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创业的高校创业课程体系研究
2014-07-05李舒,齐昕
李 舒,齐 昕
激发大学生创业意愿、发挥大学生创业带来的就业倍增效应,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大学生创业行为越发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对于国家经济的增长、技术的革新以及就业的提供都有着重要贡献[1-2]。随着网络经济的崛起,网络创业已成为大学生创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2010中国大学创业富豪榜”披露,前100名中有32个项目集中在网络或者与网络相关。因此,针对网络创业学生的实际需求,围绕网络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高校网络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提高网络创业课程的适用性,将创业教育落实到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和素质培养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献回顾
在创业课程教育体系研究方面,国外研究集中在课程开发、模式分析、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调查表明,美国1600所高校开设了2200多门创业课程,主要包括创建新企业、小企业管理、创业咨询、运营新企业、创业计划书的撰写、创业财务管理、技术转移、创业机会的识别、创新评价、创业营销、创业投资与私人权益、创业相关法律等[3-4]。Jean-Pierre Bertrand提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创业教育模式,创业课程应与相关基础课、专业课相结合,实现各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完整的创业知识课程体系包括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知识结构和创业实务操作等多个层次的内容[5]。在创业教学方面,研究认为创业课程不应该严格组织,而应该体现创业的模糊和不确定性,呈现出现实的创业问题,从而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以应对社会环境与市场需求变化[6-7]。
国内学者对创业课程教育体系的研究主要通过对国内外高校创业教育的比较,分析我国目前创业教育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归纳出我国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黄兆信,郭丽莹从创业课程体系的目标定位、课程内容整合、课程结构优化三方面着手,提出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三大原则和四方面实施策略[11]。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认为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不能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相脱离,创业课程必须与其他课程相融合,创业教育需要体现层次性,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12-13]。
在大学生网络创业研究方面,学者们主要从大学生网络创业的现状、途径、问题以及支撑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14-16]。研究发现,大学生网络创业存在主体泛化、网络创业热情高、区域发展不均衡等特点;大学生创业主要采取创建网站、网店、网络智力服务等形式;大学生普遍缺乏必要的网络创业知识和技能,经济基础薄弱,网络创业收益小、成功率低;需要从创业教育、社会文化、法律法规、政府政策等方面构建完善的大学生网络创业支撑体系。
随着创业教育的兴起,国内外学者对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日益深入,但仍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第一,以学生实际需求作为创业教育课程设计依据的研究较少。设置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的依据是课程目标,而学生的需要是课程目标的重要来源,因此创业课程设计不能忽略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第二,对国内试点院校的创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多,对一般高校的创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较少,特别是针对网络创业人才培养的创业课程体系研究鲜少。第三,定量分析不足。对创业课程体系的研究,普遍存在定性分析比较多,而定量研究相对较少的问题,即使进行了定量研究,也只是对数据进行一般性的统计描述,而缺少进一步深入分析的研究。
二、研究设计及假设
(一)问卷设计
1.开放式调查问卷设计。创业人员对创业课程的需求是见仁见智的,所受的创业教育也是不同的,不同的被调查者会给出相异的答案,因此通过参考创业课程体系研究的相关文献,编制开放式“网络创业教育教育需求调查问卷”,对网络创业者的实际需求进行测量。被调查对象主要有:以从事网络创业活动的高职以上创业者、有创业意愿的在校大学生、从事创业教育的高校教师。本次开放式调查共设计问卷100份,共回收84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84%。
2.封闭式调查问卷设计。基于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对开放式调查问卷给出的主要答案进行整理,按出现的频率,归纳出网络创业者认为需要学习的17门课程。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能力的开创型个性的人才[17],它应该包含“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能力、创业知识结构和技能四个部分,本研究从这四个维度对网络创业教育绩效进行测量”。最终问卷包括共21个问项。问卷采用里克特七分量表,每个问项的备选答案分别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比较不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非常同意,依次用从1到7表示。
