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访看农村社会当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2014-07-04卢倩
卢倩
【文章摘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部分,农村问题是影响我国稳定与发展的重大问题。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民的维权意识和公平意识不断增强,对自身利益的诉求越来越多,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开始凸显,给农村信访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鉴于此,本文从信访的角度,对当前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几点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信访;农村发展;问题
0 前言
信访是政府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工作,也是公民参与政治的重要渠道。作为一种具有中国国情的制度设计,信访工作在传达民意、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村经济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信访工作成为处理农村各种问题与矛盾的主要渠道,矛盾的凸显导致信访案件的大幅度上升,给基层信访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上访的规模也由原来的少数人行为演变为大规模、有组织的上访,由原来的同级上访演变为越级上访。由信访导致的各种暴力行为并不鲜见,部分群众出现堵路、闹事、殴打路过群众甚至冲击国家机关的行为,严重影响到基层政府组织的正常办公。农村稳则天下安,要化解和处理好信访工作,必须深入了解农村信访工作的源头,有针对性的采取应对措施。
1 当前农村信访的原因分析
1.1土地征用补偿引发的信访
第一,土地征用补偿价格偏低,地方政府在土地征用中获得巨大利益,农村集体组织获得补偿少,不能满足农民长远的生计问题,于是群众拒不执行征地补偿条款,频繁反映土地问题,由于诉求得不到主管部门的正常回应,于是开始上访。严重的出现阻止施工、堵路闹事等群体性事件。第二,政府在土地征用过程中程序不合理。部分地方政府急于招商引资,土地征用补偿协议未达成之前就急于征地,甚至在农作物成熟時也不管不顾,群众对此意见很大,开始大规模上访。第三,村集体土地征用补偿账目不透明、不公开,部分村集中大规模截留补偿款,对土地补偿账目不公开,村民对补偿标准、补偿费用分配方案等不清楚,或者对分配方案有异议,要求公开土地补偿款项数额和分配情况,得不到回应就开始上访。
1.2农民自身经济权益引发的上访
第一,近年来,在国家惠农政策的支持下,农村经济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我国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依然存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远远滞后于城市。尽管国家取消了农业税,规范了农村收费行为,但由于疾病、身体条件和个人能力等各种条件的制约,部分农民依然贫困或者负担过重。第二,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近年来,国家加大对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处理力度。但部分农民工劳动保护意识不强,不签劳动合同的情形十分普遍,在讨要工资无果的情形下,不得不采取上访行为。第三,农民对优抚救济的诉求。在农村发展的过程中,各种历史遗留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例如以往被辞退的民办教师、乡村医生、部队转业人员、国有企业下岗员工等,另外还有农村的鳏寡孤独等弱势群体,都在通过上访争取自己的权益。最后是民事纠纷。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行为日益丰富,由此产生的各种纠纷逐年增加,例如承包权纠纷、转让权纠纷等。再就是农村环境污染、宅基地问题、父母赡养问题等,农民认为自己反映的问题得不到公正的对待,就会上访。
1.3农村集体组织问题引发的上访
第一,部分农村干部素质不高,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粗枝大叶,没有深入了解问题就盲目下结论,结果问题得不到解决,反而导致问题激化;有的村干部法制意识不强,在处理村民纠纷或者村里事务时,完全凭个人好恶或者宗族规法来办事;有的村干部以权谋私、中饱私囊,在土地补偿款分配、计划生育、土地承包等方面,弄虚作假、处事不公。第二,基层选举不民主、不规范引发的干群矛盾,一些农村在换届选举中存在弄虚作假、贿选等恶性行为,有的农村甚至存在候选人勾结黑恶势力对村民进行威胁和殴打的行为,极大的干扰了正常的农村选举,村民不满就上访反映问题。第三,村集体财务不公开。目前,村级账面由镇代管后,农村财务行为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规范,但部分乡镇对村级财务缺乏有效监督,只存在形式上的签字和审批,造成部分农村财务长期得不到清理,集体财产流失严重。部分农村的村务公开走过场、搞形式,村集体财务收支、集体项目承包等重要经济行为遮遮掩掩,只公布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民主理财形同虚设,起不到监督作用。
