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韶关市某区某山崩塌地质灾害成因分析

2014-07-07谢芳

地球 2014年7期
关键词:山脚裂隙岩体

谢芳

[摘要]广东省韶关市某区某山因其上部山体岩石挤压破碎、节理构造发育,受强降雨影响,多次发生山顶危岩滚落山脚造成崩塌地质灾害。本文对崩塌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关治理措施。

[关键词]危岩 崩塌 地质灾害 成因

[中图分类号] F416.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7-298-1

0引言

2012年11月30日,广东省韶关市某区某山受连续多日降雨影响,伴随一阵巨响,山体西侧悬崖峭壁的的岩石发生大面积崩塌,滚下一批巨石,把山脚的环山西路堵得严严实实。西侧山脚的供水公司的围墙也被砸出几个大洞,一些巨大的石头滚进了院子,一些还砸穿了房子的墙壁。同时,还砸坏了供水公司旁的两台变电器,造成该区许多地方停电,造成了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根据调查,该山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崩塌地质灾害,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严重威胁着几千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1地质灾害区环境地质条件

1.1自然地理概况

项目所在地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某区某山,该区所处粤北山字形构造中南部之曲仁盆地南端,山体高纵直立,周边平缓,山顶岩石裸露,山脚植被茂密,属典型的风化剥蚀岩溶孤峰地貌类型。山体近东西向展布,山顶岩石高纵陡立,东西两端高翘,中部平缓凹陷。半山及山顶其原始坡度大于80°,成陡崖状,崖高大于50米。山顶最高标高约215m,山脚标高约65m,最大高差约150m。

该区年降雨量大且年际(内)分配都较均匀。该区属暴雨高值区的边缘地带,灾害性天气为早春低温阴雨及秋旱,偶有冰雹、暴雨等强对流天气。

1.2灾害区地质概况

该区出露的地层为石炭系壶天群(C2+3ht)、二叠系栖霞组(P1q)和第四系(Q)层,岩性分别为灰岩、含燧石结核灰岩、残坡积土层。岩浆岩以中生代燕山期酸性侵入岩为主,区内褶皱和断裂构造发育,为北东向构造分布,区域构造上属南岭纬向构造带北部~新华夏系隆起带的粤北山字形构造核部,经历了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及喜马拉雅期构造阶段多次和多种性质的地壳运动,区域地质构造较复杂。

2崩塌成因分析

崩塌形成的因素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的三大基本条件(地质条件)包括岩土类型、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外部因素包括人类活动、大气降水及地震等。

对本文所研究项目的崩塌成因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1)岩土类型条件

崩塌灾害区的岩土体分为松散松软土类和层状碳酸盐岩类。其中,松散松软土类为第四系的残坡积土,结构松散,力学强度低,可塑性不强,土体均匀性差,易发生蠕变,滑塌;层状酸性岩类为灰岩、含燧石结核灰岩,力学强度高,坚硬,节理裂隙较发育,以脆性变形为主,易产生崩塌、掉块现象。这种岩土体的组成为崩塌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物质条件。

(2)地质构造条件

该山经历千百万年的地壳运动,其山顶岩石经过挤压破碎,节理裂隙十分发育,岩体经长期风化剥蚀后,强度降低,整个山顶岩石外侧经风化剥落后形成凹陷式的临空面,使得山顶岩体几乎均为危岩。于2012年11月30日发生崩塌的山体西侧,近4800m3崩塌体脱离母体后形成一个巨型凹陷,从凹陷表面可以看出,崩塌体部位存在两组呈X型相交的贯通裂隙,受崩塌体下滑拉动影响,X型裂隙面交汇处形成了一条10~20cm的牵引裂缝,长约15m。同时,通过现场调查发现,整个山顶出露的岩石层间裂隙十分发育,同时还发育一组或多组近乎垂直层理面、并与下部岩体陡坡坡面贯通的裂隙,裂隙宽约10~30cm,长约2~20m不等,多被岩屑及杂土充填,局部长有杂草,岩石被切割分离成大小不等的石块,结构十分松散破碎。这些为崩塌的形成提供脱离(山体)的边界条件。

(3)地形地貌条件

从地形地貌上看,崩塌灾害区属典型的风化剥蚀岩溶孤峰地貌,岩溶极度发育。山顶最高标高约215m,山脚标高约65m,最大高差约150m。山顶岩体高陡、直立,山顶其原始坡度大于80°,成陡崖状,崖高大于50米。从内在条件分析,山顶在地貌上为一剥蚀堆积的小山岗,为崩塌提供了有力的地形条件。

(4)降水条件

降雨是崩塌地质灾害形成的直接诱发因素。由于致灾前连续半个多月的不断降雨,雨水入渗岩体裂隙、节理,使得结构面充填物湿润、膨胀、软化,岩体内摩擦角变小,附着力降低,岩体稳定性下降,在重力作用下易脱离母岩崩落向低处山脚滚动,形成崩塌地质灾害。

以上四个条件是引发该区崩塌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3结论和建议

(1)该山体发生崩塌地质灾害除了受连续降雨的影响外,主要还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因为该山已被当地政府开发作为城区中心公园,在修建上山道路、山顶小路和山上相关设施(如凉亭、厕所、信号发射站等)时,由于坡体地形陡峭,需对山体进行一定程度削坡等工程活动,不仅破坏了山顶岩体的完整性,还对山体造成了人为震动,同时没有加以支护或排水、抗滑、加固等工程治理,这为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岩体或岩块发生崩塌地质灾害提供了有利条件。

(2)该山体发生崩塌地质灾害是连续降雨所致,发生突然,时间不长,破坏严重,但其地质条件是造成崩塌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

(3)针对该山体的具体现状,首先应尽快清除山顶松散松动的危岩,然后对山顶裸露的危岩母体进行加固治理,防止崩塌地质灾害的再次发生。

(4)针对目前崩塌母体变形较严重,距离山脚附近居民楼很近,在治理工程进行过程中,应采取临时保护措施,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滑动破坏对居民产生威胁。

(5)由于该山被开发作为城区中心公园,位于城区中心、游人较多、不易控制,造成安全隐患,治理施工过程中应围闭施工区或临时关闭公园。

参考文献

[1]邓后龙.郴州廖家湾后山崩塌事故分析与处理[J].西部探矿工程,2011(10).

[2]熊银珍.广西龙胜县某滑石矿崩塌成因分析与治理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2(22).

[3]刘国玉,曹凤连.姑山矿采场边坡崩塌成因分析及治理[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

猜你喜欢

山脚裂隙岩体
基于CT扫描的不同围压下煤岩裂隙损伤特性研究
低温冻融作用下煤岩体静力学特性研究
Noordhoff手术联合PNAM正畸对唇腭裂患儿发音准确性及腭部裂隙情况的影响
浓雾
我是云
青松岭镇花市村崩塌地质灾害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抵达山脚
落水洞对裂隙—管道介质泉流量衰减过程影响的试验研究
岩体结构稳定分析原理和方法分析
松软破碎岩体中巷道支护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