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0名超重幼儿社区干预效果

2014-07-02王莉恩孙红徐枫

上海医药 2014年8期
关键词:干预社区

王莉恩++++孙红++++徐枫

摘 要 目的:对超重幼儿进行减重干预,降低体重。方法:以3家托幼机构72名超重幼儿为干预组,2家托幼机构71名超重幼儿为对照组,比较效果。结果:干预组55人体重降为标准范围,15人超标;对照组38人体重降为标准范围,30人超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结合肥胖危险因素的控制,对超重儿实施综合性减重干预有明显效果。

关键词 超重幼儿 单纯性肥胖 干预 减重 社区

中图分类号:R725.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4)08-0061-02

Effect of community intervention on the seventy overweight children

WANG Lien, SUN Hong, XU Feng

(Huaihaizhonglu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Hu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25, China)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是一种热量代谢障碍[1],摄入热量超过消耗的热量,引起体内脂肪积聚过多所致。根据WHO标准,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儿童标准体重的10%为超重,超过20%为轻度肥胖,超过30%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近年来,国内外对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防治措施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少有研究干预超重儿体重增长的措施。近几年我们对辖区五所托幼机构中超重幼儿进行减重干预研究,有明显效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辖区5所幼托机构中超重幼儿共143名,采用抽签法选择3家托幼机构72名超重儿为干预组,2家托幼机构71名超重儿为对照组。干预组男38名,女34名;对照组男28名,女43名。所有儿童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超重标准;两组幼儿各年龄组体重具有可比性。结果干预组失访2名,实际随访70名;对照组失访3名,实际随访68名。

1.2 研究方法

1.2.1 干预组

①问卷调查 干预前、中、后期三次调查儿童有关饮食、生活行为,并调查遗传史、出生史、疾病史。②知识讲座 结合问卷信息和家长错误的家庭饮食生活习惯和观念,每月邀请全科及专科医师有针对性的进行超重儿喂养知识讲座。③建立超重儿童个案 每二周记录饮食、运动、睡眠、大小便情况,每月一次体检,记录体重、身高。记录饮食管理、运动和行为指导的矫治。结案小结。减重干预历时12个月。

1.2.2 对照组

幼儿按一般入园生活。

2 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55人体重降为标准范围,对照组38例体重降为标准范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干预后两组男女幼儿体重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男女幼儿体重下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50,P>0.05,表2)。

3 讨论

超重是正常体重与肥胖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2-3],对超重者相关生化指标的研究显示,心、脑、肾等多种疾病危险因素在超重期明显上升,并非在肥胖期。在幼托机构保健管理中常常发现超重幼儿大多数发展为肥胖,既影响了幼儿身心健康,也加大了干预难度。据Dattilo等[4]对1966年到1989年发表的关于体重降低对血脂水平影响的文献综述,体重降低有助于超重和肥胖人群血脂和脂蛋白恢复正常,表明了幼儿超重干预的积极意义。

本次干预观察历时一年,从结果看,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健康管理,对辖区内幼托机构开展综合、连续的儿童超重干预是有积极作用的。干预需要对家长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对儿童超重、肥胖危害的认识;需要提高幼托机构老师的相关认知水平;也需要相关专家积极投身到防治儿童超重、肥胖的工作中来。儿童超重、肥胖的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关心。

参考文献

[1] 刘湘云, 陈荣华. 儿童保健学[M]. 3版. 江苏: 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419-420.

[2] 单晓益, 米杰, 王友发. 儿童肥胖的流行趋势及其危险因素[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4, 19(3): 180-182.

[3] 霍琳. 中青年超重对肝脏影响及相关生化指标变化的分析[J]. 云南医药, 2006, 27(1): 46-47.

[4] Dattilo AM, Kris-Etherton PM. Effects of weight reduction on blood lipids and lipoproteins: a meta-analysis[J]. Am J Clin Nutr, 1992, 56(2): 320-328.

