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2014-07-04朱子心

中外企业文化 2014年8期
关键词:就业率毕业生体系

朱子心

【文章摘要】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统计,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27万,是“史上最难就业季”。因此,从大学生就业质量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对于解决就业难问题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就业率;评价体系

1999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仅1999年当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就达到160万人,比1998年增加了52万人。到2008年,扩招政策实行的第十年,高考招生人数再创新高,计划录取599万人,考生1050万,录取比例57%。由此同时,教育部也首次公开承认1999年开始的扩招过于急躁并逐渐控制扩招比例。

与此相对应的是,大学生从以前的“知识分子”的代表,到后来的“铁饭碗”代名词,再到后来,却一步步陷入了就业难题无法自拔。据《2013典范企业人才招聘状况报告》显示,100家典范企业计划招聘2014届本科应届毕业生45577人,比2013年的招聘量减少7.3%。但是,毕业生人数却从未有所下降。今年,中国将有727万名大学毕业生。外加去年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可预计2014年的高校就业人数多达810万。

显然,如今的现状是与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初衷相违背的。1999年教育部把“一次就业率”作为评价部属院校就业状况的指标,这使得全国范围内的高校都非常看重大学生就業数量的增加。但是,“一次就业率”反映的只是在大学生毕业阶段这一个时间点的就业“量”,却不能从整体上评价大学生就业的“质”。所以,对于当下的高校来说,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不仅对于就业评价和学校教学的调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我们当下的就业市场的健全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有着较大的借鉴作用。

1 大学生就业环境和形势分析

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的几年内,高等学校的招生数量仍然会有所增加,只是会在局部重点高校和部分专业出现减缓和停止的趋势。从毕业生角度来看,扩招不仅扩大了高等学校学生的数量,更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毕业时的自身素养难以满足社会的要求,从而不符合就业岗位的需要。部分毕业生又怀着错误的“天之骄子”的观念,在择业时难以接受基层工作,从而处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从社会角度来看,虽然对于部分紧缺型专业来说,目前仍有较大的人力资源缺口,但是绝大多数专业的就业需求都相对较少,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远小于毕业生人数。

因此,从整体上看,虽然大学生的就业格局已经出现了变化,选择自主创业等就业方式的大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在一时之间仍难以好转,大学生总体的就业形势依然比较严峻。

2 当下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是高等学校就业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截止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高校都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仅仅是以简单的就业率统计作为考核的单一指标,这很显然已经不能符合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部分已经建立起的评价体系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2.1评价指标过于单一

目前国内现有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绝大多数都是以“就业率”为核心甚至单一的指标,即使是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进行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结果,也只是将毕业后落实去向进行了简单分类,而对于大学生的工作满意度、工作稳定性和工作的环境等更具体的因素却没有涉及。很明显,这种情况只能反映毕业生的就业数量,难以反映大学生的就业质量,这在不同区域、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所有高校范围内是不具备可比性的。

2.2缺少持续性关注和反馈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报告工作的通知》规定(下称《通知》),确定每年9月1日、12月30日为毕业生就业率和待就业率定期报告时间。这一时点性的统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高校在学生毕业时的就业工作,但是缺乏持续性地后续关注和调查,不能代表高校就业工作的整体状况,更不能反映人才培养的能力和办学质量。由此引发的高校盲目提高“就业率”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使人才市场经济功能不能有效发挥,给学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社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2.3就业实际状况在具体调查中难以划分

《通知》中同时将毕业生的去向分为就业、待就业和其他暂不就业三类。但是在现实中,有部分学生因为某种原因暂时挂靠在某单位,不前往就业却也被纳入到就业统计中;根据统计,2013年,699万毕业生中有近17%的人选择了升学或出国留学,根据规定这也被视同就业,其科学性是有待探讨的。

3 建立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3.1可行性

毫无疑问,任何一项体系的建立都必须具备可行性。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必须要考虑到本校的实际情况,是否具备实施的条件,是否能够便捷有效的落实,体系运行所需要的各项指标是否能够快速地搜集。

3.2比较性

评价体系在建立之初就应该考虑到其比较性。之所以需要建立评价体系,不仅是对本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一个检测,同时也是为了在全国相关高校范围内进行对比,从而推动长远发展。这里的可比性既包括本校各学科、专业之间的比较,也包括跨学校之间各学科、专业之间的比较。

3.3总体性

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必须站在总体的高度上,能够充分反映制定目标。整个体系必须兼顾考虑体系内的所有指标,并且要综合考察本校所有学科和专业,避免体系不适用于部分特殊学科的毕业生就业工作。

3.4引导性

体系的建立应该以为今后学校就业工作提供引导为总体目标,促使学校、学校内各学科有特色地提高工作水平,发挥毕业生就业的引导作用。

高等学校的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一个长远工作,需要学校从整体角度考虑所有影响因素,并结合学校特色逐步地建立。学校的就业工作要在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在整体上推动学校就业工作的多样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卫伟.以国家建设需要为导向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J].教育与职业,2011(5):32.

猜你喜欢

就业率毕业生体系
9岁的高中毕业生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最“叛逆”的毕业生
本科新闻专业在京就业率较低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数据
就业率公布有高也应有低
日本应届高中生就业率71.1%就业形势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