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军装是该脱下了
2014-07-03
既然谈到缩减非战斗机构和人员,首当其冲的是颇具争议的军队文工团。对于“文工团”这个字眼,老百姓很有看法。部分人认为国家养着军队不是看他们唱歌跳舞的,文工团的文艺性和军队的血性无法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大刀阔斧地裁撤部分败坏军队作风和声誉的文艺机构,不仅老百姓会拍手称快,在全世界也都有惯例可循。
在目前的舆论环境中,很多民众对文工团持负面甚至厌恶态度,这与近来军队文工团一系列社会热点事件紧密相关。部分文工团成员时常以军人身份出席公共活动,尤其是商业活动。有些文工团干部对自己或者家属的行为不够约束形成社会事件,甚至有部分文工团成员涉及官员贪腐案件等。韩红驾车违章事件,李双江之子李某某涉刑等,这类普通治安或刑事案件,因为涉及文工团和人民军队,就顿时成为了受公众广泛关注的热点事件。
近来,军队文工团特招部分有社会影响力的艺人或选秀节目明星入伍的现象,也引发了热议和不满。部分完全没有从军经历的社会演员通过特招成为享受国家待遇的军队人员。要知道,普通士兵要升入正团职领导岗位,可以说极其困难甚至罕见,但对这些文工团干部来说,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这让许多军队内战士和基层军官感到不满,唱歌将军、小品将军等等称号也不胫而走。曾有一位总政退役上校,转业后当起了驾校教练。在闲聊时他曾谈到,这些特招进去的文工团干部尤其让人气愤:“我一辈子辛苦才当上上校,有些人唱歌就变成了营团级别。”
在我军内部,尤其是中下层军官和普通战士,对文工团已经颇为反感。在这个群体中谈及军队文工团,不是给军队带来了多少战斗力,而是出了多少个唱歌的大校将军。相对于野战部队稀缺的提升机会,这种靠唱歌就能当上大校少将的离奇制度,已经挫伤了中下层军官和普通军人的积极性,文工团在现代化军队里的作用到底是增强还是削弱战斗力,有待商榷。
除了文工团外,军内运动员也是非战斗机构的重要部分。
解放军体工部队和文工团的文职军人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在于,体工部队的运动员大多是拥有正式军衔的现役军人。但不管是文职军人还是现役军人,他们都是由国防经费拨款。
以我国著名羽毛球运动员林丹为例,林丹目前为八一体工大队副大队长,中校军衔。乒乓球国家队世界冠军王皓为八一队队员。这些为国争光的运动员是否一定要保留在军队体制内呢?以奥运会为例,以军人身份参加奥运会,本身就处在一个较为尴尬的地位。以林丹为例,夺冠之后的他在冠军领奖台上行军礼,这让摒除一切战争要素的奥运会有一些尴尬。(摘自《信息日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