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研究现状综述*

2014-07-01张建升

关键词:新型农村新农养老保险

谭 伟,张建升

(重庆三峡学院,重庆404100)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研究现状综述*

谭 伟,张建升

(重庆三峡学院,重庆404100)

自2009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并实施以来,学术界对其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一些比较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以中国知网的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平台,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相关的论文进行检索和定量分析;结合前期学者研究的热点,从基金筹集与管理、农民参保行为影响因素、财政支持能力、政策实施效应、可持续发展五个维度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新农保;基金筹集;影响因素;财政支持;政策;持续发展

农民的养老问题长期以来都是一个被普遍关注但又难以解决的热点问题[1]。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进一步加剧了农村人口的老龄化问题,如何应对这一问题,如何保障农村居民晚年的幸福生活,一直是我国政府努力探索的问题之一。实际上,早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后,北京、无锡、苏州等部分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就开始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制度(为了区别于“老农保”,当时也称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截至2007年底,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 905个县(市、区、旗)已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但因为这一时期国家并没有出台统一的指导意见,所以各地区在内容和政策设计上有较大区别。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文件明确提出“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简称‘新农保’)”。2009年9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在全国普遍展开,到2012年底,“新农保”参保人数从2010年初的3 326万人增加到4.6亿人。随着“新农保”制度的试点及实施,学术界对“新农保”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并取得了一些比较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文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基础上,对学者们的研究进行分析,并对其观点和研究进展进行梳理。

一、新农保研究的文献定量刻画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的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平台进行检索,构建文献池。在检索中,以“篇名”为检索项,选定的检索词依次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新农保”,检索时间未作限定,共计得到文献1 636篇。

(一)年度文献数量

虽然对检索时间未作限定,但从检索结果来看,2006年以前仅有2篇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检索词出现的文献。从2006年开始,文献数量开始增多,但增幅较慢,从图1可以看出,从2009年开始文献数量迅速增长,到2011年达到最大值468篇,之后对“新农保”的关注热度略有降低,在2012年为353篇。可以看出,国家“新农保”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对学者们的研究有着较强的引导性。

图1 2006-2012年中国知网的“新农保”论文数量

(二)期刊分布2006-2012年关于“新农保”的文献分布较为分散,从统计结果看,主要分布在70多种期刊中。其中,发文数量最多的前10位期刊分别为:四川劳动保障、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安徽农业科学、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事天地、中国社会保障、经济研究导刊、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中国劳动、农业经济(见表1)。

从期刊分布来看,

(三)研究主题

因为文献中的“关键词”能够较好地表达文章的主题和研究内容,所以可以通过对“关键词”的统计来分析现有文献对“新农保”的关注点和研究趋势。从统计结果看,有100多个关键词,进一步将意思相近的“关键词”进行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新农保”等关键词可以看作一个,“人口老龄化”、“老龄化”看作一个,最终将关键词合并为近50个。其中,“新农保”、“农村”、“基金管理”等统计频次排名前20位(见表2)。

表1 发文数量排名前20位的期刊_

表2 相关文献关键词使用频次

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现状

根据前期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基金筹集与管理、农民参保行为影响因素、政府财政支持、政策实施效应、可持续发展五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基金筹集与管理研究

1.基金筹集。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的是“统账结合”,即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制度相结合的模式,其缴费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财政补贴三个部分组成。按照“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基本原则,将养老金纳入个人账户和基础养老金进行管理。但由于制度本身的缺陷,我国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面临着诸如财政压力大、统筹层次低等问题,这些都成为制约“新农保”制度建设的瓶颈。从前期学者的研究看,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新农保”筹资模式问题。对于现阶段我国“新农保”究竟应采取何种筹资模式,主要存在“实行现收现付制的筹资模式”、“实行完全积累制的筹资模式”、“实行部分积累制的筹资模式”三种不同的观点[2]。结合我国实际,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部分积累制筹资模式更适合现阶段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现状。二是探讨新农保筹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学者们普遍认为在筹资方面,现阶段“新农保”存在筹资水平低、监督机制缺乏、地方财政补贴压力大等问题,最后从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完善政府政策、强化政策执行力度等角度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措施[3-4]。

2.基金的运营与管理。在动态的经济环境下,资金都会不可避免地面临通胀等风险,对于实行部分积累制的“新农保”筹资模式,如何实现“新农保”个人账户基金的保值和增值是“新农保”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学者们给出了不同的思路。梁春贤从提高运营机构市场化水平、基金管理人监控、建立风险准备金和盈余公积金、投资运营的政府担保等风险防范机制角度提出了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效率的对策[5]。汤晓阳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从设立专门经办机构、拓展个人账户发展功能、允许保险机构参与“新农保”、推进农村养老保障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工作等方面探讨了我国“新农保”基金的科学管理和运作方式[6]。

