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内动力 享受识字
2014-07-04韩先华
韩先华
【摘要】低年级识字教学是小学語文教学的基础,怎样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效率是语文识字教学应努力的方向。我们应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经验,兴趣爱好出发,激发学生识字的内在动力,采用做游戏、编故事、联系生活、联想记忆等方法提高识字的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内动力识字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5-0186-02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小学生只有具有一定的识字量才能比较顺利地进行阅读,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才能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因此,低年级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调动兴趣,积极识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兴趣出发,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怎样让学生对识字感兴趣呢?一是要注意学生特点,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二是让儿童体会到字的用处,识用结合,激发学生主动识字。
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爱玩好动。针对这一特点,在识字教学中可以采用"做游戏"的方式,例如:把要识记的生字制成"宝"藏起来,组织学生寻"宝",寻到"宝"后,利用工具书识记生字,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识记得多,这样既调动了学生识记生字的兴趣,也激发了学生独立识字的意识。将识记生字的过程,编成不同的游戏,让学生对识字充满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动力,让识字成为一种享受。
二、联系生活,巧妙识记
在识记"睛"和"晴"时,我教给学生眼睛就是"目",所以"睛"是目字旁,有太阳就是晴天,所以"晴"字是日字旁。可是无论我怎么强调学生总是有记混的,不是写成"眼晴"就是写成"睛天",弄得我不知怎么办好。一节语文课上,学生造句"我有两只水灵灵的大眼睛。"在我刚想给学生纠正,把"两只"换成"一对"更好些。突然间我找到了一种记忆方法,每个人都有两只眼睛,所以眼睛的"睛"的"目"字旁里面应该是两横,如果谁再把眼睛的"睛"写成一横,那么他就只有一只眼睛了,学生哄堂大笑,但我知道在笑声中学生记住了。我又说:"天上有几个太阳啊?"学生回答:"一个""对,天上只有一个太阳,那么晴天的'晴'字的"日"字旁就是一横。"我又给他们讲了"后羿射日"的故事,加深了记忆,这两个字学生记得很牢。
三、创设情境,联想记忆
在识字教学中,单纯的识字会让学生感到比较枯燥乏味,这时候创设一个教学情境就显得十分重要。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也明确提出在识字教学中,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例如在记星星的"星"字时,我让学生猜一猜,"今天有一个生字过生日,你们知道它是谁吗?"学生一下子就猜到了,从那以后,每当提到"生日"一词,学生就想到了"星"字。又如"柳"和"仰"学生总是容易写错,"柳"字少写一撇,"仰"是又多加一撇,无论怎么强调,学生还是出错,于是我采用联想记忆法,对学生说:"春天来了,柳树美不美呀!"学生回答说:"柳树美,柳树的枝条像少女的秀发垂下来,美极了!""是啊,柳树有那么多枝条,加上这一撇才能看出枝条多呀!"学生记忆深刻,果真再没出现过错误。
四、编织故事,牢记笔顺
中国的方块字真的很神奇,仅有几个笔划"横、竖、撇、捺、折"却可以演变出许许多多的汉字,而且每一个汉字都有它的书写顺序,虽有章可循,但对于学生来说还是会弄错,因此我针对不同的生字,想了不同的方法帮学生记笔顺。例如:"丑"的笔顺是"一笔横折,二笔竖,三笔横,四笔横。"学生书写|时,总是习惯的认为先写"横折"再写"土"字,错误的写成"一笔横折,二笔横。"因此笔顺就出现了错误。当出现错误时,我风趣地说:"今天老师,盖了一幢房子。"我在黑板上写了"丑"的第一笔"横折",然后又说:"你看我的房子要倒,为什么要倒啊?怎么办啊?"学生争着说,"只有一根柱子支着,当然要倒了。""再找一根柱子支着就倒不了了。"我高兴地说:"那好吧!我试试。"于是我又写了"丑"的第二笔"竖", 学生一下子记住了。每当他们写"丑"字时,总是会说:"先盖个房子,再支根柱子,否则就倒了,最后安全了才能住进'二'个人。"就这样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我和同学们一起动脑想,想出了很多有趣的识记笔顺的好方法。
一节课只有四十分钟的时间,如何向四十分钟课堂要效益,要质量是课程改革的总目标,作为一名低年级的老师,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掌握好的方法,让学生把生字记得牢,不用费很多的时间去抄写,不用费很大的力气去巩固,事半功倍,这才是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成功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