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新教材“学生实习”与研究性学习

2014-07-04李云智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4年5期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新教材

李云智

【摘要】以研究性学习指导高中生物新教材四个"学生实习"内容。探索一种研究性教学思路。改变教学方式,以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

【关键词】新教材 学生实习 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5-0079-02

随着新世纪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学科新的教材也逐步在全国实施。高中生物教材打破了十几年不变的旧教程。在学习内容、方法和实验模式等方面作了极大的调整。除单纯地增加实验实习内容外,我们透过实验实习内容的设置可体会到一种新兴的教学理念——研究性学习在整个教程中的隐现。

一、 生物"学生实习"与研究性学习

所谓"实习",是以研究者或至少是探究者的身份去研究某一科学问题。在课程中设置"学生实习"内容,既能联系课本知识和社会应用实践知识,又能将所学知识很好地转化为能力,掌握一种实践操作技能。"学生实习"内容更好地规范了生物学的内涵。

1、"学生实习"内容的落实和"研究性学习"密切相关

研究性学习是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識的一种学习方式。它着重在于改变过去的授课模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学生的一部分学习过程变成探索过程。即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所提的"做中学"。从现今的新教材编制的"学生实习"内容看,充分体现了尝试性、试验性、实验性。更能体现一种"研究者"的角色。

2、"学生实习"的开展应以研究性学习作为重要指导思想

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步骤:问题的发觉(暗示)——问题的确定(问题)——假设(设想)——推论(推理等)——实证——表达(实验结果)——交流。在生物的"学生实习"内容中能正确有序的开展应有一套科学的设计思路。研究性学习的步骤可为此作些借鉴。在学生实施方案前可进行此类思考,培养其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 生物新教材中四个"学生实习"内容的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

1、研究院性学习途径:选修课或课外教学活动。

2、地点:实验室和校园或农庄。

3、研究手段 :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乡土资源。

4、课题依托:依附学校课题研究,增进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性。增强研究结果的实际应用性。提高学生的实习动力。

5、实施方案:

[实习1]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的实验

依托课题:如何设计生物对照实验?(本校高二选修课研究课题之一)

I、教师指导:实验设计原理与方法

II、学生活动:问题——设想——推论——实证

III、问题的终结与延伸

交流蝌蚪发育情况记录表。分析确定成败因素。归纳论证实验设计原理和方法。要求学生作一份书面报告和一份课外作业(实验设计试题选摘)。

[实习2] 用当地某种生物做有性杂交试验

依托课题:调查生物多样性原因

I、教师指导:分析遗传物质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决定因素。

II、学生活动:校内生物园中。购得玉米种子颜色黄粒与白粒作研究对象。探索植物培养和杂交技术。

Ⅲ、问题的终结与延伸

分析论证杂交结果,确认生物多样性与基因之间的关系。要求上交玉米实物。

[实习3]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

依托课题:保护环境、保护"母亲河"行动(三月主题教育)

I、教师指导:种群密度调查方法及相关事项

II、学生活动:在校外田园上。分组对被调查样本进行统计。记录生物数量。对结果作分析交流,并形成研究性报告。

III、总题的终结和延伸

2002年,我校被评为全国绿色学校。需有丰富的内涵。此课题已作为一项专项课题申请立项。再有,地方政府确定的一项大型活动——保护母亲河活动,需有生物学理论分析支持。师生通过研究,形成可行性报告。作政府交流。

[实习4]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及观察其稳定性

依托课题:保护环境--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I、教师指导:设计方法

II、学生活动:自己采集生物材料。在实验室中培养观察、记录、分析。

III、问题的终结和延伸

以生态平衡知识为依托,分析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关系。落实生态知识。形成研究报告。延及讨论自然生态系统的建立和保护措施。在班内、校内作交流。

三、 在生物"学生实习"内容中落实研究性学习的条件保障

1、在思想上:校、师、生应共同重视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的是一套全新的教学思路。学校应根据具体课程内容及不同要求,给予充分的教育教学空间。课任教师是实施该项研究学习的关键。在授课计划中要有统筹安排。在具体落实中要有严密的实施方案。最好依托于校立项的各项课题研究。作研究内容的一项分课题。做到有的放矢。学生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主体。要从知识性、趣味性和能力创造性等方面认识研究性学习。将此作为获取知识的一种手段。重视对待。

2、在物质和时间上:学校应给予充分的支持和保证

在实验性质课程的开设中,我国多数学校往往由于条件所限,已经不重视或忽略实验教学。有时索性就将实验课时挪作它用。以单纯传授基本知识为重点,忽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其他应有的各种能力培养。原因是"学生实习"内容确有其操作的难处:需一定的物质和时间保障,其中涉及研究经费。但新教材既增了"学生实习"内容,必有其重要作用的。"实习"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符合新课程新目标。故而各校应因地制宜地充分开展。

3、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责任到人,以科学的严谨态度分析实习结果

通过实习,掌握一种科学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形成一套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思路。并延及课本其他知识。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研究性学习是一套全新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中将其体现在各科教学内容中。我们教育者应当充分挖掘、充分发挥。形成一套有鲜明教育特色的新教学手段。

参考资料:

[1]崔相录.研究中学习.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4 .

[2]邵宗杰.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9.

[3]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自然室.生物(试验修订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

猜你喜欢

研究性学习新教材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专辑出版
立足2016版新教材培养史料实证意识
研究性学习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如何通过研究性学习改变教师教学方式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