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疆东昆仑锑富集特征及找矿前景的若干思考

2014-07-07赵雷刘兵韩建华

地球 2014年7期

赵雷 刘兵 韩建华

[摘要]新疆东昆仑存在着一条锑异常带,长达700km,锑元素富集规模大且程度高。在黄羊岭地区,大面积锑矿化现已经被发现。黄羊岭锑矿带为二叠系碎屑岩组成,带内发育有各类矿化脉体,锑矿化呈现脉状且品位较富的特点。通过东昆仑锑元素的富集特征及其相关控制因素和特征的研究,初步认为该地区锑矿资源潜力巨大,具有良好的地质条件,是最有利的勘探区域,也是大型锑矿发育的有利区域。

[关键词]新疆东昆仑 黄羊岭 锑元素 富集特征

[中图分类号]P618.66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7-96-1

新疆东昆仑地区位于库牙克谷地以东,阿尔金断裂以南,面积约为12万km2。研究表明,该地区存在着大型的锑异常带,这条异常带发育情况是向南进入西藏,向东延伸至青海,如此大规模的发育引起了学者们广泛的关注。

1地质背景

新疆东昆仑地区依据板块特征,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可可西里陆缘活动带、康西瓦-鲸鱼湖缝合带和布尔汗布达地块等。

可可西里陆缘活动带。在石炭纪-二叠纪时期,沉积类型主要以稳定型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边缘海为主;三叠纪时期浊流沉积类型在该地区广泛分布,夹中基性火山岩;中下侏罗统发育为海陆交互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山间断陷盆地陆相碎屑岩在上侏罗统-古近系地层中较为发育。历史时期该地区构造变形和变质作用不明显,断裂面多平行地层走向,形成开阔的褶皱地层,且侵入岩极不发育。

康西瓦鲸鱼湖缝合带。陆缘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发育于该地区石炭纪时期及东部二叠纪时期,西部二叠系地层为浅海相高钙碎屑岩,局部夹火山岩。

布尔汗布达地块位于祁曼塔格西南方向,中新生代陆相碎屑岩山间盆地沉积主要发育在东段,而西段主要为中上元古界和奥陶-志留系绿片岩,就整个地块而言,构造变形十分强烈,广泛发育韧性剪切带,侵入岩不太发育。

2锑元素富集及异常特征

2.1锑元素富集特征

对新疆东昆仑地区进行区域化探表明,该地区锑元素的平均值为1.371×10-6,为锑元素高含量区域,且该值为新疆地区整体平均值的1.94倍,高出全国锑元素平均含量33.3%。锑元素在新疆地区分布是不均匀的,东昆仑锑异常带是锑元素主要集中富集区域,其它地区仅存在于局部零星异常区。

就该地区富锑块体而言,按照新疆锑元素平均值的2倍(地球化学巨省)、3倍(地球化学省)、4倍(区域异常)为边界值划分,东昆仑地区存在2个锑巨省、4个锑省和16个锑区域异常(面积大于100km2),在区域异常中又可以进一步圈定出高含量的浓集区。达到省级规模的富锑区域即可以评价为富锑块体,主要分布在锑富集带东、西两端。在东昆仑富锑块体4个锑省中卧龙岗地区有3个,分别为黄羊岭、干湖滩和库牙克,形态特征总体上均呈北东东向带状,面积均达到1000km2,另一个锑省位于木孜塔格地区,呈不规则的近等轴块状,面积与其它三个块体差不多。东昆仑地区以新疆锑元素平均值的4倍圈定出的异常区累计面积可以达到5000km2,而这些异常区域是进行地质找矿研究的主体对象。

2.2锑元素异常特征

锑元素异常分布在空间上极不均匀的,主要集中在东昆仑地区东、西两端的富锑块体中,地质时期处于泥盆纪。有4个区域异常位于木孜塔格块体中,其中3个呈近东西向沿缝合带边界排列,以石炭系和三叠系地层为主;在库牙克块体中分布有2个区域异常,呈北东东向,以石炭系地层为主;干湖滩块体有6个区域异常,主要沿缝合带边界断裂及两侧分布,地层以石炭系为主;黄羊岭块体有区域异常3个,总体为北东向且远离缝合带边界,以二叠系地层为主。整体上而言,区域异常主要是沿缝合带边界及其两侧展布的,不同地质时期的岩石组合均为陆缘碎屑岩建造。该地区锑异常组合较为复杂,密切相关的元素分别是As、Hg、W、Sn、Bi、Cu、Li、Au、Ag、B,每个异常区域对应于不同的构成组合类型。这些元素中以As、Hg的出现最为普遍,该地区的元素组合特征包括:Sb-Hg、Sb-As-Au、Sb-As-Pb-Zn-Li、Sb-Cu-Au-Mo和Sb-As-Ag-W-Li-P等,不同的元素组合反映出区域异常具有不同的形成成因和控制因素,同时这些也是地质环境及控制因素作用的综合体现。

锑矿与锑元素异常是紧密联系的,往往矿化强烈地段处于区域异常中心地区,且矿区的整体范围是不会超出异常范围的。黄羊岭锑矿位于Sb-Hg组合异常中,目前在该异常区域内已发现了黄羊岭这样的大型锑矿外,成矿远景的锑矿点还有3处,其中云母山锑矿点位于南部浓集区边缘地带且规模相对较大,另两个矿点分别位于异常西部边缘和靠近黄羊岭锑矿区的两浓集区之间。

黄羊岭锑矿矿区主要出露了黄羊岭组碎屑岩地层,局部有含铁泥晶灰岩结核。地层总体北倾,受到构造断裂活动的影响,岩屑砂岩节理较为发育。在4.6km2矿区范围内,各类矿脉广泛发育,这些矿脉无论在单脉大小和疏密情况,还是在矿化强度上均存在较明显的差异。该矿区元素组合为Sb、As、W、Hg,其中Sb含量为(3.9~43.8)×10-6,平均值为15.1×10-6,接近异常平均值的两倍,该矿区与异常东北浓集中心相互对应,自身的矿化强度和规模与异常强度和规模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联系。

3结论

新疆东昆仑地区锑元素富集规模大且程度高,在整个区域内锑元素呈现出沿可可西里陆缘活动带北部和鲸鱼湖-康西瓦缝合带集富,构成特征明显的东昆仑锑元素异常带。锑的富集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组成模式,不同的元素组合模式体现出锑元素在不同程度上的供应与聚集情况,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大型巨型矿床在地球表面上的综合反映状况。综合分析表明,该地区具备寻找大型以上锑矿的有利地质条件,具备着巨大资源潜力,是找锑矿最有前景的地区。

参考文献

[1]胡建卫,郑启平.新疆东昆仑锑富集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36(1):38-43.

[2]杨屹,陈宣华,靳红,等.新疆东昆仑黄羊岭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J].新疆地质,2006,24(3):26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