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官二代”现象的表现和危害

2014-07-03朱惠娟

2014年7期

朱惠娟

摘 要:官二代是继富二代和贫二代之后派生出的新网络用语,每次官二代非正常程序的选拔曝光,或火箭般速度升职的聚焦都会引起民众的质疑和愤怒,官二代作为特定时代的产物表现的弊端已经不容忽视,作为权利腐败的派生品必须对其根源追究。

关键词:官二代;公选不公;官本位意识

官二代是一个网络新词,并非说官员的子孙和后代就是“官二代”。“官二代”这一特定身份形成于当前特定的时代环境,它的立足点是“官”,强调的是属性为公的公共权力被官员后代肆意滥用。若是“官”成了“官二代”的充分条件,公权等同于私权并代代传承和世袭,这种病态的、非良性的官场体制和官场形态已然触及了社会公平公正制度中最基本的底线。

一、“官二代”现象事例

关于“官二代”的新闻往往能轻易震动到社会的敏感神经,引起大众广泛的热议。主要事例表现为官员子女非正常程序获得权利、表现不良行为两个方面,第一是较常人轻易获得体制内工作权利,如河南固始县“官二代”扎堆做官,山东新泰市“80后集体登上政坛”,湖南冷水江市未毕业大学生已是公务员编制等。第二是表现出漠视法律、道德、社会规范等不良行为,如恶意伤人的“女衙内”事件, “我爸是李刚”案,官二代求爱不成泼打火机油案,以及一系列网络上的坑爹炫富事例。 “官二代”问题并不是今天才刚产生,已经形成了很长时间,但一直都是碍于官威走走过场最终不了了之。事实上,“富二代”和“官二代”并不是完全都不好,“贫二代”也未必全部都好。但是,因权力集中滋生的不公平不平等,以及日益恶化对立的官民冲突,必定让“官二代”成为众矢之的,再次煽动了社会上日益见涨的仇官恨官情绪。白岩松曾说过:“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这句话成了浙江某中学的“高考励志标语”,同理,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官二代吗?这句话还反应了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平等不公正。不时看见“官二代”微博炫富炫权,在当今市场就业不景气毕业等于失业的大环境中,官二代网络高调“晒”父母权利,炫耀借助父母官场人际关系轻易获得的“金饭碗”,这实际是官本位的权力观、利益观作祟;在物价上涨生活成本剧增而工薪族待遇低下的当前社会,普通民众为生活劳苦奔波却依然难以承受高额生活成本,生活安逸的官二代们却不停歇的“晒”家庭财产,炫富名车、名表、名包等奢侈品,这实际是向公众公示其父母的非工资性收入。与普通大众相比,官员的后代有着民众难以企及的竞争优势和社会资源,当公共资源成为有权者的私人资源和私人权利,由此造成的重大社会危机是显而易见的。

二、“官二代”现象的主要表现

尽管“官二代”现象各异,但通过分析发生的多起“官二代”事例,可以归纳“官二代”现象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第一,以“程序公正”的名义选拔“官二代”。2009年8月,有网友论坛上发帖称:河南省某县08年公选的12名乡镇长大多是当地官员的家属和亲戚,网友在未公布具体名单前就已经猜出选举的结果。经县组织部确认该网友反映的“继承”情况属实,12名乡镇长确实都是官员的后代,但官方也强调公选的人员均符合选择程序的规范条件,这种现象纯粹是一种巧合,并反问:官员的后代难道没权利参加公选吗?官方的这一说法冠冕堂皇,看似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公选,而在媒体深究后发现其背后的猫腻就是为人设岗实行萝卜招聘。可见如此集中地选拔“官二代”恰恰是程序本身出现了问题,名为公选,实则在“官二代”中选官,此举最终导致民意缺位,公选不公。

第二,以“公开招聘”的名义在单位内部招聘“官二代”。有的地区或部门打着公开招聘的幌子,实际上招聘范围仅局限于本地区或本部门。2009年南京某区劳动就业管理中心公开招聘事业编制人员,据知情人透露录用的四人其中就有三人是“官二代”。经该区人保局工作人员确认,最终被录用的四名考生中的前三名为领导干部子女。相关负责人解释称,本次招聘为劳动局系统内部的定向招聘,符合报考条件的对象有:在职的合同制工作人员和系统内部职工的家属。但系统内一般工作人员的子女怎么就无缘录用呢?