根据国外养老保险基金成功运作的经验,在相互监督制衡的治理结构下,“新农保”基金完全可以在其所承受的风险范围内,通过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来实现更高的收益。当然,这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要建立运营高效、相互制衡的治理结构,通过委托的方式公开招标基金的托管人、投资管理人等,并按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方式投资于资本市场,还要建立管控有力的风险控制体系,在基金的风险承受范围内实现最大投资收益[7]。总体来看,尽管学者们的思路不同,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基金运营市场化;二是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

(二)农民参保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新农保”自实施以来,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推进下,覆盖面不断扩大,参保人数不断增多,但也存在部分农户不愿意参保的现象。那么,有哪些因素影响或制约农民对“新农保”的参与行为选择?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如何呢?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正确认识“新农保”存在的问题,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保障这一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从前期文献看,学者们的研究大多通过对某一地区的调研获得数据,进一步通过Logit等模型实证分析影响农民参保的因素。归纳起来,主要的共同因素有:农民对“新农保”的认知程度、家庭收入、文化程度、农民健康状况、家庭养老模式、人均耕地面积、外出务工人员数量等。但学者们对部分因素所产生的作用也有不同的结论,例如林本喜[8]、高文书[9]等学者认为婚姻状况与家庭收入两个变量对农民的实际参保行为没有影响,而成志刚、曹平得出的结论则是婚姻状况能显著影响农民的参保行为,两者呈正相关关系[10]。赵光、李放认为家庭人均年收入与农民参保缴费呈现正相关关系[11]。另外,在对文化程度变量对农民参保行为是否有影响的研究上,学者们同样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王永礼等[12]、高文书、成志刚等学者认为农民的文化程度与参保概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其原不仅因为教育年限越高的农民在经济行为上更为独立,接触社会更多,选择空间更大,而且对未来物价上涨等预期导致了对养老金收益现值的认可度较低,故而参保率更低;而杨丽、王明钢等学者则得出了农民的文化程度与参保概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的结论[13]。

(三)“新农保”的财政支持研究

政府是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享有基本的生存权利,实现社会的公平。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立与完善同样以政府为主体。在“新农保”制度中,政府提供补贴负责基础养老金部分,正是养老保险制度“普惠性、公平性、基本性”的体现。可以说,政府财政补贴机制是“新农保”区别于“老农保”的最大不同之处。对于财政补贴,从前期学者的研究来看,主要集中在中央和地方政府责任划分、支持能力可持续性两个方面。

1.央地政府责任划分问题。“新农保”建设中,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支出责任划分问题是学者们的研究热点之一。刘昌平、谢婷认为由于地方政府财力差距大,中央政府应承担起“兜底”的责任,尤其是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央政府应承担较大的财政补贴责任[14]。朱俊生认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保费配套补贴会导致部分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大,进而影响新农保制度的扩展面和推进速度。因此,必须根据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对政府补贴给予合理分担,重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15]。封铁英、董璇以陕西省为例,分析了在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实现新农保制度推进、扩大覆盖率、最终实现制度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即大幅增加中央财政补贴力度[16]。苏明政认为在“新农保”制度运行过程中,会潜在地造成地方财政支出的增加,导致潜在的地方债产生,因此必须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责任,进一步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尤其是中央财政要加大对贫困县的帮助和支持,省一级要加大对县级的转移支付力度。具体来说,由中央、省级政府共同承担最低基础养老金,地市级政府负责新农保中最低额度补助以及特困人群的基础养老金支付,区县政府负责支付额外的个人账户补助以及办理具体保险的费用[17]。王慧娟、李燕分析认为,由于东部地区各县财政状况差异大,应当免除贫困县对基础养老金补贴的分担责任,补贴资金由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分担[18]。

综合以上研究,虽然各学者的观点不尽相同,但思路总体是一致的,即在“新农保”制度构建中,应当进一步根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新农保”建设中的事权来合理分担补贴责任;同时,考虑到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应当根据省情、市情、县情确定各级政府的责任,并加大中央财政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从而保证该制度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2.财政支持能力可持续性问题。随着“新农保”覆盖面的扩大和参保人数的增多,财政补贴是否可持续也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另外一个热点。邓大松、薛惠元利用2008年全国人口、财政等方面的数据,分别对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筹资能力进行了测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央财政完全有能力负担补贴,而从各地区来看,贫困地区地方财政压力较大,而经济发达地区地方财政负担则不是很重[19]。毕红霞、薛兴利的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20]。封进、郭瑜对现行政策下的中央财政支持能力进行测算,得出的结论是现行政策下的“新农保”补贴政策给中央财政带来的负担较低;进一步利用相关数据对提高养老保险水平下的中央财政支持能力进行模拟,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央财政的负担率呈现“倒U”型或逐年降低的趋势,即在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情况下,财政收入增加会抵消老年人口数量增加对财政负担带来的影响,中央财政负担将会持续下降[21]。程杰利用保险精算模型按照“新农保”制度全覆盖的时间设定了三种全覆盖实现方案,并对不同推进速度下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负担水平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加快推进“新农保”建设不会造成过高的财政负担[22]。曹信邦、刘晴晴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对未来30年我国“新农保”制度政府财政支持能力进行测算,认为在50%的养老金目标替代率下,政府财政承担的最高支出比例仅为3.5%,说明政府财政完全能够负担新农保的补贴。研究进一步指出,由于各地政府财政压力差异大,需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财政转移的支付力度,减轻中西部地区政府的财政压力,确保“新农保”财务收支平衡[23]。

