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英语教学中文化思辨能力的培养

2014-07-07汪菊红

考试周刊 2014年39期
关键词:英语教学

汪菊红

摘 要: 英语教学中英汉两种语言蕴含的文化差异通常是学生做出正确理解与翻译的障碍。本文通过分析英语教学中学生长期难以摆脱的文化瓶颈及产生的原因,探讨培养学生文化思辨能力的重要性及有效方法。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文化思辨能力 文化瓶颈

英汉两种语言植根于迥然各异的文化体系,当彼此相遇时,文化矛盾引发的语言表达方面的差异在英语教学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因此,除了要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注重对学生文化思辨能力的培养亦为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文化思辨能力的界定

汉语注重人文文化,西方文化则归属于科学文化,二者的差异存在于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政治制度、民风民俗等诸多方面,在互译中是依赖语言的上下文而存在的。培养学生学习中的思考与辨别能力,增强其文化敏感意识,帮助学生突破文化瓶颈,习得文化,习得语言,从而可以做出正确的理解与翻译。

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瓶颈

汉英文化因素的差异既是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动力所在,又是其经常遇到难以跨越而受挫的障碍。这是因为英汉两种文化与意识形态之间既存在同质性,即文化共核;又存在异质性,即文化方面的差异乃至文化冲突。学生面临的文化瓶颈主要是由于两种文化的异质性导致的语言表达方面的差异,笔者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所遭遇的文化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文化负载词汇

汉英两种语言在互译时,词汇是理解语言并给出准确翻译的基础,文化的同质性体现在语言上,通过互译交流可以实现语言形式和意义上的基本再现。相反,负载独特文化内涵的词汇译词的选择,对学生而言时常是一个雷区。这类词汇对译入语文化而言是异质的东西,缘于异质,所以具有排他性,很容易引起误译或是在译入语文化中找不到对应的词汇,产生表达上的空白,也就是“词汇空缺”。学生经常会对一些看似简单的词语掉以轻心,忽略文化因素对翻译的调节作用。例如:“dog-eat-dog”,“cut-throat”不是汉语中常说的“狗咬狗的”、“切断喉咙的”,而是均用来指代竞争的“残酷的”,“stew in ones own fat”也不是“在自己的油脂里面燉”,而是表示“自作自受”。因不了解文化色彩鲜明的词汇产生的社会背景,加之无生词障碍,学生做出误译或硬译在所难免。

2.语言意义所寄身之语场

文化是一个大环境,在此环境下的语言形成了其独特的语场,即“单词、词组、语句在思想表达统一体的约束下相互行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语言环境”。翻译活动词语搭配中的“假朋友”(false friends),就是反映语场决定语言意义的很好的例子,“害人的礼物”是“Greek”与“gift”二者的结合,“German”与“band”相遇也摇身变为(街头乐队),“strange bedfellows” (萍水相逢)也不是根据词组各个组成部分妄加猜测而成的 “同床异梦”,“black”和“diamonds”组成一个词组,就成了与原来各自词义大相径庭的(煤),等等。在翻译这类词汇的时候,学生很容易望文生义(taking the words too literally),关照了词汇的表面意义,却忽略了词汇所处的语场乃至语场之外的文化背景。词汇量只能有助于提高其翻译速度,却不是其产生准确译词的充要条件。

3. 语法结构

不同的文化形成了不同的语法及句法结构。英语与汉语的语法结构有其类似之处,也存在由于汉语注重意合、英语注重形合而反映到词语及句子结构上的差异。“go”,“goes”,“going”,“went”,“gone”表达的是不同的语法概念,分别对应不同的人称、时态、语态,等等,在汉语中,却只有一个“去”与之对应,翻译时需要加上其他词汇,才能保持语言意义及功能方面的基本对等。汉语中的关联词“不仅……而且”体现出来的也不仅是英语结构词“not only...but also”,还有语法现象胶着在其中。汉语文化注重整体的和谐统一,而英语文化更注重严谨的思维与推理。

4. 文体与修辞手法

“话有三说,巧者为妙”。不同文体与辞格的使用会为文句增资添彩,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而比较汉英两种文化中文体与修辞手法的异同,在阅读与理解源语的过程中,受到本国文化的影响,改变源语的风格或者对辞格进行生硬照搬,导致文化误读、译文千篇一律,甚至是在形式上与源语“差之毫厘”,而意义上却“谬以千里”的译文。如汉语中“她是个扫把星。”,学生在阅读句子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本族语文化中“扫把星”即“彗星”,很少深入探讨文化内核的东西,文化的误读导致了误译“She is a comet.”。“扫把星”是汉语词汇中特有的,而“jinx”却是英语中用来表示“不祥之人、凶煞”特有的词汇。

三、文化思辨能力的培养

《礼记·中庸》中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在英语教学中,重视学生对寄身在汉英两种语言中异质与同质文化因素的思辨能力的培养,是翻译学习的活水之源,思考愈是趋于深入,对译事中的文化因素愈是敏感,愈会在亦同亦异的辨析中形成良好的学而思、思而学的互补学习方式。

1. 文化之思

通过具体的译例比较分析,启发学生对英汉互译中文化因素的思考、辨析、审美判断及表现能力,由此及彼,是提高学生文化敏感性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第二》)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要思考种种语言结构背后的文化支撑及思想意识体系,日积月累,眼界得以开阔,知识体系得以完善,思维在跨越时空的语言翻译活动中被赋予灵动的羽翼。教师在课堂上教授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而给予学生一双思维之羽翼并助其学会振翅方是长久之策。

2.文化之辩

文化之思是前提,学生通过对源语进行分析,思考英汉文化的差异,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词汇、句子、语篇等存在两种文化中异质的东西,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高枕无忧地展开翻译活动了。一个词汇、一个句子,乃至语篇可以有不同的译文,如汉语中的“草”在英文中的基本对应词为“grass”,但在与不同的词搭配时,选择译词应该考虑到“草”在两种语言中所映射出的文化个性,“草寇”可能译为“bandits”,“草率”可能译为“hasty”,“草包”在汉语中既可指草编的包或装满草的包(straw bag),语义扩大后,又可用于比喻无能的人(good-for-nothing/blockhead)。翻译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对两种文化中异质的元素进行思考,还必须在两种文化中不断辨析游走,既要保留源语中深厚浓郁的文化气息,又要基本上符合译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先思后辩,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以课堂作为世界文化交流的小舞台,使得汉英两种文化通过翻译活动展开良性互动是值得提倡的。

四、结语

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思辨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从文化理解视角为学生提供进一步探索英汉语言不同的文化结构(cultural configuration),以及两种文化精神中各自透射出的独特的文学信号(cultural signals)的广阔空间,帮助他们在学习及实践中对两种语言的文化因素进行分析甄别,提高他们的文化思辨能力及综合文化素养,逐步提高他们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方梦之.译学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305.

[2]周方珠.翻译多元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17.

[3]汪福祥.英语笔译综合能力[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6:73.

[4]张梦井主编.比较翻译概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28.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英语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在英语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
浅谈英语教学中长短句如何有效拆分理解
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漫谈
构词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