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2014-07-07禹新颜
禹新颜
摘 要: 学习错误源于学习活动本身。教师应善于利用课前预设错误资源,捕捉课中错误资源,课后反思错误资源,将学生的学习错误当做教育的契机,让错误变成宝贵的课堂教学资源。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错误资源 有效利用
教育专家成尚荣说:“我们的教室就是一个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了,课程才能生成,也正是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错误是很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只要教师能合理使用,就会让错误产生美丽之花。正如一位特级教师所说:教3+2=5的老师是合格教师,教3+2=?的老师是好老师,而用3+2=6来教的老师才是优秀教师。教师要独具慧眼,用生成性资源的眼光看待错误,并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中,能通过错误发现有关问题,让学生在找错、辨错、改错中感悟道理,领悟方法,拓展思维,更应该用新的理念、新的策略处理并充分利用,变“错误”为促进学生发展的生成性资源。只要加以巧妙引导,就可变“废”为“宝”。正确利用错误资源可促进教学,让错误资源为课堂教学服务。那么,如何认识和对待教学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错误呢?下面我谈谈看法。
一、课前铺垫错误,预设课堂精彩
英国一位心理学家曾说:“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要合理有效地利用课堂上出现的“错误”资源,需要教师对“错误”有足够的预见性。因此,教师应在备课时主动出击,预设课堂上的“错误资源”。
教师在备课时,通过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可以事先预测出学生学习某个知识点时可能发生的错误,还可以有意搜集或编制一些学生易犯而又意识不到错误的问题加以预设,主动诱发错误,使学生的思维产生错与对之间的交叉冲突和悬念,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质疑、辨析、发现,找出致误原因,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终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如学习了“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故意设置“陷阱”:能被2、5整除的数,要看它的个位。同学们猜想一下,个位上是几的数的能被3整除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个位上是0、3、6、9的数能被3整除。这时,再结合具体的数字,师生共同验证。学生很快便发现这个“答案”是错的,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看个位的思路是不正确的。在此基础上,我及时引导,引领学生变换角度探求新知。学生走进了“陷阱”,又从“陷阱里”走了出来,继续寻找新的答案,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课中善待错误,生成课堂精彩
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一文中提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合作能力、发表的意见和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教学过程是动态的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互动中,教师要善于捕捉“错误”资源,利用教学中新的有价值的非预设“错误”资源,让其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更富有生命活力。
1.轉换角度,悦纳课堂“错误”。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教师要本着“以生为本”的原则,在课堂上尊重、理解出错的学生,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和谐发展;在课堂上要用自己智慧的眼睛发现学生身上闪光的东西,运用转化角度的方法评价学生,悦纳学生的错误,呵护他们、激励他们,不断为课堂注入新的生机活力。
2.将错就错,因势利导。
《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数学教学应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在真实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教师可以经常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将错就错”的训练,这种“化错为正”的方法,能引导学生从正、反不同角度修改错误。这不仅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发现错误,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扬长补短,发展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如教学第二册解决问题——求比一个数多(少)几,有这样一道例题:小雪红花有12朵,小磊有8朵,小雪比小磊多几朵?学生列式后在引导学生理解12-8=4这个算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时,很多学生理解这减去的8是小磊的8朵红花,我没有否定他们的答案,不急不躁地说:是吗?请小朋友看好,现在我就把表示小磊的8个学具拿掉,你们同意吗?(我边说边把表示小磊的8个学具拿掉了)为什么?学生在我拿走学具后立即就顿悟了,这减去的8并不是小磊的8朵红花,而是从小雪的12朵红花里面去掉了和小磊同样多的8朵红花,才可以算出小雪比小磊多的4朵红花。在这个教学环节我没有多费口舌,不仅让学生理解了8表示的意思,而且再一次让学生明白了求比一个数多几的问题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的原因。
3.延时评价,自主探究“错误”。
数学的价值不在模仿而在于创新,数学的本质不是技能而是思想。数学学习不能只是一个遵照指令进行程序操作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也就是说,数学学习应由学生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因此,对待课堂中出现的错误,教师应采取纠错措施,给予反思机会,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解题思路进行认真的回顾和分析,让学生在反思过程中明白为何出错,使学生避免重蹈覆辙。
如习题:把一块木条锯成5段,每锯一段用4分钟,求多少分钟可以锯完?一开始学生不假思索异口同声地说:“20分钟。”我思考了一会,如果我硬要把我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未必就学得好,我还教得累,倒不如把难题交给他们自己解决。我没有给予否定或肯定的回答,而是问:“真的是20分钟吗?谁能想方法证明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然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也可以动手操作,进行探究,寻找答案。学生有的拿纸条折,有的用小棒折,有的画图分析,还有的列表,通过各种形式探究活动,寻找错误原因,得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学生的“错误”是宝贵的,课堂正是因为有了“错误”才变得更精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把学生的错误作为一种智力发展的教育资源,机智、灵活地引导学生从正反不同角度修正错误,训练学生的思维,让错误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亮点,为数学教学添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杨大花.课堂因错误而“精彩”[J].教育教学研究,2009,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