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斑节对虾增殖放流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研究

2014-07-08邢诒炫张羽翔符致德骆大鹏周宁

河北渔业 2014年6期
关键词:培育技术

邢诒炫+张羽翔+符致德+骆大鹏+周宁

DOI:10.3969/j.issn.1004-6755.2014.06.015

摘 要:为了促进与稳定海南省海洋生态平衡及海洋渔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开展了斑节对虾增殖放流苗种培育技术研究,获得平均规格4.0 cm以上的虾苗1 600万尾。该文详细介绍了斑节对虾的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以期为斑节对虾高效健康养殖提供理论依据及科学参考。

关键词:斑节对虾;增殖放流;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

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俗称草虾,是我国重要的优质经济虾类之一,该虾早已在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多个省市区开展了人工养殖,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但是,随着养虾业的快速发展,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海洋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病害的频频发生及渔民对斑节对虾等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导致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的失调与海洋渔业资源的萎缩。在巨大挑战面前,海南省从养护海洋生物资源、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建设海洋生态文明角度出发,连续多年组织开展海洋生物斑节对虾增殖放流活动。为了保证放流苗种的质量与放流存活率,每年都通过标粗的形式让虾苗平均体长达到4.0 cm规格再进行增殖放流活动,大大提高了苗种的生存能力及综合效益。结合多年的斑节对虾标粗实践,笔者就斑节对虾池塘高效培育技术概述如下,希望对朋友们有实际意义的帮助。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时间

2013年5-7月期间,选海南海研热带海水鱼类良种场的科研池塘进行试验。

2 试验池塘的准备

选择2个池塘,水质无污染,水源充足,进排水系统方便,能够保水,塘底铺沙分别为0.1 hm2且水深可达到1.5 m以上,增氧设施以底部增氧管道及增氧机配合使用。在虾苗放养前半个月,上午9:00左右根据其有效氯含量按约25 g/m3进行全塘消毒,清除野杂生物等敌害[2]。消毒2 d后开始调水、肥水,在投放虾苗之前,连续用8~10 d时间专门肥水育水,每天施加少量有机肥,使有益藻类的数量及质量处于较佳状态,建立扎实牢固的基础藻相。

1.3 设备与仪器

罗茨鼓风机,水车增氧机,游标卡尺,水温计,比重计,显微镜,便携式溶氧仪,pH计及氨氮速测仪。

1.4 优质虾苗的选择

选择的虾苗体长为0.9~1.2 cm,且用显微镜观察虾苗要体色正常、体质健壮、无伤病。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进行PCR病毒检测后,再向有良好口碑的苗种繁育公司购买优质种苗,可以确保放养苗种质量和放养成活率。

1.5 合理放养

放养前要先拿几十尾虾苗试水,确定水体毒性消失后,再进行大量放养。当水温在26 ℃以上时,就按每hm2放养斑节对虾苗(0.9~1.2 cm)15 000万尾的密度进行标粗45 d左右就可达到平均4.0 cm以上规格,但虾苗放养时应选择早晨、傍晚或阴天进行。

1.6 饵料生物的培养

1.6.1 丰年虫的孵化 利用干净的孵化桶,进入过滤海水,保持每天24 h持续供氧,控制温度为30 ℃,pH为8.0~8.5,海水比重为1.022,提供连续光源2 000 lx以上,以每升水3 g卵的密度孵化28 h,就可以收集无节幼体了。

1.6.2 小球藻的培养 采用小球藻的培养基:磷酸二氢钾4.0 g,柠檬酸铁0.5 g,尿素18.0 g,硝酸钠60.0 g,维生素B1 0.1 mL,维生素B2 0.1 mL,配海水1 m3。培养过程中,保持温度25~30 ℃,光照度10 000 lx左右,pH 8.0~8.5,盐度28‰~30‰,培养效果明显。培养主要分三步进行:①在室内进行藻种培养,利用100~3 000 mL的三角烧瓶,瓶口用消毒纸或纱布包扎;②使用500~1 000 L的大塑料桶进行二级中继培养;③在室外使用大面积的水泥池进行生产性培养,考虑到阳光的透射作用,建议水深不要超过1.2 m。

1.7 养殖管理

1.7.1 水质调控 严格按照无公害水产品生产技术规范进行操作,保持水质稳定、清爽,适时补充小球藻及益生菌。由于微生物调控水质具有安全、高效、不破坏生态平衡的特点,定期泼洒微生态制剂如EM复合菌、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水质改良剂,须充氧浸泡活化24 h后再泼洒,可以有效控制水质的大动态变化,营造良好的养殖水体生态环境,更有利于虾苗的健康生长[3]。整个养殖过程应保持水体透明度30~40 cm之间,水体溶解氧含量≥5 mg/L,pH为8.0~8.5,氨氮含量<1.0 mg/L,比重为1.012~1.015。坚持5 d一次适当地排污换水。由于养殖密度较高,必须每天保证24 h增氧机的正常供氧。

1.7.2 饵料投喂 投喂量要根据池塘水温、天气变化情况、虾苗摄食情况、水质情况灵活掌握,一般日投喂量为虾苗重量的2%~3%,每天投喂三次,上午6:00投喂丰年虫无节幼体,投喂量为全天用量的30%;15:00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投喂量为全天用量的30%。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时,常拌一些保肝促长灵、水产多维再投喂;21:00投喂牡蛎与鱿鱼的糜,投喂量为全天用量的30%,投喂时应将饵料均匀洒于池塘中。

