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碣石山地震与火山博物馆

2014-07-07王洪波王玉泉

地球 2014年7期
关键词:防震减灾火山

王洪波 王玉泉

[摘要]碣石山是国内罕见的第四纪火山中最年轻的山体,也是华北平原唯一露头的火山。其结构为火山弹、火山灰、火山砾、火山熔岩组成,对于揭示鲁北平原、黄河三角洲的环境演变过程,追溯早期人类活动踪迹以及火山岩科研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独特的人文地理意义。

[关键词]碣石山 地震 旅游 火山

[中图分类号] G26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7-289-1

碣石山地震与火山博物馆位于美丽的碣石山旅游风景区之内,是经山东省地震局和无棣县人民政府批准,在大山地震台的基础上,投资300多万元,由大山地震台与碣石山镇人民政府联合建设的公益性地球科学博物馆,是山东省首家“地震与火山博物馆”,该馆建成并投入使用填补了我省此类博物馆的空白。

碣石山地震与火山博物馆坐落于碣石山北麓。碣石山具有独特的科学、地理价值。它位于无棣县域北部,方圆0.39平方公里,形成于距今73万年的新生代第四纪更新世,是一中心式喷发而形成的锥形复合火山堆。碣石山是国内罕见的第四纪火山中最年轻的山体,也是华北平原唯一露头的火山。其结构为火山弹、火山灰、火山砾、火山熔岩组成,对于揭示鲁北平原、黄河三角洲的环境演变过程,追溯早期人类活动踪迹以及火山岩科研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独特的人文地理意义。碣石山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人文价值,1998年确定为“省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2012年被山东省国土资源厅评定为“省级地质公园资格”(省级地质公园正在筹建中)。碣石山地震与火山博物馆凭借碣石山得天独厚的天然资源成为向世人普及火山知识的重要场所。

碣石山地震与火山博物馆外观有恢弘的气势。建筑面积923.8平方米,展出面积500平方米,一次可容纳100多人同时参观。常年对外开放,个人团体参观均可,年平均开放300天以上,年可接待参观群众3至5万人次。该馆内设有:地震监测预报观测厅、科普宣传教育厅、4D动感影院和多功能报告厅等;地震监测预报观测厅,布设了测震、电磁、流体、形变及信息传输所有仪器设备,它目前是山东省开展观测项目最全,观测设备最先进、观测能力最强的观测厅之一,也是首都圈防震减灾示范区设在山东省境内的唯一的观测厅。科普宣传教育厅,内设防震减灾及火山知识图窗和展板,展有历代地震观测仪器藏品及火山喷发物标本,向参观者宣传、普及地震灾害及次生灾害发生后的防震、避震、自救、应急救援基本知识、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火山知识及地球学科科普知识。4D动感影院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通过声光电等手段,现场演示,播放大地震发生、火山爆发、海啸等景观及其他科教片。观众观看电影时有身临其境,惊险刺激的感觉,同时感受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娱乐和趣味性,体验现代科学技术神奇魅力。多功能报告厅为专家作报告、会议及学习交流,提供一个合适场所,另外在地震发生时,发挥震情会商和应急指挥功能。

碣石山地震与火山博物馆开馆以来,做了大量的科普宣传工作,经常在门前悬挂防灾科普宣传横幅,充分利用馆内科普宣教展厅LED显示屏、展板、地震仪器设备陈列、4D动感影院等多种方式宣传科普知识。为加大宣传力度,博物馆每年开放300多天,刻制了宣传光盘、印刷了宣传材料、增加的岩石标本达20多种,更换宣传展板10多块,新增电子触摸屏一块,丰富了博物馆馆藏,发放科普宣传资料5000余份,播放科教电影近百场次,科教基地建设更加完善。已先后进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山东省防震减灾条例》、《山东省地震台网管理办法》及防空减灾宣传等活动。开展了5.12国家防灾减灾日、7.28唐山大地震纪念日、10.12第22个世界“防灾减灾日”等特殊日期及“五一”国际劳动节、“十一”国庆节等重要节假日,举行丰富多彩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地震科普知识得到普及。先后承办了“山东省地震局工会培训班”,“碣石山复名十周年书画展”等活动。接待了参加山东省2012年度年中地震趋势会商会的全体领导和专家来台站参观考察;接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生来台站实习,接待国家科技部、国土资源部、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省公安厅、省地震局、省地税局、省电力供电公司及地方各部门有关领导和专家来台参观者两万多人次。其中接待了我国著名的曲艺作家王印权先生、剧作家杨清江先生及山东省地质调查院总工程师王世进教授以及我国著名地震预报专家,新疆地震局高国英研究员等知名专家、学者,都为地震知识的普及做出了贡献。

碣石山地震与火山博物馆还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2010年8月,我国著名的地质地震学家、国家科学院院士、国家地震局原副局长丁国瑜先生,为大山地震台题词“立足台站,放眼寰宇”;2011年6月,山东省政协副主席栗甲带领省政协防震减灾工作视察组,在山东省副省长、原滨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邓向阳、山东省地震局党组书记晁洪太局长的陪同下,莅临大山地震台视察,“碣石山地震与火山博物馆”的工作受到了省市领导充分肯定,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必将有力的推进整个防震减灾事业向前发展。碣石山地震与火山博物馆”先后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确立为“教学实习基地”;被山东省地震局确认为“山东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被山东省科协与山东省财政厅认定为“三星级科普教育基地”,并获奖励基金10万元;被中国地震局确认为“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2012年03月博物馆科普教育基地建设获“山东省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二等奖”。

碣石山地震与火山博物馆还多次接受新闻记者采访。防震减灾工作动态多次在无棣新闻、滨州新闻、滨州日报等电视报纸上播放和刊登,引起了社会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碣石山地震与火山博物馆已经成为了一个地震监测预报科研基地、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地震会商与地震现场应急指挥信息收集处理基地,已成为防震减灾事业对外的窗口,对社会服务的平台,对增强全民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及建设和谐社会发挥着重大作用。在不影响日常地震观测的前提下,地震台站对社会大众开放,满足民众对地震事件的好奇心,借此机会向他们普及地球和地震科学知识,宣传防震减灾法律法规,使地震观测与科普宣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地震台人力物力,开拓了地震台站服务社会领域,提高对社会服务成效,扩大了防震减灾工作社会影响。我们坚持以人为本,观众第一,为观众容易接受,标本选取及摆放灵活多样、导游词通俗易懂,宣传内容丰富多彩。

猜你喜欢

防震减灾火山
中国“防灾减灾日”问答
有趣的火山图
湖南认定24所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防灾减灾(消防)应急疏散演练
海底火山
气象部门防雷减灾工作及问题分析
火山
首尔七成房子不防震
我是火山
一种具有防震垫的内藏式汽车牌照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