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明磊“家庭重塑”工作坊:疗愈,也是新征途的开始

2014-07-07韩铭

祝你幸福·最家长 2014年7期
关键词:工作坊个案重塑

韩铭

一位妈妈参加杨明磊“家庭重塑”工作坊,杨老师问她:你要解决和谁的问题?她思量再三,决定解决最重要的问题:儿子的消极抵抗。

那是一个对母亲任何言行都“刀枪不入”的孩子,已经让她感到无奈。学员们期待老师找出妈妈的症结所在:是不是太多指责?是不是太理性不懂得体会儿子的感受?是不是没有让丈夫参与教子?在学员的窃窃私语中,杨老师却惊人地从母亲的原生家庭入手开始演示这个家庭的沟通模式:姥爷是知识分子,姥姥是文盲,一个整天指责,一个逆来顺受,她对儿子的沟通方式,一开始是指责,无效后逆来顺受,因为她没有学到其他的沟通方式。

我们习惯于给妈妈找出诸多“缺点”,但杨老师关心的不是她哪里没做好,而是她“为何如此”。这位妈妈从小就盼望父母和睦,却无能无力,内心充满了无力感,父母去世后,她再也无法打开这个心结……

我们惊叹杨老师看得清,看得透,看得远,也许只因他面对个案,带着很多很多的爱与关心。

伟大的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然而在一个具有相似文化特征的社会,在所有人经历着同样的历史变迁的情况下,每个家庭的痛楚又是多么地相似。

同样是不温柔的妈妈让孩子感到不被爱,同样是强势的父亲和逆来顺受的母亲让孩子内心充满不平,同样是在贫穷的环境下成长,家人为生机而忙碌无法顾及年幼的自己——中国人经历了战争,贫穷,长期的包办婚姻——哪怕是八零后九零后的孩子,也会从那些故事里看到自己的父亲,母亲,祖父母,先祖父母的影子。

人心都是相通的,人的情感也是相似的,“家庭重塑”让每个人都能从别人的故事里看到自己,发出自己的感慨,流下自己的眼泪。而在有了这样的内心触动之后,不论是否做了个案,都在事后拥有越来越多的思考。如杨老师所说,家庭重塑就像喝酒,后劲更大。

工作坊之后,学员们相互分享自己的感悟,其中——

有反思:以前我不接纳母亲,现在我感觉她好伟大,深深的臣服和敬佩!杨老师,给了我力量,让我以后的路更加清晰。

有目标:从今天开始,学会做个女人,做个柔软的女人,在生活中,学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需要,学会依靠,学会牵手、并肩。

有收获:杨老师说,坚强的反面不一定是脆弱,也可能是柔软。一个人既坚强又柔软,才不会令人害怕。太强而不柔软,即使会令人服从也会含有内心的恐惧。而强大且柔软,则会赢得普遍的尊重。做父母即是如此,非常坚强同时又柔软充满爱的阳光,孩子就有绝对的安全感而不害怕。如果父母处处强势要孩子服从,那么结果只会是两种,要么叛逆得失了分寸,要么懦弱得提不起来。

有感谢:这三天的工作坊当中,我深切感受到了杨老师那种对人的尊重,每次当个案有抵触时,他总是能立马放下自己原来的路,重新调整自己,找到个案能接受的解释,帮个案把情绪释放出来。他不评判,即使当个案的故事引起全体学员的道德判断的时候,他都能不愤怒,不可怜,不排斥,而仅仅是接纳,从个案的故事当中找到那个让人心里舒服的角度,重新看待这件事情,让力量升起,而不是用道德评判将能量固着。我觉得,这种方式是值得我学习的。对自己、对别人,同样都适用。感谢!

还有更深入地思考:个案中的小女孩,无法无天,谁的话她都不听,在家里,她和妈妈对抗、吵架,和爸爸没大没小;工作当中,她也随心所欲,无所顾忌。她像那个力量无穷的孙悟空,在展示她的能力,可是,她内心却充满了混乱和痛苦。杨老师说,这个小女孩缺少一份对父母的尊敬。少了尊敬,就少了一份指引,少了请教的机会,缺少完完全全的相信。可是,我内心当中又有份不一样的声音升起:父母的做事方式我不接受,我该如何尊敬他们?杨老师说,尊敬不是一种应该和必须,那是个人一种内心的需要,尊敬是迎来的。唯有尊敬者得以谦卑,唯有谦卑者得以休息。我想,杨老师的意思是,这个尊敬是一种自然的发生,强迫不得,那是一种完完全全地相信和信任。

工作坊对每一个参加者来说,都是一份重要的礼物,我们打开它,为它感到震惊和喜悦。它又像一粒希望的种子,被杨老师播种进我们内心,在日后会有更多的东西生长出来。

10月份,我们还会请杨老师到济南开办第二期工作坊!你想报名吗?电话:0531-82027198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作坊个案重塑
“中日跨境文化研究工作坊”八年记
重塑未来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罗雪芳名师工作坊:携手共进,聚水成渊
李沧:再造与重塑
放下偏执,路还很长——访谈两位个案医生及家长
第二届“新革命史工作坊”会议综述
中文阅读学习个案考察与分析
直派批评的理念与个案
“第七届望道修辞学论坛暨‘修辞与语篇’学术前沿工作坊”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