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考务管理改革与高校教学改革的关系
2014-07-04谢其光
【文章摘要】
在高校中,考务管理工作历来是比较重要的。考务管理工作可以说是我们高校教学工作的指挥棒,考试的导向,将会对学生的学习方向和思维起到极大的指导作用。在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做好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境,做好考务管理工作。笔者主要是就考务工作改革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考务;管理;教学质量
0 引言
学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地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培养的新社会的“四有”新人,在学校教学活动中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结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教育部门会定期对学生进行考试,所以,考试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在考试之前,教育部门会根据教学的进度和要求,进行组织试题和考务工作的安排,经过对考试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学期的优劣评价,一些没有达到考试要求的学生就要进行再次学习;而学生总体的考试成绩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所以,考试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来讲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当代教学改革开展的如荼如火的今天,到底教学内容经过改革后适不适应时代的需求,还需要考试的检验,考试是增加学生学习动力的一大因素,我们现代社会提倡的是素质教育,学生在这一改革背景下,是不是能够达到这一目标,这就需要严格考试制度,严格考务管理。
1 考务管理改革与高校教学改革的关系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的考务管理工作一直是沿用我們初高中时期采用的唯分数论的观点。从表面上看,我们不难得出,用试卷采取是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仔细一想,只是采取考试,就能检测出学生的成绩吗?得出的成绩评定标准就能够完全用来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吗?这似乎要打上一个问号。一些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的专家早在上世纪末就已经指出,考务管理工作一定要实现改革,也就是说不能再沿用纯粹的考试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表现。这是否说明我们的考试制度是否存在问题呢?
答案是否定的。其实,考务管理工作改革与高校教学之间是有一定的联系的。而且二者有较为紧密的联系。考务管理工作一旦得到优化,就意味着我们今后工作的教学工作也要相应发生变化。根据素质教育的人才评价标准,不难得出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是多角度的,文化素质或许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光从试卷人仅仅能够反映出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程度如何,而对于能否在实践中加以应用,仍然是一个未知数。此外,有很多社会上的评价人才的标准并不是采用考试作为主要手段的。即使是考试,也不是书本知识的考试。例如,一个企业要想招聘一名优秀的推销员,那么按照公司的要求,谁在同等条件下,卖出去的产品最多,谁就是最合格的员工。所以,从这一方面来看,评价人才的标准,一定要以具体的职位,或者说是具体的要求来定。音乐家对于科学研究一窍不通的情况比比皆是。所以,要分领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得到科学的结论。而对于高校教学也是一样的。要不断地调整考务管理工作,并且结合学科的特点,更新科学内容。如学艺术的,就要以实践为考核标准;学工科的,就要考虑学生是否有创新精神,是还在研究上有所突破。所以,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得出考务管理改革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高校教学改革也是考务管理工作改革的真实反映。所以,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2 实现考务管理改革的路径
考务工作是一项繁琐的工作,它涉及很多的工作环节,其中组织出高水平的试卷,是这项工作的核心部分,目前,我国的各高校大部分都已经实现了教学的现代化,而在组织试卷中也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搜集考试资源,组建丰富的试题库,并对这些试题进行现代化的管理和运用,各学科的教师在对考试库中的试题进行科学的研究后,由教研组长牵头组织试卷,达到组织试卷的规范化,科学化。这样无论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检测还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考核都比较公平和科学,能够比较客观的反映出某学段的教学成果。而教师在组织试卷时,不仅要考虑试题的难易水平,试题的覆盖范围,试题的数量多少,还要为意外情况的发生,诸如漏题等现象的发生做好准备,所以,在出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从试题库中选择出一些难易结合,并形成一定比例的试题,决不能出现试题过难或太简单这样两极化的情况,以便使各个水平阶段的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学习水平,可以把试题分成单纯记忆,理解能力,应用和分析能力,提高综合能力等各种试题难易水平,以达到知识和能力的双重考核。在试卷的准备过程出,还要充分考虑各种意外因素的发生,为了一次考试的成功,教师们要组织三套甚至以上的试卷,这些试卷一定要在难度和考察的范围上是一致的。试卷组织是考务改革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教师和各级考务管理者要加大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2.1问卷评分要严肃、可信阅卷评分是对考试成绩作出公平评价的过程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经济的增长确实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骄傲,但是,随之而来的各种不良社会风气也传遍我国的每个角落,在学校这块“净土”也受到了感染,有的学生平时学习不用功,自然害怕考试,为了能够不被检测出来,有的学生就想通过其他的方法来改变成绩,想法设法的通过各种途径来找判卷老师,严重影响了判卷老师的工作,所以,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要改变传统的一个人阅卷的方法,实行流水封闭阅卷,一份试卷保障两个人以上参与判卷,而没有条件流水阅卷的学校就要对所判的题目进行随机的抽查,这样严密组织的阅卷方式既能保障阅卷的准确性,又能避免不公平现象的发生。
