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中医院校医学免疫学课堂教学效果

2014-07-03冯龙梅雪江华冯黎张小莉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医学免疫学教学效果教学模式

冯龙++梅雪++江华++冯黎++张小莉

摘 要:医学免疫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由于该课程内容抽象、难懂,医学免疫学已成为中医院校教学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之一。笔者结合学生特点,分析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提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宗旨;采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模式,将临床病例分析融入理论教学,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显著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医学免疫学 教学模式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059-02

医学免疫学既是一门重要的医学专业基础课程,又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1]。其内容覆盖面广,进展迅速,知识点多、理论抽象、内容繁杂,因此成为医学院校,尤其是中医院校教学难度较大的课程。如何将这门枯燥难懂的理论课变得轻松易学,成为我们需要不断思索的重要问题。笔者针对中医院校医学免疫学教学工作浅谈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1 分析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

1.1 课程设置学时有限

对于中医院校的课程设置,重心还是放在中医相关学科。医学免疫学这门课,多数专业设定为考查课,有的甚至是选修课。由于理论课学时不足,实验课内容也进行了较大的缩减,然而实验课是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转化,这样不利于理论与实际的充分结合,使学生不能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1.2 学习兴趣不足

医学免疫学知识点多、机理抽象、内容繁杂,课程本身有一定难度。再加之我们所授课的对象是文理科兼有的学生,因此,学生在逻辑思维理解能力参差不齐。这样也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提高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2.1 引导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教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发展学生广泛的兴趣,主要是兴趣引起对事物正确全面的认识,并为进一步学习提供动机[1]。兴趣是人们认识和获得知识的内在力量,是形成新观念、吸收新知识的基本条件。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的课程有兴趣,才会主动的学习和钻研它。因此,如何将繁琐、枯燥、抽象的医学免疫学知识生动地传递给学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2]。借鉴以往的教学经验,我们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列举一些生动有趣生活实例,使晦涩难懂的定义,抽象的理论知识更加通俗化,具体化,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这样在讲授理论课知识时才能够与学生感兴趣的兴奋点完美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最大可能的激发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2 理论知识密切结合临床

医学免疫学知识点多,抽象,枯燥。如果只是照本宣科的教授,学生听起来会感觉像流水账,枯燥乏味。因此,我们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适当引入临床病例分析。如关于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其发生机制即使讲解地再彻底,学生可能还是想象不出I型超敏反应是如何发生的。这时引入具体病例分析,举例Ⅰ型超敏反应常见的疾病:花粉症。告诉学生“花粉”在这里扮演的角色其实就是“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IgE,参与的免疫应答的效应细胞为肥大细胞。这样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抗原、抗体,免疫应答的概念。再联系患者具体的临床表现:为什么会有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呼吸困难等等症状?这时结合Ⅰ型超敏反应发生的机制—— 效应细胞肥大细胞活化所释放的生物活性介质:组织胺,白细胞三烯,前列腺素D2,等等,均能导致平滑肌收缩(呼吸困难)、毛细血管扩张(粘膜水肿,鼻塞)、腺体分泌增加(流鼻涕,流眼泪),所以才会有上述症状发生。这样能够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学生听完后豁然明朗。

2.3 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学语言生动具体

如今多媒体教学方法已经广泛渗入到教育教学等各个领域。具有图文并茂、信息量大和交互性好等优点,被广大教师和学生接受。在医学免疫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运用多媒体方法,将抽象的免疫反应机制通过直观的Flash动画或图片演示给学生,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这样即能够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4 合理的实验教学,理论与实际完美结合

医学免疫学是以科学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其中实验教学已经成为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自我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3]。通过实验,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一方面是使理论知识进一步升华,让学生到实验中寻找答案,这样理解的更加透彻。另外,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培养学生自己查阅资料的能力,并且让学生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过程和原则,这为学生今后的临床操作和科学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例如,学生能够从免疫血清与绵羊红细胞的凝集现象中直接得出结论—— 免疫血清中存在抗羊红细胞抗体。这时可以继续提出问题—— 除抗羊红细胞与羊红细胞结合可出现红细胞凝集以外,是否还存在能够与羊红细胞发生凝集现象的物质?如何证明实验中出现的红细胞凝集现象是抗羊红细胞与羊红细胞结合所致呢?这样学生再通过自己查阅相关资料会发现,除了抗羊红细胞抗体外,一些植物血凝集素和一些具有血凝素的病毒都可能引起羊红细胞的凝集现象。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结论不够严谨,进而从免疫学理论和具体实验结果中分析得出应有结论。这种实验教学方式鼓励学生“钻进去”思考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思考获得新知,同时也体验到一种探索知识的愉快。

2.5 加强教学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师生交流较少是高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往的教学方式都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边听边记录。这样学生不能真正的参与进来,并且长时间的听讲容易让学生产生倦怠感,注意力不集中。不仅使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距离,而且教学效果也不理想。教学的过程是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情感交流和认知过程的统一体。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并且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良好积极的师生情感,能够让学生在心理、精神上得到满足,从而乐于接受教育,把教师的要求内化为自身需要,并不懈努力。教师要与学生多交流多互动,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对课程内容、进度进行适当调整。并且课下,教师应积极利用互联网络平台,为学生解惑答疑,增进师生感情。

参考文献

[1] 卢小玲,曾小云,赵永祥.医学免疫学理论教学中几个新问题的剖析及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7):78-79.

[2] 窦骏.医学免疫学课程特点及学习要点[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2,28(8):755-756.

[3] 郭勤,沈守荣,彭伟莲.改良P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实习的应用初探[J].实用预防医学,2008,15(3):935-936.endprint

猜你喜欢

医学免疫学教学效果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PBL模式的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经验
以学生为本的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试卷质量分析在《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