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指导小学生习作之我见
2014-07-04曹勇
曹勇
【摘要】指导学生进行习作练笔是每位语文教师必不可少的工作,本文就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充实学生课余生活、为孩子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小学生习作信心等几个方面谈一下学生习作指导。
【关键词】有效指导小学生习作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5-0103-02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好道出了兴趣在人们做事中的极端重要性。其实写作也并非如此,如果教师真正想让你的学生喜欢习作,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孩子在活动中积累想要写的素材,这样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就能感受到作文带来的快乐,从而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一、 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激发孩子写作的动力
曾经有心理学家对动机的研究表明,成功的动机能激发人们的奋斗精神,成功也是兴趣的支柱。因此,在指导孩子的习作教学中,教师也要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鼓励和帮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教师的表扬与赞美,来强化学生的写作兴趣。任何事情没有完美到极点的,孩子的习作也是没有十全十美的,但也不可能一篇文章一无是处的。教师要善于从批改孩子的文章中找出习作的亮点。大至段篇,小到字词句,闪光之处要及时加以肯定。点滴的成功会激起孩子喜悦的心情,这样就会调动大多数学生尤其是中差生写作的积极性。如果做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学生总是找不到成功的快感,那么逐渐会失去写作兴趣。所以,教师要将写作的重心沉到学生中去,培养学生写作的信心,让学生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扬长避短,不断进步。
比如,我班有一位调皮的孩子,他天生好动,文字基础极差,几乎写不成一段比较完整的话,文化课成绩也属于最差的了。一次,我布置了一篇半命题作文,题目是我学会了。写作前,我提问学生:"通过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特长?比如:绘画、唱歌、跳舞、武术等,还学会了哪些生活技能?比如做饭、洗衣、种植等,提问后,我看这位同学情趣高涨的举起了手,我便也抓住机会提问他,得知这个孩子会用扑克牌变魔术后,我便从学校小卖部拿来一幅扑克牌,让这个孩子当场用牌变魔术,这个孩子的魔术技巧还确实不错,我带领全班学生将掌声送给他。那一刻,我读懂了他眼里的感动。接下来,我顺势引导他:"你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和谁学的变魔术?学习变魔术过程中发生过哪些另你难忘的事情?你参加过表演吗,获得过奖励吗?"在我的鼓励和引导下,这个同学把学习变魔术的过程、体会、感悟等说了很多,我鼓励他以《我学会了变魔术》为题写作。这个孩子的本次作文热情格外高,竟然破天荒的写了300多字。我对这个孩子的作文进行了面批,指出了这篇作文中的不足,并提出了修改建议,这个学生又主动地进行了修改,尽管修改后的习作还有很多不尽人之处,但本次习作对这个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飞跃,本次作文我给了他一个高分。从此,他对习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因此,我想习作中只要抓住每个学生的优点,合理的激励和表扬学生,可以带孩子进入一种亢奋的写作状态中,这一点很实用。语文基础再差的孩子,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比如某一件事写的真是,某个词语用的巧妙,某句话写的有文采,某个材料选的恰当,某个结构巧妙等等。作为教师,只要留心观察孩子的闪光之处,耐心引导孩子习作方法,将孩子的优点不断增多,就会激起学生强烈的习作兴趣,这种效益是很神奇的。
二、 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让孩子对习作有的可写,充满信心
笔者也从事了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了,在习作方面指导了很多的学生。每到我新接一个班级,询问孩子在习作方面的困惑时,孩子们认为习作最大的困难就是感觉没的可写。有时,孩子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往往会东抄西凑,应付了事,长此以往,孩子对作文失去了信心和兴趣。为此,我注重从孩子身边的生活入手,让孩子真正懂得作文就是生活,身边事事可以成为的道理。首先,在课前和课堂上,通过和孩子谈心,让孩子围绕一个主题说一说自己的生活。比如和孩子谈谈假期外出游玩的经历,说说自己看过的书籍或者喜欢的电视节目,畅谈一下自己的远大理想,和同学倾吐一下自己的快乐与烦恼等等。孩子说出后再写下来这就是作文!并要求孩子的每一次习作,都要根据要求,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取材。其次,指导孩子习作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教师合理安排教学的内容与时间。例如我上学期接触一个新班第一次习作课我要求同学们以"母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有一位叫王宁的同学感觉自己没的可写,于是我与这个孩子进行了对话:
老师:最近你的爸爸妈妈都为你做了哪些事情?
王宁:昨天中午妈妈带我到书店买了三本我最爱看的书籍,放学后又给我买了爱吃的草莓和爱喝的饮料。
老师:妈妈的这些行为是不是体现了对你的关爱?
王宁:对啊!妈妈可关心我了。
老师:把妈妈昨天做的事情写下来就是一篇作文。
王宁:可是这两件事情我几句话就写完了,不能成为一篇作文,我可怎么办呀!
老师:妈妈为你做这些事的时候,说过那些话?有那些动作?有什么表情?你可以把这些详细的描述出来,文章后具体充实了。
王宁:那我试一试
王宁写好后,我便及时引导他及时修改,结果这篇文章被当作范文,在班级阅读。此文以后还发在了校刊上。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此时,我也趁机因势利导,王宁第一次习作就可以做范文,而且能发校刊,看来作文不难吧!孩子們的眼神中充满了自信。
曾有教育家说过:"只要在学习上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兴趣。",由此可见,孩子对于写作中的点滴成功都会产生兴趣的。从而感到无比的快乐与自豪。教师在习作教学中要善于为学生的成功创造机会和条件,使学生不断取得成功,体会习作给自己带来的乐趣,把习作当作一种享受。作文教学要采取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遵循学生的心理以及身心发展的规律,逐步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善于运用恰当的方法,调动起学生习作的兴趣,这样就可以使孩子在习作的空间里搏击长空,展翅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