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自信的那点“小伎俩”
2014-07-07李秀丽
李秀丽
为孩子做家务准备耐摔的盘碗
当初给闺女起名,他爸一拍大腿:既然闺女跟我姓刘,不如干脆就叫刘畅,愿她一生流畅、顺利吧。光祝愿哪儿够?得来点实在的。
“流畅”不是有多大成就,将来能照顾好自己,做个快乐健康正直的人就行。刚学会走路,刘畅就能摇晃着把自己的尿布放到洗衣盆里。吃饭、穿脱衣服、收拾玩具,这些老早就不用我操心了。学着做事,总要付出一些代价。刚开始学着洗手洗脸,把水弄得满地都是,我就跟在后面拖。准备让刘畅学洗碗,我专门去买了几个铁盘和木头碗,尽着摔!
看我干家务,她也好奇,非插一杠子,那就干呗!只要肯干,还怕学不会?孩子又不缺心眼。一块儿干活时,也是娘俩交流聊天的好机会,听她说学校里那些七七八八的事。有次,她帮我扫地,说她今天值日,有个同学妈妈来帮忙,她就告诉阿姨,地是我们自己弄脏的,得我们自己扫,您甭管了!嘿,责任心还挺强。
有天,刘畅高兴地跑回家,她被评为“劳动小明星”了。老师问,在家谁帮妈妈做家务,都做什么,她说了一大通,班里数她会干的多,再加上在班里劳动积极,“劳动小明星”就非她莫属了。
当好孩子的“马屁精”
只要刘畅有一点进步,哪怕再微小,我也得好好表扬一番,让她知道:你的进步,妈看见啦!刘畅从小喜欢舞蹈,上小学那会,有次和同学一起去市里参加比赛。她同学拿了一等奖,她是三等奖,回来就撅着小嘴不开心。第一次参加市里的比赛,能获奖,我这当妈的就已经被拍在沙滩上了,要知道我和她爸还从来没参加过什么比赛呢!做顿闺女最爱吃的红烧肉犒劳一下。小屁孩见我俩这般“易知足”,也跟着傻乐开了。人家已经对自己不满意撅嘴了,我要是再不识趣,雪上加霜地来上句:怎么人家拿一等奖,你才拿三等奖?估计闺女以后就再也不要跳舞了。
刘畅爱上弹钢琴,可左、右手不协调,老师布置的作业总也练不好。我就蹲一边,一边当技术指导(虽然也是半瓶子醋)一边瞅机会,只要她弹过了之前没弹过去的哪怕几个音符,我就高兴得拍手:呦,弹过去喽!你是怎么做到的?
有的妈怕把孩子夸坏了,可将心比心,我听到夸奖都特受用,为啥孩子不能夸?是咱不会夸吧?我就琢磨,夸孩子不能虚乎,动辄来个“你是最棒的”,那是瞎扯淡。咱来实在的,夸奖孩子踏踏实实的进步,不过,这对当妈的要求就高了,得把孩子的进步看眼里、记心上,才不至于拍马蹄子上。
办画展、做家庭专刊,鼓励孩子不断开发自己的潜力
小屁孩经历的事少,展现能力的机会也就相对少。她哪知道自己是块挖不尽的宝藏!可咱当妈的知道哇,尽管也看不见,只是一厢情愿地相信。
我自己喜欢动手,也了解用双手创造出一件东西的那种成就感。刘畅喜欢玩拼图和各种拼装玩具,我就尽量多给她买。笔筒、风景名胜、花篮……每每拼装完成,刘畅就觉得自己跟大艺术家似的,把作品当艺术品摆着,赏心悦目啊!
刘畅爱画画,几年下来,攒了不老少。周末她姥姥家人多,加起来有十多口子人呢,我就把她所有的画拿出来,到她姥姥家办画展。刘畅当解说员,兴奋地向大家解说她的画。受她感染,表弟表妹也把画拿出来一起展览。大人们提前商量好:只欣赏,可给每幅画具体的点评,但不评高下。这场画展可是孩子们的大事,一直讨论了好多天,我偷听他们凑一堆计划着,下次要邀请同学来参展,办场更大的。刘畅有个表舅是美术家,我们把画拿给他看,舅舅说画得不错,还给具体指点了一下,这让小妞美了好久。
刘畅她爸看孩子画画热情高,又出了个主意:办份家庭报纸,让刘畅当主编。主编官是大,可不会干啊!刘畅爸找来各种报纸,跟刘畅一起研究。看人家的报纸也没什么固定格式,有的标题还老长,咱们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先来个“快乐一家”专刊。我和畅爸把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写好了投稿给她,她把文章排好,配上“手绘自画像”,还挺有模有样的!爷爷奶奶来聊城玩,她又办了期“聊城一日游”,介绍景点,还请爷爷题了字。教师节到了,“老师,您辛苦了”特刊出炉,介绍每个老师的特点和她对老师的爱……攒巴起来,有厚厚一摞了,翻翻看看,记录了我们家的变化,这比单纯记日记丰富多了。
能力增强了,刘畅就把手伸到了学校:带领同学们出黑板报,在大学又进了文学社。
检查题时要说“你做对了多少道”,不要说“做错了多少道”
虽然叫刘畅,可谁的人生都不可能一直“流畅”。
刘畅考上了重点高中。这所高中是尖子生云集的地方,刘畅虽然原来在班里拔尖,可到了这,优势就突显不出来了。班里七十多个孩子,她有时排四五十名,压力一下子就来了。
排名只是一种客观情况,有时并不代表自己能力不行。可孩子小,很容易以为是自己落后了。现在班里都是原来学校的尖子生,刚上高中,都面临适应的问题,要学的知识比初中多了很多,学习方法也需要变化,原来只需要老师讲学生听就行了,可现在要学会主动学习。这种情况下,谁能快速转换,谁就能胜出。刘畅听了我的分析,感觉有劲头了。
学习要有目标,但我教她不要把目标制高了,给自己订个“最低目标”就成。轻轻松松就能达到那种,完成一个再订一个,让“最低目标”拉着她一步一步慢慢往前走。有时帮她检查作业,我从来不说“你错了多少道”,都是说“你做对了多少道”,鼓励她看到自己的成就。干嘛总是紧盯着自己的错误看呢?越看越没信心。
刘畅原来班里有个好朋友,可上了高中分开了,人家现在在班里成绩还挺靠前。她家离学校远,中午在校吃饭,我就让刘畅每周六中午把她带家来,做一桌子的好菜,让她们多交流,也激励带动刘畅的学习积极性,一直坚持了两年多。
往长了想一想,第一名和最后一名的差距真那么大么?想当初,畅她爸高考就考了三次!孩她爸的这点“糗事”,被我扒拉出来当了正面教材。
孩子遇到困难,光说“不练”可不行
转眼,刘畅即将大学毕业,她选择了自己心仪的岗位。笔试考了第一,比第二名仅高出0.4分,而人家有五年的工作经验。一个应届毕业生拿什么和人家拼?别说刘畅了,我心里都有些发虚。
可再一想,有什么大不了,刘畅还年轻,机会多的是,就当成一次历练吧。我把刘畅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姨妈姨夫六七个人都请到家里来,设置面试模拟现场。畅爸当主考官,锻炼她张口就能回答问题的能力。刚开始,对着自己家人,她还有些不好意思张不开嘴,后来,我们都劝她:如果面对熟人都能对答如流,面对陌生的考官就更不紧张了。面对一些刁钻的问题,我们这些臭皮匠一起帮着想办法,看怎么回答比较好。这样练了十几天,到后来不论提什么问题,她都不冷场了。
面试,小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