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变教学观念培养临床急需的实用型助产专业人才

2014-07-04吴晓琴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4年5期
关键词:助产实训考核

吴晓琴

【摘要】随着我国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人们生育生产观念也必将面临着改变,自然分娩率会稳步回升。助产专业人才尤其是北方地区面临着很大的缺口。临床急需具有专业技能的助产人才。做为中等卫校的专业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学中以职业素质培养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突出职业技能实训为重点,为临床培养急需的实用型助产人才。

【关键词】转变观念助产人才技能实训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5-0180-02

助产专业是中等卫生学校开设的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专业的目标既是为各级医院培养实用型的中等职业助产人才。其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产科学及护理、妇科护理学及母婴保健学,而其他医学学科和基础护理学都是为学习专业打基础。学生毕业后能在各级医院从事助产、妇产科护理及母婴保健工作[1]。

1助产专业的人才现状

我们国家曾经很长一段时期,助产士等同于中专医士,和产科医生一样享有分娩室用药的处方权。然而随着医学人才结构的发展,医学专业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社会需求已是供大于求,而中专学校助产专业毕业生学历低,文化水平不高凸显,所以已然不具有医师的处置能力;助产人员从医生行业里分离出来,国家却又没有相关的技能考核标准,一直以来划归为护理管理,从业需要执护士资格证上岗,这也是助产专业发展所面临的尴尬;国家应尽快建立健全助产专业考核标准,使助产士的地位得到合理解决,而不再是执护士资格证上岗。随着我国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人们生育生产观念也必将面临着改变。曾经居高不下的剖宫产率会逐步下降,自然分娩率会稳步回升 ,而助产专业人才尤其是北方地区面临着很大的缺口。以锦州地区各家医院为例,多年来都很少接收助产专业毕业生,尤其近10年来助产人员都面临着年龄结构不合理、青黄不接的现象,人才培养严重脱节,更有甚者,个别医院几乎没有专业的助产接生人员,分娩几乎都以剖宫产来完成,临床现在急需具有专业技能的助产人才。做为中等卫校的专业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学中以职业素质培养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突出职业技术能力实训为重点,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掌握基本的孕期保健指导、科学接生、产后护理等专业必备技能,毕业后到各级临床医院经短期带教很快就能独立顶岗,成为一名合格的助产专业人才。

2转变教学观念,技能训练为重点

转变教学观念,找准专业定位,我们中等卫校助产专业培养的是助产人才,教师首先必须明确专业的职业意识,这样才能改变长期以来重理论教学而轻实践教学的思维习惯,把实践技能训练作为教学的重点来强化。

2.1加强实验室建设

技能训练为重点就必须加强实验室建设。我校依托省财政资金投入建设标准的产科病房、产科检查室、待产室、分娩室、新生儿沐浴室等,均与临床实际吻合,除了病人是模拟外,呈现的是真实的医院环境,使教学达到“仿真”模式下的理论与实践的直接对接。

2.2制定和完善实训流程

教学中我们忽略高、深、难的理论灌输,理论教学以实用、够用为主,而加大实践操作的训练。我们制定了以孕妇—产妇—产后的护理—接生—护理的实训流程。在各实训室模拟临床教学,学生由最初观看多媒体演示、教师演示了解操作,然后在教师带教指导下反复练习模拟操作,到最后独立熟练完成模拟操作。培训流程完成后,学生基本上具有了能独立模拟完成助产及产科护理的各项操作能力,而且操作过程要求规范严谨,基本达到上岗标准。为此,我们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增加实践课教学时数,加大实训力度。

2.3 制定和完善实训考核标准

我们还制定和完善实训考核标准,实训中各项技能操作均制定细化严谨的考核标准量化表。以临产前外阴皮肤准备为例。考核评分分三大项:一、实训前准备质量标准(分值占10%);二、操作流程质量标准(分值占80%);三、全程综合质量标准(分值占10%)。按临床实际操作流程制定细化的每个步骤的考核评分,这样学生训练有标准,教师考核有依据,力求做到课堂上的技能实训与实际岗位工作的对接。

学生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按实训流程安排实训内容,在学时的安排上可机动灵活,根据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内容可以适当取舍,但专业岗位必须具备的重点理论知识点和技能操作则必须保证学生通过训练完全掌握,如预产期计算;产前检查时间、内容、方法;科学接生的分娩各期表现及产科处理;产后2小时产妇产房内的即时护理[2]。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职业使命感

高中、高校扩招以来,职业院校的生源质量下降,进入中等卫校的学生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许多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自信心不足,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又缺乏动力。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有针对性地采取可行性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与学的互动中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医学理论,基本专业技能。医护教育不同于其他职业教育,我们培养的人才是为人民的生命保驾护航的白衣天使。“有德无医误患者,有医无德害患者,有德有医救患者”。 我们助产专业培养的人才将来从事助产接生,其职责肩负着生命的传承,母子俩条生命的安危。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接生技术,还要有过硬的职业素养,强烈的责任感。生命诞生于我们手中,我们的职业是神圣的,同时责任也是重大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时时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4 加强师资队伍的培養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教学的发展离不开过硬的师资队伍。教学观念的转变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助产专业实践性强,要求我们专业教师不仅能讲理论还要能教实践,也就是能教会做,成为一名“双师型”的教育者[3]。我校专业教师基本都是医学院校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就一直从事教学工作,缺少临床经验。学校不定期安排教师去医院进修学习;还依托学校现有的实训条件,做好新、老教师传、帮、带工作,统一规范实训流程,使每位教师首先具备熟练而规范的操作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还要不断思考、发现问题及时教研改进,使专业教学水平稳步提高。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时俱进,不仅要跟上新时代科技发展的脚步,还要了解新时代学生的特点,研究教学的新规律,新方法,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理想目标充分达成。

随着我国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人们选择自然分娩率会逐步提高,各家医院都开始重视助产人才的需求,这对我校助产专业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转变教学观念培养临床急需的实用型助产专业人才,使学生毕业后即能很快独立上岗,缓解锦州市及周边地区的助产人才短缺压力,已是我校助产专业近年来教学改革及发展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

[1]宋秀莲.产科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何仲.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雷正光,黄芳.职业教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助产实训考核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内部考核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