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远地区学前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2014-07-07祝媛媛
祝媛媛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与教育改革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地处偏远尤其是偏远山区的农村,因各方面条件所限,在办园条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还不能满足广大家长的需求,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偏远地区学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前教育师资力量较薄弱,专业对口率低。
师资队伍不稳定和专业水平偏低的问题已成为影响偏远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一是公办园教师虽然大部分学历较高,但真正幼师专业的毕业生却不多,专业对口率较低(28.8%)。二是民办园在教师的聘用、管理、待遇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大部分都是临时雇用的教师,导致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很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办园质量。三是农村幼儿教师紧缺,临时雇用人员较多且大部分专业不对口,真正幼师毕业的少之又少。主要来源于中专、职业高中。还有一部分是小学转岗教师,她们年龄偏大,虽然在小学曾是骨干,优秀任课老师,可是进入幼儿园后难以很快适应。
2.学前教育整体发展不够均衡。
一是县城公办幼儿园存在入园难现象。由于县城公办幼儿园较少,加上园舍和师资所限,每年招收的幼儿数量有限,很难满足适龄幼儿入园的要求,致使有的家长只好将孩子送到民办幼儿园;二是城乡学前教育发展不够均衡,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差,存在园舍不符合标准、活动场所不足、配套设施不全、活动器械不足和教师素质较差等问题。尤其是相对偏远的山村,村里没有幼儿园,为解决孩子入园难问题,只好由村里的小学或教学点负责办园。随意抽调一名年纪较大的教师或从村里雇一名“教师”,进行“保姆式”管理或“小学化”教学,很难达到学前教育的启蒙教育的目的。三是相关部门对民办幼儿园办园质量的监管作用发挥不够。
3.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方面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尤其是实施新课程以来,各类各级幼儿园虽然在加强规范管理、强化全面育人、创新活动方式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很多民办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重视不够。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方面的实践研究较少,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实效性。有的幼儿园为了解決生源问题而迎合部分家长的要求,过早讲授知识,不同程度地存在“小学化”倾向,致使部分幼儿入学后不能很快适应小学学习生活。
二、关于促进偏远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1.切实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一是加强管理队伍建设。主管部门要创造条件组织园长参加培训学习,更新办园理念,丰富管理理论,提升领导艺术。积极引进富有管理经验的年轻园长,充实管理队伍,提升管理水平;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强幼儿教师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规范。通过与优质园结对,采用园本培训、教学评比、课题研究、名师带教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保教水平和科研能力。重点培养骨干教师,积极创造培训机会,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积极引进一定数量德才兼备、热爱幼教事业的毕业生充实幼教队伍。在重点解决县城公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对口问题的同时,更关注农村幼儿园教师紧缺的问题。今后选择合适的中小学转岗教师时一般不宜超过35周岁,而且应优先让起始学历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转入”,适当控制转岗教师的比例,如果转岗的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数学教师过多,再加上培训不到位,就可能进一步加剧学前教育“小学化”、“成人化”倾向。三是加强保育、保健人员岗位培训。重点加强专业知识、技能培训,提高保育水平,使家长放心满意。四是建立幼儿教师心理辅导站,缓解教师心理压力,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发展。
2.进一步改善乡村幼儿园办园条件,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建议相关部门加强乡镇中心园和村办幼儿园硬、软件建设,改善办园条件,提高保教质量,全面提高乡镇幼儿园办园水平。积极推进州示范园建设,组织省、州、县示范园开展结对帮扶农村园和民办园活动,以城带乡,以公带民,实现教学示范、师资培训、教研科研、家长工作、信息资料、物资求助等方面资源共享,促进农村园和民办园的内涵建设,促进我县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3.加大对民办幼儿园办园质量的监管力度。
要进一步端正民办园的办园指导思想,摆脱“保姆式”和“小学化”的教育模式。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首位,为幼儿提供安全、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求。要切实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管理,实施登记注册、督导评估、年度检查等制度,加强安全监管,分类治理,妥善解决无证园的问题。加强幼儿园质量评价体系和质量监管,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提高保教水平。建议采取加强民办幼儿园与公办幼儿园合作交流的形式。让公办幼儿园参与、指导民办幼儿园的管理,规范民办幼儿园办园行为,指导其开展园本培训和教研活动,教育教学各项活动与公办幼儿园同步,使公、民办幼儿园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民办幼儿园的健康发展,确保每一个儿童均能享受到相对优质的学前教育,最大限度地提高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