因此,调查“90后”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了解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寻找提升他们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如何改进医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方法急需商榷。笔者认为一是以理论教育为主导力量,回归医学生社会责任价值。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祖国传统医学文化教育,使医学生从理论教育中汲取精华,懂得承担社会责任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二是以临床实习为主要阵地,明晰医学生社会责任认知。在有效参加医疗实践的同时,加强社会责任认知教育,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三是以校园文化为有力载体,激发医学生社会责任感。校园文化氛围犹如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医学生不断渗透,从而对激发医学生社会责任感产生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四是以问责机制为制度保障,磨炼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志。应在培养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各种场合、各种条件下的责任制,并辅以相应的赏罚机制,使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得到肯定、奖励和强化;五是以社会实践为基本途径,强化医学生社会责任行为。让医学生在践行社会责任行为的过程中,努力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六是以临床教师为引领榜样,给予医学生社会责任示范。临床教师社会责任感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状况;七是以遵循规律为教育观念,科学培养医学生社会责任感。提高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就要着眼于医学生的能动性、主体性,把握层次性、递进性;八是以净化氛围为实施目标,发挥社会环境的引导教育作用。发挥大众媒体的舆论宣传作用,尽力报道那些尽职尽责为社会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医学人物的先进事迹,使这些优秀医学人物的先进事迹家喻户晓。
参考文献:
[1]金伟琼.从伦理学角度加强90后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06).
[2]王超,龙斌.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现状及局限性[J].医学争鸣,2013(02).
[3]刘英,米方林,王大庆,李天江.谈新形势下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6(06).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