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减少人为失误操作为目的的海员履约培训
2014-07-04王岩
王岩
【摘要】本文认为,现阶段针对海员的履约培训效果有待提升,并提出了使海员的履约培训内容及标准更有针对性,必须将提高语言学习水平作为重点,要注重履约培训的规范化,要发挥远程培训的优势,以响应国家素质教育的号召对培训进行改进等提高海员培训水平的措施。
【关键词】减少失误海员履约培训
【中图分类号】G8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5-0038-01
1.概述
随着我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剧,国际贸易和航运事业越来越受到全社会各个阶层的关注。国家对此的投入逐年递增在国际航运市场上,明显呈现出劳务输出东移的趋势,这些都为国内海员人才打入国际市场提供了大量的机会。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国际市场对海员专业素养的要求较高,在海员工作中对其误操作率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应該通过一些有效的培训手段对我国海员进入国际市场做好知识和技能的积累。
2.现阶段针对海员的履约培训效果有待提升
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的航运水平正在飞速上升,拥有的海员数量已经迈进世界航运大国的第一梯队。但由于我国航运事业发展较晚,海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航运劳务外派数量上一直呈现出徘徊不前的态势, 没有质的飞跃。
对作为国际海员所要求的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管理能力、适应能力、语言能力及新信息、新技术应用方面涉及较少, 加上履约培训本身时间紧、任务重, 培训质量难以全过程受控, 所以船员的综合素质未必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具体表现在:船员应用外语能力较差, 不能很好地满足国际船舶由多国籍船员配置的最基本要求;国内海员普遍具有灵活性不足、应变反应速度较慢的特征。
3.提高海员培训水平的措施
3.1使海员的履约培训内容及标准更有针对性
以国际航运市场对海员的高要求为准绳、让我国的航运劳务输出量达到应有的水平,是现阶段和未来海员履约培训的目标。通过履约培训让海员在专业技能、文化水平、道德修养和身体素质等多个领域提高水平势在必行。通过对国际航运市场的考察和研究结合我国海员的业务现状, 笔者对履约培训后我国船员培训的定位提出以下几点设想。
3.2减少人为失误,搞高海员语言学习水平作为重点
通过各方面的数据信息可以得知,国际航运市场劳务输出东移已经成为主要趋势,纵观国际航运事业水平较高的大部分国家,其船舶上雇佣的船员有亚洲背景的人越来越多。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我国海员在工作中容易产生人为操作失误,这些被雇佣的亚洲船员里中国人并不占多数。
因此, 履约培训后我国培训机构的首要任务应确立在提高船员外语应用和交流能力上。由于外语学习包括听、说、读、写, 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对船员外语能力的提高我们不能寄希望于速成, 要有长期培训的思想准备, 有的船员可能还要经过培训--应用--再培训的反复培训的过程。同时还要改进外语培训教学方法, 变教师讲为学员讲, 让学员多练、多讲, 形成良好的语言学习情境。多媒体语言实验室拥有很多对提高外语水平极有效的设备,学员应该充分运用这些设备,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聘请外国教师对学员进行语言培训。
3.3注重履约培训的规范化
在以往针对海员的培训中,脱产培训形式与函授形式都很多见。培训所颁发的证书多属于继续教育级别,包含一定的学历授予形式。总体都归属在以岗位技能培训为关键点的成人培训形式中。但随着我国近些年航运事业的发展,对高素质海员的大量需求,履约培训的形式逐渐受到了推广和重视,对提高海员专业水平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缺乏经验,加之培训机构相关人员的操作失误,国内现行的培训模式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
3.4减少人为操作失误,扩大远程培训的优势
对于国际市场高素质海员的要求,国内传统培训流程已经呈现出不能适应的普遍态势。面对大量急需提高专业素质的海员,这些培训的规模和质量都已经不够资格。面对现状,只有减少培训时的人员操作失误,在培训方面研究创新,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减低航运工作中的任务失误操作发生的概率,才能让我国航运劳务市场跟上国际发展的水平。
在履约培训的措施改进中,大胆实施远程培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远程培训具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优点,通过网络技术还可以让船员与船员之间、船员与教师之间时时通信交流教学体会,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远程培训在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地点上都具有较高的灵活性,使船员可以随时利用业余时间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这些优点都是传统培训方式不具有的。
国内的远程海员培训还处于试水的阶段,国家有关部门和航运企业应该充分意识到这种培训模式的优越性。通过远程培训的实施、节约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果、对传统培训模式下的教学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引入发达国家的高水平培训内容和模式,以企业自身需要为基础,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根据船员的实际情况为船员制定优质的远程培训方案。
3.5响应国家素质教育的号召对培训进行改进
要在减少人员操作失误的前提下,改革考试指挥棒的作用。针对海员培训的一些专业证书、特殊技能证书严重地左右着海员培训的重点内容范围。不能贴合实际需要培训,为了证书而造就高分低能人才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我国海员在工作中失误操作率持续居高不下。这显然违背了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的初衷。
4.总结
培训的目标是在实际中提高海员的工作水平,因此在培训前和培训中不断考察海员的长项和弱项,根据这些情况改进和调整培训方式和内容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如此才能在海员专业性极强的岗位培训中针对海员管理技能、心理素质、责任感、对紧急事件的应变技能等多方面提高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履约能力,培养适应时代变化的高素质船员——上海海事大学校长黄有方教授在2012中国海员大会上的主旨演讲[J].集装箱化,2012,23(7):1-4.
[2]张月申.海事劳工公约履约现状分析及建议[J].天津航海,2011,(4):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