2 完善农村信访工作的建议
2.1打造专业的信访工作队伍
农村信访工作非常复杂,责任重、风险大,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会激化矛盾,导致农村越级上访或者采取极端的信访手段。因此,我们要培养一支具备高素质、高能力的信访工作队伍。首先,完善农村信访干部的任用机制。在信访干部的录用上要明确岗位职责,提高入职条件,让一批真正懂得民情、在群众中有声望的同志充实到信访队伍中来,从而解决农村信访干部“老年化”和非专业化的问题。其次,加强对信访工作人员的培训,农村信访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信访工作人员不仅要懂得信访专业知识,还要熟悉国家土地政策、继承法、婚姻法、合同法等诸多法律规章制度,这样才能在处理信访工作时有理有据、有章有法,正确回答信访人员的问题,解除疑惑,成功的化解矛盾。最后,提高信访人员的待遇。信访工作人员工作非常辛苦,经常加班加点。由于不理解,工作中经常受到信访人员的呵斥甚至辱骂,严重打击了信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为此基层政府要加大对信访工作人员的关怀,在职位晋升、岗位津贴、工资待遇等方面予以倾斜,让信访工作人员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在工作中投入更大热情和活力。
2.2变阻止上访为服务上访
近年来,在国家信访排名考核的约束下,基层政府在面对群众集体上访,尤其是越级上访时,经常采用截访的方式来应对,虽然在短时间内可以降低信访量,但由于信访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信访人员会再次和多次上访,由此产生的截访人员殴打信访人员,甚至将信访人员关进精神病院的事件屡有发生,最终将小问题激化变成大矛盾,恶化了干群矛盾,产生了极坏的社会影响。为此我们要转换思路,变阻止上访为服务上访,基层政府可以在每个农村社区设立信访服务中心,由工作人员帮助信访人员办理信访,双方签订《信访工作代理委托书》,信访代理人员熟悉信访流程,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可以帮助信访人员争取到更大利益。避免了以往信访人员素质不高或者情绪激动,无法清晰、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要建立定期信访回访制度,信访工作人员对信访人进行回访,了解其反映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是否产生了新的问题等。信访人员对处理结果有异议再次上访的,信访部门要进行调查,如果发现信访代理人员存在工作责任性不强、敷衍了事等行为,要严肃追求相关人员的责任。
2.3细化信访问题的处理方法
对于各种上访类型,按照问题的不同性质和不同程度来采取相应的对策。将现有上访案件按照有理应解决、有部分理由但诉求过高和无理缠访三类进行管理,对第一类上访案应组织全力抓紧处理,对第二类说理疏导、适当解决,对第三类要坚决打击。越级上访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上访老户的问题,是信访积案的问题。一是完善领导包案机制,包案领导深入一线调查问题,现场交办。二是利用信访救助平台,切实解决困难信访人问题。设立“信访求助资金”,用于救助困难信访群众以及解决因案件无法执行到位,造成当事人生活困难,确需救助的救助资金。三是完善信访听证机制,构建疑难案件处置平台。聘请由各级、各部门专家和社会知名人士为信访听证员,对疑难信访案件实行信访听证,终结信访。
2.4加强农村干部群众的普法教育
农村信访问题的有效解决,与基层干部群众的法制意识密不可分。因此,必须把加强普法教育工作作为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环节,切实抓紧抓好。当前应重点抓好《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治安处罚条例》、《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提高农村基层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意识能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依法行使自己民主权利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在开展普法教育时要帮助指导群众打官司,消除群众不敢打官司、不愿走法律途径的顾虑,保障群众的诉讼权,让群众从“信访”变为“信法”。
总之,化解农村信访矛盾、维护农村稳定不仅是信访部门的分内之事,也是各级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不断推进农村民主建设、密切干群关系,化解农村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才能提高信访工作的成效。
【参考文献】
[1]程同顺.当代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2]方江山.非制度政治参与.以转型期中国农民为对象分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耿瑞珍,现阶段信访制度存在的合理性研究及改革构想.决策探索.2006 (9)
[4]蒋传光,张彧,张文友.中国农村民主与法制进程.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