对学生的优劣评定也要采取多方面的考核,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来评定,学生的综合表现的成绩占期末评价成绩的30%,平时测验的成绩要占期末总评的20%,这样就减少了只凭期末一次成绩定优劣的弊端,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下功夫才能在期末获得好评。
2.2考试方式要灵活多样
对学生的考试要改变单一的闭卷考试,而要采取多种考试的办法,例如对一些不很重要的学科采取开卷考试的方法,或者也可以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写作论文,设计课程等方式。而对于本科院校的公共和专业基础课,就需要采取较为严格的考试方式,实行闭卷考试,这样才能较好的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情况。一些选修课程的考试可以按照学科的不同点进行个性化的处理,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出发,倡导学生进行创新。不管是学校教师采取哪种方式进行考试都要经过各级部门的研究讨论,最后提请院(系)领导的批准,多样化的考试方式的运用不仅使考试的自主权下放到教师上,而且可以使学校的教学效果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2.3考后成绩试卷要进行科学分析
考试的目的并单单是为了检测学生和教师的教学情况,更主要的是在考试过后对试卷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出问题,进行总结,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总结经验,教师可以根据考试结果发现那些内容需要精讲,哪些内容可以省略;学校可以根据考试的结果分析发现教师的教学水平的高低,以便来年安排工作;学校的教务部门可以采取《试卷考试分析表》的形式对考试的结果做出定性和定量的统计,如统计的内容应该有三大项:试题质量、学习质量、教学质量。对统计的结果要详尽的分析,包括各个分数段的人数要计算出比例,以及考试的平均成绩,发现一些细节的问题并提出改善的意见,找出应对的措施。
2.4树立正确的考试观
树立正确的考试观不仅对教师具有积极的影响,学生从考试中也会受益匪浅。首先,教师应该明确,考试是为了实现更好的教学的一个途径。教师要知道可以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那一部分掌握的较好,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可以少花费时间和精力;而对于那些学生掌握的不好的知识,一定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大投入,找到原因,积极探究改善的办法。教师在对考试结果的分析中,会总结经验和不足,对一些比较成功的教学方法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发扬和继承,而对一些效果不算好的教学方法要加以改进;通过考试,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质量加以自我评价,找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可以使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取他人之长来补己之短,对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其次,考试也是教育学生的一个途径。学生通过考试可以促使对所学的知识做整体的把握,为了取得好的考试成绩就会更加勤奋的学习,而考试中讲究诚信,学生通过考试不仅会使自己的所学不断丰富,而且也会在考试中形成较为正直、诚信的人格。再次,考试也是训练学生能力的一个过程。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使学生的潜力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掘,尤其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下,我们的考试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一个过程。
3 结束语
在本文中,笔者主要是想通过揭示考务工作与高校教育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如何真正使高校的考试与高等教育结合起来,改变以往高校以考试论英雄,或者再次走入应试教育的误区。其实,从本质上来看,采取考试来检测人才,确实是一种看起来相对公平的手段,但是,还是有很多不能力是无法通过考试来检测的,比如说艺术类学生,要评比一下谁的舞台表演能力好,谁唱的歌观众喜欢听,还有军事武器的开发能力谁最强,这一切的问题都并不是通过参加一场考试来解决的。所以,我们要对考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它只是检测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学习能力的一个表现形式,为了更加全面地考察每个人的能力,我们就要采取多样化的测评手段,也就是要使考试内容尽可能多元化,真正能起到检测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成果的作用,这一点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我们今后,不仅要在教学上有突破,在考核上也要有新的突破,这样才能促进考试与教学的衔接,从而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使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并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伍栖,赵初元.独立学院考务管理现代化建设与探索[J].科技咨询导报.2007(13)
[2]韓秀.加强考务管理提高教学质量[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02)
[3]汤明,李宇.规范考务管理体系,促进高校考风建设[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6(01)
【作者简介】
谢其光,男,1979年8月出生,福建省福州市,职称是实习研究员,学历本科(硕士在读),单位是福州大学阳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