3.数据收集。在本次调查中,问卷主要针对从事网络创业的大专及以上学历青年人发放,调研通过对阿里巴巴、淘宝网、拍拍网、易趣网上的大学生创业者发放网络问卷获得数据,本次研究发放了300份网络问卷,最终共收回262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88%。
(二)探索性因子分析
探索性因子分析法(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EFA)是一项用来找出多元观测变量的本质结构、并进行处理降维的技术。因而,EFA能够将将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综合为少数几个核心因子。本研究主要考量创业教育课程与创业教育绩效的关系,有必要对问卷的17门课程问项和4个网络创业教育绩效问项进行因子分析,主要目的是从多个指标中选择少数几个有代表性的综合因子,进而寻求它们之间的关系。
做因子分析的时候要先确定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做KMO测度检验来确定数据是否适宜做因子分析。经Bartlett检验表明,KMO值显越接近于1就表明因子分析效果越好,本研究KMO值为0.654和0.784,适合进行因子分析;Sig值均为0,说明Bartlett检验拒绝了相关矩阵为单位矩阵的假设,因而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本研究利用SPSS17.0对21个原始观测数据进行相关系数矩阵的因子载荷估计,得到其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见表1),本文采用Kaiser法,保留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问卷的17门课程问项提出了4个因子,4个网络创业教育绩效问项提取了一个因子。为了明确公因子的意义并命名,对问卷的17门课程问项通过方差最大法进行因子旋转,得出这些公因子的旋转载荷矩阵,见表2。根据因子载荷大于0.7就对因子解释有帮助的原则,本文以载荷值大于或接近0.7为标准对因子进行命名,共提取商务课程、信息技术课程、创业实践课程、行业知识课程四个因子。
表1 总体变异解释
表2 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
(三)模型与假设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建立高校网络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绩效研究模型(图1)并提出以下假设,来研究四种课程类型对网络创业教育绩效的影响程度。
图1 网络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绩效研究模型
H1:商务课程对网络创业教育绩效有重要影响。
H2:信息技术课程对网络创业教育绩效有重要影响。
H3:创业实践课程对网络创业教育绩效有重要影响。
H4:行业知识课程对网络创业教育绩效有重要影响。
三、实证研究
(一)信度和效度检验
研究采用Cronbach一致性系数α值以验证信度,信度系数值0.6为最小可接受的信度值,本研究α值均大于0.6,组合信度均大于0.8(见表3),表示信度良好。在效度检验上,研究以理论为基础构建模型及其测量指标,通过理论、文献探讨及问卷前测、探索性因子分析等确保各变量及其问项的重要性及完整性,使问卷有足够的内容效度。通过方差最大法对因子进行正交旋转,各题项在相应变量上的因子载荷均接近或大于0.7(见表2),同时,问卷各变量提取的平均方差(AVE)都大于0.5(见表3),表示问卷具有良好的收敛效度。从表4可以看出,AVE值都大于各潜变量相关系数的平方,证明变量之间有良好的判别效度。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能力、创业知识结构和技能。
表3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表4 问卷的判别效度
创业实践课程行业知识课程X10我觉得学校的创业实践平台很重要X11我觉得参加创业竞赛很重要X12我觉得学校的创业实验课程很重要X13我觉得模拟创业很重要X14我觉得会计课程很重要X15我觉得财务管理课程很重要X16我觉得经济法规课程很重要X17我觉得外语课程很重要0.834 0.870 0.629 0.791 0.839 0.566网络创业教育绩效Y1通过创业教育我获得了良好的创业意识Y2通过创业教育我获得了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Y3通过创业教育我获得了良好的创业能力Y4通过创业教育我获得了良好的创业知识0.824 0.884 0.656
(二)回归分析与假设检验
选取商务课程、信息技术课程、创业实践课程、行业知识课程作为自变量,网络创业教育绩效作为因变量,利用SPSS软件计算因子得分并进行回归分析,回归方法选择SPSS的线性回归分析中的进入法,回归结果见表5。可以看出,模型的F=12.75,p<0.01,这表明回归模型在0.01水平上显著;从变量回归系数的t检验来看,商务课程、创业实践课程、行业知识课程对应p值均小于0.01,这表明其回归系数在0.01水平上显著,信息技术课程对应p值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样,可得出回归方程如下:
表5 回归方程估计结果
网络创业教育绩效 =0.499创业实践课程+0.327行业知识课程+0.317商务课程
可以看出,商务课程、创业实践课程、行业知识课程均进入了回归方程,假设H1、H3、H4成立。
四、结论与建议
(一)创业主体的大众化与创业教育精英化的冲突明显
目前,我国高校创业基础教育的普及性不高,创业基础课程仅在部分创业试点高校开设,且数量有限。如今,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就业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网络创业,高职类学生已成为网络创业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目前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还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创业需求。
