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系统项目的质量管理与提升
2014-07-02李萍
摘要:文章讨论了对信息系统项目质量管理过程的理解,包括质量计划、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论述了通过需求确认、制定计划、质量数据采集,加强配置管理和变更控制,运用多种工具和技术,实施贯穿项目全过程的软件质量评审和过程分析等方法及策略,实现对项目过程质量和软件质量的有效管理和提升。
关键词:信息系统;项目质量;管理提升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15-0169-02
质量管理是项目管理的灵魂,是衡量项目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在信息系统的项目管理中,质量是系统的生命线。软件产品是一个特殊的逻辑产品,不同于普通的硬件,它常被称为“无形”产品,软件的“制造”过程基本等同于“设计”过程,质量的不确定因素很多,不能生搬硬套硬件产品的质量管理方法来管理软件质量。由于系统集成项目的唯一性,不同的项目要达到的目标不一样,所以软件项目的质量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主要难点之一。因此,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除了需要对其余项目管理领域克制恪守的管理外,特别要求对质量管理从质量计划、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三个方面进行全过程的管理。
1 质量计划
质量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制定一个构思良好的质量计划。好的计划是成功实施项目的基础,有些人认为做质量计划花费太多时间,不如把它们用于执行工作,项目将会更快完成。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通过省略计划制定的时间,虽然暂时会节省一定的时间,但是长期下去就会因缺乏管理计划而失去质量控制,以致无法完成项目。因此,在项目管理中,一定要重视项目质量计划的制定。
在收集需求的过程中可能客户有时候对需求描述不是很清楚,对自己的需求只有一个模糊概念,我们可以采用原型法将收集到的需求,做成模型供客户参考确认,充分挖掘用户需求,并对其进行引导、细化,将其模糊的概念形象化,粗糙的需求具体化。然后请项目的主要干系人召开评审会,对系统功能进行评价,从用户的角度去发现和改进系统的功能,为质量计划的制定奠定良好的基础。
确定了用户的需求,就可以制定质量计划了。制定过程中,我们可以由上而下,逐步精细的结构化与原型法相结合的方法,先查找公司的组织过程资产,找出质量管理计划的模板,再结合以往项目的经验,制定出一份初步的计划,然后召集团队成员讨论,对计划进行修改和完善,在全体项目成员的参与下,完成详细的、科学的质量管理计划,用于指导项目实施过程后中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
制定质量计划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成本/效益分析、基准分析、实验设计、质量成本等多种工具和技术,必须权衡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关系,通过与其他类似项目的实际做法进行比较来完善与提高目前项目的质量管理,以达到预期的质量。要让团队成员尽早参与计划制定,可使他们对项目规划工作贡献专业技能,又可增强他们对项目的责任感和成就感。
2 质量保证
质量保证用于有计划、系统的质量活动,确保项目中的所有必须过程满足项目干系人的期望。质量保证应该贯穿整个的项目生命周期,一般由质量保证部门或者类似的相关部门完成。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保证项目的质量:
(1)建立质量数据采集制度。没有相应的项目质量数据,就无从谈及项目的质量保证和控制,我们可以借鉴类似成功项目的管理文档,学习其质量管理的经验数据,采用标杆对照的做法,建立适合于本项目的标杆数据表,并规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定时、定人进行项目质量数据的采集,项目部对采集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过程质量中的问题。
(2)建立质量监督评审机制。措施再好,计划再全面,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评审机制,项目的质量还是难以保证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应为项目组配备专门的QA人员,发现问题可以及时上报。根据项目的周期设定合理的评审周期,开始可以将周期设定短一些,后期再根据项目进度进行调整。QA人员,一方面加强对各种项目文档的技术评审,帮助项目成员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提高水平。另一方面,狠抓对整个开发过程的合规性审查,对于发现的违规问题进行记录,责令改进,绝不将问题带入下一个阶段。评审可以请同行、上级或者用户进行,对专业性较强的技术文档,交由专门的评审机构审查,根据他们的意见,及时修改调整方案,力争让用户满意,提升项目质量。
质量保证过程中,可以使用质量审计、过程分析和基准分析的工具和技术。质量审计是对其他质量管理活动的结构性审查,决定项目质量活动是否符合组织政策、过程和程序的独立的评估。通过质量审计得出一些经验教训,从而提升本项目的质量,增加产品的满意度。过程分析采用价值分析、作业成本分析及流程分析等分析方法,来识别需要改进,实现质量保证的作用。
3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用于监控具体项目结果,以确定其是否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制定有效方案,以消除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软件项目管理质量控制中,主要通过严格测试手段来实现。软件项目模块较多,接口复杂,数据在各模块直接反复流转,因此,严格测试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未能通过确认的需求,应充分沟通,并分析原因,协商再次确认时间。对于开发的代码,要进行走查,看是否符合编码规范。测试过程中,要严格做好测试记录,对测试发现的问题要进行趋势分析,确保测试质量,测试结果要得到用户的认可。
在项目的管理过程中,项目组对项目的质量控制是随时都在进行的,在评审过程或在测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使用因果图来分析产生的原因。在项目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再用帕累托图,将引发质量问题的原因由高到低进行排列,查明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再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可以利用控制图,对整个开发过程进行监控。由于图形生动直观,效果明显,可以使质量控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变更是不可避免的,可能会由于用户的需求变化,政策导向的改变或是新技术的出现,都会引起变更。变更可能产生时间、经济、人员的重要调整,并且直接影响项目的质量,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变更控制手段,将会使项目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导致项目失败。只有严格管理变更,才能不导致项目的蔓延。
软件项目管理的配置管理也相当重要,是实施软件质量管理的关键,因为在质量体系的诸多支持体系活动中,配置管理处在支持活动的中心位置,它有机地把其他支持活动支持起来,形成了一个整体,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有力地保证质量目标的达成。变更会导致配置项发生变化,所以在项目的实施中,应严格按照配置流程,编制配置管理计划,可以利用VSS建立配置管理系统,设置专门配置管理员,并定期不定期地进行配置状态的审核等工作,保证配置项的版本统一,从而控制系统的质量。
信息系统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过程中,除了管理好质量计划、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过程外,还要注重让领导参与进来,加强团队建设,进行职工质量培训,让团队组织理解质量成本,为团队成员提供一个好的工作环境来提高质量,努力提高组织在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方面的整体成熟度水平,都有助于提高质量,这样,我们的信息系统项目质量就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程元军.项目质量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7.
[2] 张焕国,覃中平,王丽娜.第三届中国信息和通信
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
社,2003.
作者简介:李萍(1970—),女,南京河海南自水电自动化有限公司中级质量工程师,研究方向:质量、电子信息工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