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实验研究性学习的案例与实践

2014-07-03吴蓉香

化学教与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化学实践

吴蓉香

摘要: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主动、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文章以具体课题为例,探究如何利用化学实验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关键词:化学;研究性学习;实践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6-0069-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6.025

教育家施瓦布提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更好呢?”教学应着眼教会学生如何去获得知识,如何去更新知识,如何在获取和更新知识的过程中,开发自己的各种潜能,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研究性学习的提出,正是顺应了时代对学校教育改革的要求。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或生活经验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通过主动地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本文以《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探究》课题为例,探究在高一年级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一、问题的提出

按照教材中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过程:用洁净烧杯取2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然后向烧杯中逐滴加入1-2mL饱和FeCl3溶液,边加边振荡,并继续煮沸直到溶液变成红褐色,即得氢氧化铁胶体。在活动过程中,按照此操作要求,结果有的同学没能制出胶体,而是凝聚为沉淀。而在制备200mL以上氢氧化铁胶体时成功率更低。那么,在制备不同量的氢氧化铁胶体过程中,怎样才能使胶体不凝聚为沉淀,提高实验成功率?部分学生对这个问题产生好奇,于是,以《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探究》为课题,开展了研究性学习。3. 撰写结题报告

同学们分别在图书馆自学科研论文的写作方法,并结合自己的实验过程和体会,写出了一篇小论文。

4. 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指导教师进行点评:首先,同学们能在实验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积极研究问题,说明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与态度极佳;其次,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实验方案、多次进行实验探究、总结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同学们具有很强的实验观察能力、设计能力、探究能力、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以答辨会的形式,评委们对课题小组的每个成员给予了肯定和评价。

三、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初步收获

1. 理解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意义

研究性学习带来的不仅是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它还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人格,有利于我们民族科学素养的提高,能够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2. 认识研究性学习与现有学科教学的关系

研究性学习以课程所学知识为依托,还包括学科知识的拓展,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学习空间和更灵活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科课程中有关“能力、方法、情感、态度”等教学目标的落实。同时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向学科内渗透,将促进学科教学的多元化发展,它是学科教学的补充和完善。

3. 对老师的教学观念提出了挑战

研究性学习是对传统教育的突破,在教学方式上由传统的教授型变为师生共同讨论的研究型,这有利于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也有利于老师教学思维的完善。此时,教师必须改变教学观念,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从大的长远的教育观培养和指导学生,强调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强调规范与个性的统一,鼓励学生“想入非非”,鼓励学生“批判”,鼓励学生互动,鼓励学生“发难”,鼓励学生超过老师,为学生的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4. 对老师的素质、地位提出了挑战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教师也必须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智慧。在研究性过程中,知识常常是跨学科的,这要求老师更多地关注实际,学习前沿知识,学习多学科知识。通过这一过程的体验,学生懂得了收集、处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同时感受到学习能指导生活,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表达能力,培养了落落大方的气质。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的通知. 教育部文件教基〔2001〕6号

[2] 宋心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建议之一[J].化学教学,2012,(4):3

[3] 宋心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建议之二[J].化学教学,2012,(5):3

[4] 印永嘉等编.物理化学简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endprint

摘要: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主动、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文章以具体课题为例,探究如何利用化学实验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关键词:化学;研究性学习;实践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6-0069-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6.025

教育家施瓦布提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更好呢?”教学应着眼教会学生如何去获得知识,如何去更新知识,如何在获取和更新知识的过程中,开发自己的各种潜能,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研究性学习的提出,正是顺应了时代对学校教育改革的要求。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或生活经验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通过主动地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本文以《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探究》课题为例,探究在高一年级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一、问题的提出

按照教材中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过程:用洁净烧杯取2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然后向烧杯中逐滴加入1-2mL饱和FeCl3溶液,边加边振荡,并继续煮沸直到溶液变成红褐色,即得氢氧化铁胶体。在活动过程中,按照此操作要求,结果有的同学没能制出胶体,而是凝聚为沉淀。而在制备200mL以上氢氧化铁胶体时成功率更低。那么,在制备不同量的氢氧化铁胶体过程中,怎样才能使胶体不凝聚为沉淀,提高实验成功率?部分学生对这个问题产生好奇,于是,以《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探究》为课题,开展了研究性学习。3. 撰写结题报告

同学们分别在图书馆自学科研论文的写作方法,并结合自己的实验过程和体会,写出了一篇小论文。

4. 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指导教师进行点评:首先,同学们能在实验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积极研究问题,说明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与态度极佳;其次,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实验方案、多次进行实验探究、总结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同学们具有很强的实验观察能力、设计能力、探究能力、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以答辨会的形式,评委们对课题小组的每个成员给予了肯定和评价。