第三,公开特招“官二代”。有的地区或部门甚至公然特招“官家子弟”。如2010年6月,江西某县招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其中一个硬性条件就是限招正科级干部子女、家属。福建省某岗位招聘条件为“获得国外学士学位,国际会计专业,大学英语四级,屏南户籍,女,年龄25周岁以下。”曝光后发现该职位竟然是为某副市长女儿“量身定做”。可见“权力自肥”、“权力世袭”、“利益垄断”导致本该属于公众的资源和机会轻而易举的落入权力之手。

第四,给“官二代”开绿灯一路畅通无阻。经常可见在公务员考试和事业单位考试中对官二代”赋予政策方面的照顾。如2010年5月,三亚某事业单位招聘中,某考生以行测99分高调入围,后查实包括该考生在内共有六名都是领导的子女,都不符合报考资格,并且都没有取得合格的毕业证书,但由于他们都是是内部领导的子女,特别批示放宽报名条件;此外,在干部选任中通常優先“官二代”。例如在福建某县干部公开选拔中,一名还在公务员试用期的考生,不但参加公选,而且顺利通过笔试和面试的考察,成为副科级干部,这名考生被爆料是该县宣传部长之子。如此的优待和偏爱,草根家庭的普通大众又能有什么机会进入体制内工作呢?

三、“官二代”现象的主要危害

“官二代”借助父辈官场的人脉资源和权利资源,光明正大的进入官场继承官职或者干部选拔迅速提升,这种歪曲的畸形的官场现象折射出国家权利个人化,折射出公平公正天平的倾斜,它对公众的价值取向、党的建设及社会文化建设等产生巨大的破坏力。

第一、在价值层面上,“官二代”现象是对官本位思想的强化,对民本位思想的背离。 这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官本位意识仍然在影响着大部分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为,当官即有权, 权利至上和权利依附意识盛行,掌握权力的官员不光能轻易安排子女进入职位稀缺的公务员体制系统或事业单位捧“铁饭碗”,而且还能帮助他们进行非正常程序的优先提拔或重用。这种只重视个人利益忽视民生利益的官本位思想彻底颠覆了官与民的本位关系,它与中国共产党的无产阶级性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宗旨相背离,很容易在党内形成既得利益集团,变人民公仆为利益公仆,并且严重危及国家利党利民的的执政地位。 第二,就党的建设而言,“官二代”现象严重伤害了执政党的公信力和民众的认可信任。 “官二代”现象严重削弱了政府在公平公正选人用人方面的公信力,是一种歪曲的偏离宗旨的选拔趋向:由官举官,藐视民意;从官员家属中选官,任人唯亲; 程序不公平正,过程不透明。种种做法势必使普通大众对政府部门选拔任用的对象及工作能力产生公平公正的质疑,缺乏对公选官员的心理认同感与满意度,这种民众对党信赖度与认同度的缺失,最终造成党的公信力的丧失。 透过“官二代”现象看本质,它的根源就是权力腐败。公职人员利用手中的公共权力和资源牟取个人利益, 打着“公开招聘”或“正常选拔程序”的幌子,为自己的家属提供特权和优先,这种任其肆意发展的行为不但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树立,损害了执政党的公众正面形象,而且肆意漠视、剥削、践踏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第三,从社会建设层面而言,“官二代”现象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伤害社会的和谐, 造就了民众仇官恨官骂官的复杂心理情绪,官员与民众之间有了难以跨越的不利沟壑。 从大多数的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绝大多数“官二代”的出现都是“公开招录”或“公开选拔”的派生品,他们凭借父辈的权势剥夺了他人平等竞争的机会,这种官员子女当选不是代表当地民众的意愿,而且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和选举权都得不到满足,因此对于“暗箱操作”的公开选拔,群众自然是“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