(二)以“意”代“形”,将网络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
实证分析表明,商务课程、行业知识课程等专业课程教育是网络创业教育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学生创业精神和素质的培养是以专业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基础的,创业教育如果与专业教育相脱离,就好比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与其开设流于形式的创业课程,不如对现有的专业课程进行综合性改革,增强和融入网络创业教育的内容。通过将网络创业的理念渗透到日常专业课的教学中,开发出创新性的教育内容,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引导大学生基于自身的专业知识背景去寻找网络创业的途径和机会。
(三)大力开展创业实践教育
实证研究表明,创业实践课程对网络创业教育绩效的影响最大。因此,高校的网络创业教育应充分利用网络创业平台多、门槛低等优势,大力突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开设网络创业模拟课程,组织学生参加网络创业竞赛,指导学生网上开店和网络创业模式的运作。通过营造网络创业模拟环境和全真环境,使学生对网络创业的环境和流程形成较为明晰的感知,在提高学生的创业经验、创业素质的同时,也避免了学生网络创业的盲目性。
(四)突出创业教育的层次性,培养高端网络创业人才
实证研究表明,信息技术课程对网络创业教育绩效没有重要影响,可能是因为本文的调查样本的局限性导致,但也反映出目前大学生网络创业技术含量低、以网上开店为主体的弊端。
从现有大学生网络创业的成功案例来看,大部分都集中在高科技领域,因此在创业教育实践中,高校虽然不能走精英化路线,但也要给具有良好创业条件的大学生制订专门的培养方案,培育他们高层次的创业品质,培育出高层次的网络创业人才。
[1] Stel,V.A.,Carree M.,Thurik R.The Effect of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 on National Economic Growth[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05,24(3):311-321.
[2] 张玉利,李 政.创新时代的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6.
[3] Finkle,T.A.,Kuratko,D.F.,Goldsby,M.G.An Examina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Centers in The United States:A National Survey[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2006,44(2):184-206.
[4] Katz,J.A.The Chronology and Intellectual Trajectory of A-merica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1876-1999[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3(18):283-300.
[5] Jean-Pierre Bechard,Denis Gregoire.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Revisited:The Case and Higher Education [G].2002.ISSN:0840-853X.
[6] 梅伟惠.美国高校创业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127-128.
[7] Solomon,G.T.,Duffy,S.,Tarabishy.The State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A Nationwide Survey and Analysi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2002(1):65-86.
[8] 胡宝华,唐绍祥.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计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10(7):90-91.
[9] 武世兴,杨亚鸿.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考夫曼创业基金会关于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报告[J].中国大学教学,2011(4):88-92.
[10] 向东春,肖云龙.美国百森创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2003(6):79-82.
[11] 黄兆信,郭丽莹.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核心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12(19):81-84.
[12] 张家军,王莉莎.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本质、体系建构与实施[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3(3):101-105.
[13] 夏人青,罗志敏.论高校人才培养框架下的创业教育目标——兼论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J].复旦教育论坛,2010(6):56-60.
[14] 邓文华.大学生网络创业及其课程体系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5-7.
[15] 胡桂兰.大学生网络创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3):11-14.
[16] 苏益南,朱永跃,马志强.大学生网络创业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10):59-60.
[17] 谢一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