三、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初步收获

1. 理解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意义

研究性学习带来的不仅是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它还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人格,有利于我们民族科学素养的提高,能够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2. 认识研究性学习与现有学科教学的关系

研究性学习以课程所学知识为依托,还包括学科知识的拓展,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学习空间和更灵活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科课程中有关“能力、方法、情感、态度”等教学目标的落实。同时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向学科内渗透,将促进学科教学的多元化发展,它是学科教学的补充和完善。

3. 对老师的教学观念提出了挑战

研究性学习是对传统教育的突破,在教学方式上由传统的教授型变为师生共同讨论的研究型,这有利于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也有利于老师教学思维的完善。此时,教师必须改变教学观念,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从大的长远的教育观培养和指导学生,强调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强调规范与个性的统一,鼓励学生“想入非非”,鼓励学生“批判”,鼓励学生互动,鼓励学生“发难”,鼓励学生超过老师,为学生的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4. 对老师的素质、地位提出了挑战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教师也必须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智慧。在研究性过程中,知识常常是跨学科的,这要求老师更多地关注实际,学习前沿知识,学习多学科知识。通过这一过程的体验,学生懂得了收集、处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同时感受到学习能指导生活,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表达能力,培养了落落大方的气质。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的通知. 教育部文件教基〔2001〕6号

[2] 宋心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建议之一[J].化学教学,2012,(4):3

[3] 宋心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建议之二[J].化学教学,2012,(5):3

[4] 印永嘉等编.物理化学简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endprint

摘要: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主动、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文章以具体课题为例,探究如何利用化学实验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关键词:化学;研究性学习;实践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6-0069-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6.025

教育家施瓦布提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更好呢?”教学应着眼教会学生如何去获得知识,如何去更新知识,如何在获取和更新知识的过程中,开发自己的各种潜能,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研究性学习的提出,正是顺应了时代对学校教育改革的要求。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或生活经验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通过主动地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本文以《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探究》课题为例,探究在高一年级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一、问题的提出

按照教材中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过程:用洁净烧杯取2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然后向烧杯中逐滴加入1-2mL饱和FeCl3溶液,边加边振荡,并继续煮沸直到溶液变成红褐色,即得氢氧化铁胶体。在活动过程中,按照此操作要求,结果有的同学没能制出胶体,而是凝聚为沉淀。而在制备200mL以上氢氧化铁胶体时成功率更低。那么,在制备不同量的氢氧化铁胶体过程中,怎样才能使胶体不凝聚为沉淀,提高实验成功率?部分学生对这个问题产生好奇,于是,以《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探究》为课题,开展了研究性学习。3. 撰写结题报告

同学们分别在图书馆自学科研论文的写作方法,并结合自己的实验过程和体会,写出了一篇小论文。

4. 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指导教师进行点评:首先,同学们能在实验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积极研究问题,说明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与态度极佳;其次,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实验方案、多次进行实验探究、总结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同学们具有很强的实验观察能力、设计能力、探究能力、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以答辨会的形式,评委们对课题小组的每个成员给予了肯定和评价。

三、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初步收获

1. 理解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意义

研究性学习带来的不仅是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它还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人格,有利于我们民族科学素养的提高,能够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2. 认识研究性学习与现有学科教学的关系

研究性学习以课程所学知识为依托,还包括学科知识的拓展,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学习空间和更灵活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科课程中有关“能力、方法、情感、态度”等教学目标的落实。同时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向学科内渗透,将促进学科教学的多元化发展,它是学科教学的补充和完善。

3. 对老师的教学观念提出了挑战

研究性学习是对传统教育的突破,在教学方式上由传统的教授型变为师生共同讨论的研究型,这有利于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也有利于老师教学思维的完善。此时,教师必须改变教学观念,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从大的长远的教育观培养和指导学生,强调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强调规范与个性的统一,鼓励学生“想入非非”,鼓励学生“批判”,鼓励学生互动,鼓励学生“发难”,鼓励学生超过老师,为学生的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4. 对老师的素质、地位提出了挑战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教师也必须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智慧。在研究性过程中,知识常常是跨学科的,这要求老师更多地关注实际,学习前沿知识,学习多学科知识。通过这一过程的体验,学生懂得了收集、处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同时感受到学习能指导生活,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表达能力,培养了落落大方的气质。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的通知. 教育部文件教基〔2001〕6号

[2] 宋心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建议之一[J].化学教学,2012,(4):3

[3] 宋心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建议之二[J].化学教学,2012,(5):3

[4] 印永嘉等编.物理化学简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endprint

猜你喜欢

研究性学习化学实践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讨
奇妙的化学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