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引领,思维拓展
2014-07-07叶高欢
叶高欢
讲评作为教学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在弥补知识漏洞、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改善学习方法和提高思维品质及得分率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讲评实践中教师往往陷入一味注重知识、思想方法的讲解,而忽视学生认识规律的研究、不良思维习惯的改变、探究能力的有效提高的误区,严重影响讲评课教学功能的充分发挥。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互动为平台,构建“透彻分析找准问题→题目再审思路还原→问题引领思维拓展→反思总结再求高效”的讲评课模式。下面笔者就本模式的具体实施作简要概述。
一、透彻分析,找准问题
讲评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实现高效,选准学生错题,把学生错题当做讲评的突破口,是实施本模式的起点。找准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进行准确分析,笔者所在学科教学中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统计、检查、归纳”的统计分析模式。统计,即统计得分率、统计学生失误人数、分项统计出错知识点;检查三点,即检查学生审题的偏差、检查知识掌握的漏洞、检查方法应用的缺失;归纳三点,即归纳试题考查目标、归纳试题涉及知识点、归纳解答方法与技巧。通过分析找到学生在作答过程中存在的是共性问题还是个性问题,是知识问题还是学习方法问题,是粗心大意问题还是审题问题,即找准学生知识、习惯、能力、态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后面的学习和探究做好准备。
二、题目再审,思路还原
讲评是一个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生成的过程,讲评课中教师讲得清楚并不等于学生听得清楚,只有学生听得清楚才算教师讲得清楚。在新课程改革中,学生是教学主体、是课堂的主人,针对“教师讲”、“学生听”的误区要求学生重审题目,分析试题的设问要求、材料关键信息、关键词与书本知识联系、命题意图,讲出自己考试过程中的思维过程,可以从学生活动过程中了解深层次问题,采取有针对性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果是知识问题,则可以引导学生回归课本,通过试题讲评复习巩固基础知识;如果是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材料,获取关键信息;如果是思路方法,则应通过题目的讲解,让学生对解题思路有所感悟。这种寻找根源的办法有助于学生清楚每一解题步骤的依据与目的,寻找材料信息与考点、答案要点的逻辑关系、理论与实际结合点,总结政治学科的解题程序与方法。
三、问题引领,思维拓展
对考试中出错较多的题目,学生在纠错中总会产生一种畏惧心理,很难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原因在于学生思路起点与解题需要之间有缺失,这种缺失可能包括知识、方法和能力等方面;并且学生考试中出错的问题常常是重点和难点问题,讲评时容易出现教师一讲到底、挤占学生思考空间和学生思维“模式化、标准化”的现象,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为弥补以上缺失要从学生认识基础开始,从最核心的问题开始重新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在最可能解决的问题中理解、分析、探究、感悟,并激发兴趣。
设计的问题要涉及基础知识,有拓展,有延伸,形成问题链,构成整体性,体现探究层次性。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进行一系列连续的思维活动,了解解题策略,有利于学生提高思维品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拓展是巩固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掌握学习方法与策略、优化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讲评过程中不应就题论题,而应该举一反三,善于变换,突出拓展性,教师可采取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错众议等方式,突破学生审题过程中的思维定势。结合学生思维过程多角度进行思维拓展训练:一是设问主体变更,如原题设问主体是企业,可以变换为国家或个人;二是设问指向变更,如原题是原因类变换为措施类、依据类等;三是知识范围变换,原题是经济生活类的可以变更为政治生活类等;四是设问角度变换,原题是从正面角度设问变更为侧面多角度思考;五是设问材料变换。通过这种刻意训练强化学生对设问材料关键词的敏感度,从而有效提高审题能力和比较鉴别能力,发展思维,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四、总结反思,再求高效
对于错题中存在的问题,经过三个环节的研磨,已得到初步解决,但是并非尽善尽美,还要对讲评中获得的知识和方法技能进行归纳和总结,所以老师要引导学生课后复习和消化吸收。一是强化反思,引导学生对试题再思考:自己的问题在哪里?错误原因?今后复习与应试应注意什么?二是整理错题,并经常性地對错误进行反思,让错题成为自己的学习资源、减负法宝、得分利器;三是丰富经验,注重归纳,引导学生对不同类型题进行整理和对同一类型问题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同一类型题解题模式、解题思路,注意问题与答案要点,升华经验,形成套路。
总之,教师在讲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根据典型例题、错题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拓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纠错探究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的思维品质在纠错与探究中得到提高,在总结反思中得到提高,最大限度地提高讲评课的实效。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学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Fjjkxb13-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