1.7.3 病害防治 虾病应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综合治理”的病害防控原则,建立虾病防治档案[4]。虾苗培育过程中防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虾苗入池塘前,泼洒激活和高稳C,降低虾苗在新环境所产生的应激;②坚持投喂新鲜、高蛋白、营养均衡的饵料,并定期添加水产多维、大蒜素、保肝促长灵等药物,有效提升虾体自身的免疫能力;③通过换水排污及时补充小球藻、乳酸菌、酵母菌、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来改善与调控对虾生长环境的动态平衡;④定期内外结合使用聚维酮碘、氟康等药物进行对病害的预防与控制,坚决杜绝使用国家规定的违禁药物。

1.7.4 日常管理 坚持每天早、中、晚巡塘,观察虾苗的活动与生长情况、水温、水色、透明度、水位变化等,尽量保持水体溶解氧5 mg/L以上,还要定期检测水体中弧菌含量,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做好日常工作记录。

2 试验结果分析

2.1 生长速度与水温、摄食的关系

在水温26~32 ℃标粗过程中,虾苗的生长速度、摄食量和水温是成正比的[5]。 在培育期间出现阴雨降温天气,水温低于25 ℃时摄食量明显较少,水色变化大,说明多变的阴雨天气容易引起水温及盐度的骤变,引起水环境的动态平衡,如细菌、病毒的突然繁殖,影响苗种的正常生长及提高发病几率,造成养殖的失败。因此进行池塘养殖培育种苗,须预先做好安全免疫与防范工作,把风险降到最低。

2.2 培育结果

从2013年5月27日开始养殖算起,试验共放养虾苗 3 000万尾(规格为0.8~1.2 cm),实用标苗池塘水体0.2 hm2,养至2013年7月11日共收获虾苗1 600万尾,平均体长已达 4.0 cm以上,成活率达 53.3%。

3 小结与讨论

3.1 肥水的利弊

一方面良好的藻相保持溶解氧充足,有利于清洁塘底,净化水体;另一方面危险的藻相易成为污染源,引发虾病。养护工作是重点,必须每天对水质进行正确分析判断,掌控水质变化,做好防护工作。

3.2 饵料生物的培养及水质调控是斑节对虾标粗成功的基础

合理的培养饵料技术和细心的观察研究,保证充足的饵料及稳定的水环境,可以有效促进苗种健康生长。

3.3 补充苗种的营养

农历初三、十八的前后2~3 d 即大潮汛末,对虾会大量地蜕壳,因此要提前补充苗种的营养,使其顺利蜕壳生长。培育期间一定要注意小球藻及益生菌的补充,有利于保持水色的正常,但虾苗培育到一定时间,代谢产物和残饵也会增加,引起底质污染,造成细菌的繁殖,所以定期换水及消毒,有助于减少病害的发生。

3.4 人工配合饲料的质量要求

鱿鱼、牡蛎、人工配合饵料的投喂,须保证质量过关,定期使用提高免疫、抑菌的药物如免疫多糖、酵母菌、乳酸菌、氟康等拌料,可以提高虾体肠道优势菌群及抗病能力,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

3.5 保护海洋环境对对象苗种繁育的重要性

从目前情况看,一方面海洋保护、增殖放流活动发展进程明显加快,成效不明显;另一方面斑节对虾健康养殖及苗种培育的发展面临十分严峻挑战,提高政府保护海洋系统的动力,加大资助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研究,不仅可以解决增殖放流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瓶颈,而且可以降低养殖成本,保护或恢复海洋环境,同时也提高了苗种质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本次试验对于虾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相对偏低,主要原因是对斑节对虾的深入了解存在某些局限性,包括养殖过程中饵料的选择与优化,水质调控和病害防治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研究。对斑节对虾的生活习性、水质调控、科学投喂、病害防治及摄食生长状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基本掌握了斑节对虾池塘健康培育苗种技术。只有深入推进标准化养殖,改变散养户传统落后的养殖观念与养殖模式,提高设施技术设备及病害防控水平,才能真正有效减少养殖病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周凡,张海琪,何丰,等.斑节对虾饲料营养需求研究进展[J].饲料研究,2012(6):9-13

[2] 宋盛宪,何建国,翁少萍,等.斑节对虾养殖[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1: 1-7, 156-188

[3] 李卓佳,陈康德,张庆等.有益微生物在对虾健康养殖中的应用[J].中国水产,1999(11):34-35

[4] 李色东.斑节对虾高位高密度养殖存在问题与对策[J].水产科技, 1999(1):29-33

[5] 李贵生,何建国,李桂峰,等.水体理化因子对斑节对虾生长影响的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2000(S1): 107-114

(收稿日期:2014-03-28)

猜你喜欢

培育技术
林木种苗培育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二代杉木采伐迹地营建秃杉速生丰产用材林培育技术
核桃优质育苗技术初探
樟子松种植培育技术探讨
千屈菜的特征特性与培育技术
不同基肥对圆齿野鸦椿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其培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