(收稿日期:2013-11-04)

摘 要 目的:对超重幼儿进行减重干预,降低体重。方法:以3家托幼机构72名超重幼儿为干预组,2家托幼机构71名超重幼儿为对照组,比较效果。结果:干预组55人体重降为标准范围,15人超标;对照组38人体重降为标准范围,30人超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结合肥胖危险因素的控制,对超重儿实施综合性减重干预有明显效果。

关键词 超重幼儿 单纯性肥胖 干预 减重 社区

中图分类号:R725.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4)08-0061-02

Effect of community intervention on the seventy overweight children

WANG Lien, SUN Hong, XU Feng

(Huaihaizhonglu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Hu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25, China)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是一种热量代谢障碍[1],摄入热量超过消耗的热量,引起体内脂肪积聚过多所致。根据WHO标准,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儿童标准体重的10%为超重,超过20%为轻度肥胖,超过30%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近年来,国内外对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防治措施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少有研究干预超重儿体重增长的措施。近几年我们对辖区五所托幼机构中超重幼儿进行减重干预研究,有明显效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辖区5所幼托机构中超重幼儿共143名,采用抽签法选择3家托幼机构72名超重儿为干预组,2家托幼机构71名超重儿为对照组。干预组男38名,女34名;对照组男28名,女43名。所有儿童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超重标准;两组幼儿各年龄组体重具有可比性。结果干预组失访2名,实际随访70名;对照组失访3名,实际随访68名。

1.2 研究方法

1.2.1 干预组

①问卷调查 干预前、中、后期三次调查儿童有关饮食、生活行为,并调查遗传史、出生史、疾病史。②知识讲座 结合问卷信息和家长错误的家庭饮食生活习惯和观念,每月邀请全科及专科医师有针对性的进行超重儿喂养知识讲座。③建立超重儿童个案 每二周记录饮食、运动、睡眠、大小便情况,每月一次体检,记录体重、身高。记录饮食管理、运动和行为指导的矫治。结案小结。减重干预历时12个月。

1.2.2 对照组

幼儿按一般入园生活。

2 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55人体重降为标准范围,对照组38例体重降为标准范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干预后两组男女幼儿体重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男女幼儿体重下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50,P>0.05,表2)。

3 讨论

超重是正常体重与肥胖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2-3],对超重者相关生化指标的研究显示,心、脑、肾等多种疾病危险因素在超重期明显上升,并非在肥胖期。在幼托机构保健管理中常常发现超重幼儿大多数发展为肥胖,既影响了幼儿身心健康,也加大了干预难度。据Dattilo等[4]对1966年到1989年发表的关于体重降低对血脂水平影响的文献综述,体重降低有助于超重和肥胖人群血脂和脂蛋白恢复正常,表明了幼儿超重干预的积极意义。

本次干预观察历时一年,从结果看,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健康管理,对辖区内幼托机构开展综合、连续的儿童超重干预是有积极作用的。干预需要对家长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对儿童超重、肥胖危害的认识;需要提高幼托机构老师的相关认知水平;也需要相关专家积极投身到防治儿童超重、肥胖的工作中来。儿童超重、肥胖的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关心。

参考文献

[1] 刘湘云, 陈荣华. 儿童保健学[M]. 3版. 江苏: 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419-420.

[2] 单晓益, 米杰, 王友发. 儿童肥胖的流行趋势及其危险因素[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4, 19(3): 180-182.

[3] 霍琳. 中青年超重对肝脏影响及相关生化指标变化的分析[J]. 云南医药, 2006, 27(1): 46-47.

[4] Dattilo AM, Kris-Etherton PM. Effects of weight reduction on blood lipids and lipoproteins: a meta-analysis[J]. Am J Clin Nutr, 1992, 56(2): 320-328.

