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总书记“两个务必”之问的思考

2014-07-01韩俊武王定毅

人民论坛 2014年17期
关键词:指导作用党的建设

韩俊武 王定毅

【摘要】文章首先指出赶考精神的核心是牢记“两个务必”。重点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西柏坡时提出的三个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和回答。“两个务必”是在“一个根本变化、七个重大变化”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是在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之时我党应牢牢把握的指导思想。

【关键词】赶考精神 两个务必 党的建设 指导作用

【中图分类号】A841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务必”之问

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革命圣地西柏坡时说:“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①习近平同志所提及的进京赶考,源于当时毛泽东同志与中央其他领导人的一个对话。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机关乘车离开西柏坡,向北平进发。毛泽东同志对周恩来等同志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周恩来说:“我们应该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同志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这就是毛泽东同志关于赶考精神的著名谈话。

怎样才能在进京赶考中考出好成绩?学者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解读。如果回到毛泽东同志和周恩来同志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同志在这里重点强调的是“绝不当李自成”。从毛泽东同志在进北京城、新中国成立前后与身边工作人员及其他的谈话中,我们可以发现,毛泽东同志重点强调的是李自成进北京城后居功自傲、贪图安逸、生活腐化、狂妄自大,失去了农民军的本色,最终导致失败。那么,如何才能不重蹈李自成的覆辙,取得赶考的好成绩?其实,毛泽东同志已经给出了答案。那就是进京前,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逊、谨慎、不骄、不燥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简称“两个务必”。因此,笔者认为:赶考精神的核心就是牢记“两个务必”。

习近平同志在考察西柏坡时,语重心长地说“每次来西柏坡,我想得最多的是,毛泽东同志当年提出“两个务必”,主要基于哪些考虑?我们学的还有没有不深不透的?“两个务必”耳熟能详,但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能不能深刻领会“两个务必”,使之更好指导当前党的建设?今天如何结合新的形势弘扬?”②

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两个务必”在全国全党已经耳熟能详,但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习近平同志给出我们认识这个问题新的思维角度,概括而言,就是三个方面:第一,毛泽东同志当年提出“两个务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第二,“两个务必”的内涵到底是什么?第三,如何使“两个务必”更好地指导当前党的建设和在新形势下如何加以弘扬?笔者对总书记的提问进行了认真思考,试图做出一点个人的回答。

提出“两个务必”的主要考虑

为了弄清楚毛泽东同志的主要考虑,我们需要回到原始的文本中去。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举行,毛泽东同志作了《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两个务必”就来自于该文。该文共分10个部分,毛泽东同志在提出“两个务必”之前,充分阐明了我党面临的崭新历史格局,这个格局就是文章的前9个部分,笔者将其概括为“一个根本变化,七个重大变化”。“一个根本变化”是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已经胜利结束,国民党军队主力已被消灭,中国共产党即将取得全国性的胜利。“七个重大变化”是指在这个根本变化之下,产生的七个方面的影响,分别为:人民解放军不仅是战斗队,也是工作队,且后者的作用大大增加了;从现在开始,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了城市,必须以极大的努力学会管理和建设城市,学会在城市中向帝国主义者、国民党、资产阶级做斗争;在城市建设中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各项工作都要围绕生产建设这个中心并为这个中心服务,首要问题就是要使工人的生活有所改善;南方和北方的情况不同,党的工作任务在南方和北方必须有所区别;我们已经采取了新的经济政策,并在工作中实施,取得了显著效果,之所以要采取这样的政策,缘于中国经济7个方面的基本情况;我国将采取新的外交政策,对帝国主义的遗留问题,要分清先后缓急,给以正当的解决;要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尽可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必须反对右的迁就主义和“左”的关门主义或敷衍主义的错误倾向。③

正是因为发生了以上变化,为了尽快适应新的形势,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防止党内可能产生“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四种不良情绪以及糖衣炮弹的进攻,毛泽东同志郑重提出了“两个务必”的重要论断。可以这样理解,“两个务必”对于任何政党、团体和个人,在任何时候都是必须坚持的,都是必须遵循的,但是毛泽东同志在这里重点强调的是在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之时更要牢牢把握。也就是说,毛泽东同志提出“两个务必”,主要是基于我党面临的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要求全党必须要牢牢把握的重要指导思想。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之际,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郑重提出“两个务必”,是经过了深入思考的。”

“两个务必”的主要要求

要全面理解“两个务必”的内涵,应从以下方面来进行:

“两个务必”的前提。在提出“两个务必”论断之前,毛泽东同志用了这样一句话:“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笔者认为“这一点”可以理解为“两个务必”的前提。那么这一点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根据行文结构,这一点应指前面一句话,即“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④。毋庸置疑,革命以后的路程,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取得全国胜利之后在全国范围内执掌政权、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程。毛泽东同志用了“三个更”强调今后的路程:“更长”指的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路程是万里长征,这体现了毛泽东同志对于社会主义胜利的坚定信心;“更伟大”指的是中国共产党是在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国情基础上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更艰苦”指的是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将充满艰辛、曲折,过程十分艰苦,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同志对今后工作的忧患意识。正是因为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所以毛泽东同志引伸出了“两个务必”的警戒。endprint

