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反思
2014-07-07张帆
张帆
摘 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市场经济的持续推进对我国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产生了一定影响。我国的道德教育在进行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了实施道德教育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大学生道德教育 实施途径
1.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
1.1市场经济的需求使大学生价值观念发生了一定的转变
由于部分大学生对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不足,界线划不清,不能全面理解其共性和个性,以及积极主流与消极支流的关系,在认识上出现误区,价值观念发生扭曲。在为社会付出的价值观上具有浓厚的“务实性”,在利他的同时首先要利己,更有甚者表现出只顾自己的方便和利益,不顾他人和社会公德,认为生活的真谛就是享受。
1.2劳动力市场及用人制度的变化对大学生提出了新的人才要求
企业之间的人才竞争,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为企业输送人才的院校在培养人才上向质量要效益,培养出觉悟高、能力强、懂理论、会操作的复合型人才。企业为适应商战竞争,还突出表现在管理制度、管理手段上的变化,强调制度的执行与制裁要奖罚分明。
2.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忽视教师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是大学生自我建构的, 是他人无法代替的, 所以大学生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必须表现出人作为主体的自主性、 能动性, 主动地选择和接受道德文化信息, 构建自己的道德理想目标。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 运用各种形式, 唤醒学生的道德意识, 把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道德需要。这种交往关系是我与你的关系, 强调双方真正平等地沟通和理解, 不是把对方看做可占有、可改变的对象, 而是与我讨论共同话题的对话中的你、沟通交流中的你。但我们在实施道德教育过程中,往往只重视你与我的存在。
2.2忽视道德教育过程中的情感互动效应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双向交流过程, 具有明显的互动效应, 包括语言交流、 姿态交流、 情感交流等互动交流方式, 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大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的情感互动, 实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 师生间的这种情感互动效应往往被忽视。
2.3忽视学生的现实需要
长期以来,道德教育不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已有的道德发展水平, 把道德教育理想化、 圣人化, 追求一种完善, 而忽視学生的当前需要。当代大学生是务实的一代,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和影响在改变, 大学生的需要也在不断改变,大学生道德教育必须正视这种改变, 满足这种需要。
3.对大学生实施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3.1侧重道德理性的培育
道德理性培育的起点是传授道德价值原则。我国大学道德教育倡导的基本价值准则集中反映了中国社会主流的道德价值观念,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道德价值原则更是基于公平、公正等基本道德原则之上,比如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道德原则等。
3.2道德感化是实施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关键
道德教育,使人们遵守相应行为规范,呼吁人们的道德信念,主要是指有说服力的道德意识,激发人们的道德情感。真诚情感是感化的渠道,真诚是师生情感互动的基本条件之一。没有真诚, 师生之间就不可能在思想上真正交流。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 通过活生生的先进典型人物进行教育, 可以使大学生产生思想情感的共鸣。
3.3将道德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中
道德无处不在,在专业课教学中,可以结合大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道德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完全可以在今天的道德教育中发挥作用。一是强烈的责任感;二是强调修身的重要性;三是内省、笃行的修身方法。科学虽然没有阶级性, 但在进行德育教育方面同样有用武之地。
3.4建立道德建设的激励机制
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我们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抓住有利时机,巩固已有成果。
参考文献:
[1]洪明.大学生道德教育重在培育道德理性.高等教育研究[J].2009.12.
[2]何明茂.道德感化—大学生道德教育成功的关键.高等农业教育[J].2004.5.
[3]陈若松.论大学生道德教育情感与理性的完美结合.重庆工学院学报[J].2000.12.
[4]王斌,赵萍.浅谈大学生道德教育.重庆科技学院学报[J].2005.3.
[5]魏范青,张学武.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道德教育.淮海工学院学报[J].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