(收稿日期:2013-11-04)

摘 要 目的:对超重幼儿进行减重干预,降低体重。方法:以3家托幼机构72名超重幼儿为干预组,2家托幼机构71名超重幼儿为对照组,比较效果。结果:干预组55人体重降为标准范围,15人超标;对照组38人体重降为标准范围,30人超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结合肥胖危险因素的控制,对超重儿实施综合性减重干预有明显效果。

关键词 超重幼儿 单纯性肥胖 干预 减重 社区

中图分类号:R725.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4)08-0061-02

Effect of community intervention on the seventy overweight children

WANG Lien, SUN Hong, XU Feng

(Huaihaizhonglu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Hu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25, China)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是一种热量代谢障碍[1],摄入热量超过消耗的热量,引起体内脂肪积聚过多所致。根据WHO标准,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儿童标准体重的10%为超重,超过20%为轻度肥胖,超过30%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近年来,国内外对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防治措施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少有研究干预超重儿体重增长的措施。近几年我们对辖区五所托幼机构中超重幼儿进行减重干预研究,有明显效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辖区5所幼托机构中超重幼儿共143名,采用抽签法选择3家托幼机构72名超重儿为干预组,2家托幼机构71名超重儿为对照组。干预组男38名,女34名;对照组男28名,女43名。所有儿童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超重标准;两组幼儿各年龄组体重具有可比性。结果干预组失访2名,实际随访70名;对照组失访3名,实际随访68名。

1.2 研究方法

1.2.1 干预组

①问卷调查 干预前、中、后期三次调查儿童有关饮食、生活行为,并调查遗传史、出生史、疾病史。②知识讲座 结合问卷信息和家长错误的家庭饮食生活习惯和观念,每月邀请全科及专科医师有针对性的进行超重儿喂养知识讲座。③建立超重儿童个案 每二周记录饮食、运动、睡眠、大小便情况,每月一次体检,记录体重、身高。记录饮食管理、运动和行为指导的矫治。结案小结。减重干预历时12个月。

1.2.2 对照组

幼儿按一般入园生活。

2 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55人体重降为标准范围,对照组38例体重降为标准范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干预后两组男女幼儿体重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男女幼儿体重下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50,P>0.05,表2)。

3 讨论

超重是正常体重与肥胖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2-3],对超重者相关生化指标的研究显示,心、脑、肾等多种疾病危险因素在超重期明显上升,并非在肥胖期。在幼托机构保健管理中常常发现超重幼儿大多数发展为肥胖,既影响了幼儿身心健康,也加大了干预难度。据Dattilo等[4]对1966年到1989年发表的关于体重降低对血脂水平影响的文献综述,体重降低有助于超重和肥胖人群血脂和脂蛋白恢复正常,表明了幼儿超重干预的积极意义。

本次干预观察历时一年,从结果看,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健康管理,对辖区内幼托机构开展综合、连续的儿童超重干预是有积极作用的。干预需要对家长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对儿童超重、肥胖危害的认识;需要提高幼托机构老师的相关认知水平;也需要相关专家积极投身到防治儿童超重、肥胖的工作中来。儿童超重、肥胖的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关心。

参考文献

[1] 刘湘云, 陈荣华. 儿童保健学[M]. 3版. 江苏: 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419-420.

[2] 单晓益, 米杰, 王友发. 儿童肥胖的流行趋势及其危险因素[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4, 19(3): 180-182.

[3] 霍琳. 中青年超重对肝脏影响及相关生化指标变化的分析[J]. 云南医药, 2006, 27(1): 46-47.

[4] Dattilo AM, Kris-Etherton PM. Effects of weight reduction on blood lipids and lipoproteins: a meta-analysis[J]. Am J Clin Nutr, 1992, 56(2): 320-328.

(收稿日期:2013-11-04)

猜你喜欢

干预社区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犹太法则与教学公平的矛盾体现及其控制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快速反应机制研究
积极想象在音乐治疗中的运用研究
陕西理工学院大学生亚健康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