“两个务必”的用语分析。第一个“务必”是由4个词语组成的,依次为谦虚、谨慎、不骄、不燥。谦虚是一种态度,作为第一点提出来,显示其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以后的路程更长,资产阶级怀疑我们的建设能力,帝国主义者也估计我们终究要向他们讨乞才能活下去,因此,全党“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必须学会在城市中向帝国主义者、国民党、资产阶级做政治斗争、经济斗争和文化斗争,并向帝国主义者作外交斗争”,而要学会这些新东西,增长这些新本领,就必须谦虚,谦虚地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谨慎”是一种工作方式和节奏,由于中国共产党要进行的是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因此在工作中,必须遵循谨慎的原则,站在长远的角度,对每一项政策、每一个行动都要深思熟虑,不可失之鲁莽、草率,这一点在毛泽东同志前面9个部分的论述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不骄、不燥”是对谦虚、谨慎的再次肯定。作者这里之所以不吝笔墨,从反面再次强调谦虚、谨慎的原则,就是为了充分说明在面对新的形势下,全党保持谦虚、谨慎的极端重要性。

第二个“务必”由“艰苦奋斗”这个词语组成。“艰苦奋斗”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作风和品格,也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因为以后的工作更艰苦,因为党内可能滋生4种不良情绪,因为部分同志可能会因为意志薄弱而被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打败,所以必须使全党同志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就是保持一种生活准则,一种工作作风,一种利益观念,一种精神状态,乃至追求一种高尚的奋斗目标和人类共同的价值方向。

为什么不是一个务必。如果我们将两个务必合并起来,也许显得文字更节约,但无法达到分开的警示效果。第一个“务必”,主要是针对全党在工作学习方面应保持的作风,根据行文,是为了应对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提出来的,为的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第二个“务必”,主要是针对全党在生活方面应保持的作风,是为了应对工作更艰苦提出来的,为的是提高党的拒腐防变能力。“两个务必”,从内到外,从公到私,覆盖了共产党员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构筑起了党员作风两大防护网。

从内涵的解读来看,我们发现,“两个务必”思想十分深刻。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这里面,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上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也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⑤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两个务必”对党建的指导作用

在新中国即将成立之前,国家局势、工作重心发生重大转变之际,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对当时全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我们同样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坐标上,这个坐标就是:党的十八大提出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习近平同志提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时期,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在这样具有历史变革意义的重要时刻,“两个务必”显示出更加重要的指导作用。

从党的自身建设来讲,“两个务必”是解决党的建设两大课题的应对之策。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也就是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的两大永恒课题。中国共产党自建党至今,一直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工作,将其作为伟大工程来对待。总体来看,党的领导执政水平、党员的素质状况主体是良好的,广大党员、干部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冲锋陷阵、忘我奉献,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肯定和拥护。但是在新的形势下,我党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等四大考验,存在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等四大危险。党内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一些领导干部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为两大课题应解决的问题。要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就应牢记谦虚、谨慎、不骄、不燥的作风;要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就应牢记艰苦奋斗的作风。可以说,“两个务必”对于解决党的建设两大历史课题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从党领导国家工作、执掌政权的角度来讲,“两个务必”是在面对新形势下正确处理新问题的法宝。1949年,我党面临着一个根本变化和七个方面的重大变化,需要我们党认真面对新的局势。今天,虽然我们面临的局势不像1949年那样具有根本性质的变化,但世情、国情确实走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从世情看,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仍占优势,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从国情看,我国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同时,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出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又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共产党要在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始终赢得广大人民群众肯定和拥护,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我们党牢记“两个务必”,继续保持谦虚的态度,谨慎的工作节奏,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不骄不躁,坚持不断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坚持持续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坚持保持与人民的血肉联系,我们党就一定会无往而不胜,一定会实现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就一定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丘吉尔曾经说过,“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这句话深刻地道出总结历史经验的重要性。“两个务必”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留下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坚持这笔财富的同时不断赋予了新的内容,已经融进了8500多万党员的血液之中,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智慧,把握时代和实践的新要求,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方面,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并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当前,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积极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解决“四风”问题,就是弘扬赶考精神、牢记“两个务必”的具体体现,就是对总书记提问的最好回答。

(作者分别为河北大学副教授,河北大学讲师)

【注释】

①②⑤“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习近平总书记再访西柏坡侧记”,《人民日报》,2013年7月14日。

③④《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24~1438页。

责编/王坤娜endprint

猜你喜欢

指导作用党的建设
探讨CTCS-3级列控系统对STP系统的指导作用
血清降钙素原对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指导作用
改革举措落实难的表现及其化解
气象服务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
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应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