从前期研究看,学者们采用了数理统计、回归预测、保险精算模型等多种方法对政府的财政支持能力进行了论证,得出的主要结论是随着我国经济和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新农保”补贴不会给中央财政带来太大压力,中央财政完全有能力进行补贴;但各地区由于区情差异大,财政压力并不均衡,需要对经济落后省份加大“新农保”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四)“新农保”政策实施效应研究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促进消费、减少贫困以及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等诸多功能。“新农保”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后产生了怎样的社会经济效应?因为该制度实施时间并不长,所以仅有少数学者进行了探讨。

1.“新农保”消费效应研究。刘远风运用湖北省50个县域经济数据,选取GDP为控制变量,通过构建倍差法模型,采用固定效应估计,发现“新农保”有扩大内需的显著效应,根据扩大内需的内在机制,这一实证结果表明,农民对“新农保”制度有较好的预期与较大的信心,即“新农保”制度增强了农民的安全感,而安全感的增强进一步提振了农民的消费信心,从而扩大了消费[24]。郭媛媛、刘灵芝运用2011年湖北省农村居民调查数据,通过建立虚拟变量多元回归模型,探讨了“新农保”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新农保”的实施的确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由于诸多因素影响,从短期来看尚未有效促进居民消费[25]。沈毅、穆怀中利用2011年截面数据消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平均每增加1亿元,当年可以拉动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18亿元左右。同时,农村居民上一年度消费水平对当年消费产生正向影响,影响系数为1.2倍左右。因此,可以通过增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加大宣传和制度建设形成农民持久老年收入增加预期、稳定农村消费形成合理消费习惯和消费预期等,减弱农民养老预防性储蓄,来拉动农村消费与内需增长[26]。

不管是国外经验,还是当前我国学者的实证研究结论,都一致表明“新农保”能够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长远来看,我国应逐步摆脱过分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战略决策,逐渐转移到更加重视社会建设和社会政策上,以此通过促进内需拉动发展的轨道上来。但目前来看,我国“新农保”扩大内需的效果尚未充分显现,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新农保”参保率、扩大制度覆盖面。

2.“新农保”收入再分配效应研究。制定与实施具有矫正性的再分配制度与政策,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特别是对收入遇到困难的群体进行基本保障成为政府的重要职责,而社会保障制度即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政策与措施。那么,“新农保”制度实施后,是否会在农村居民之间产生收入再分配效应?黄丽以广东省中山市为例,运用保险精算方法对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中山模式具有代内和代际间的双重收入再分配功能;政府对农民应缴保费的按月补贴提高了参保农民的总受益,且更有利于缴费期限较长的年轻一代;缴费基数及增长速度的特殊设计则为政府调节收入分配提供了有力的工具[27]。王翠琴、薛惠元通过构建“新农保”净转移额计算模型,对该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发现在现行财政补贴政策下,“新农保”的收入再分配偏向于选择较高档次缴费的人群、缴费困难群体、寿命长的人群、女性农民、长期缴费的人群以及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政府缴费补贴越多,个人账户投资收益率越高,基础养老金调整系数越大,参保人养老金的净转入额就越多;“捆绑式缴费”政策产生了逆向的收入再分配效应[28]。

3.“新农保”减贫效应研究。关于“新农保”的减贫效应,只有薛惠元从试点县和农户两个层面通过构建倍差法计量模型进行了研究[29]。对广西壮族自治区43个县域经济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农保”政策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但由于“新农保”的覆盖面还不大,其对广西整体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还没有体现出来。对湖北省团风县、宜都市和仙桃市的研究则表明“新农保”对农村老年居民产生了一定的减贫效应。但由于农村老年居民领取的养老金水平偏低,其减贫效应还十分有限,对整个农户而言,“新农保”的减贫效应同样不明显[29]。

(五)“新农保”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从前期建设成效看,我国“新农保”参保人数不断增加、覆盖面不断扩大,“新农保”建设取得了良好的开端,但不可否认的是,制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1.就“新农保”制度设计层面而言,作为一项新制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善的,必然要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不断修正完善。相较于以诱致性制度变迁作为主要动力的“旧农保”,普惠制“新农保”的创建则是一种强制型制度变迁,制度创新关注的主要是效率目标,其决定因素不是外在压力和财政能力,而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动机。普惠式基础养老金保障了新农保的社会性和强制性,有利于缩小城乡社会养老保障差距,但不能明显提高农村内部养老保障的公平度,且没有从根本上调动农民的参保积极性,因此要保障“新农保”制度的可持续性,必须实现强制型制度变迁向诱致型制度变迁的转变,采取措施提升农民的制度需求,并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创新能力[30]。

2.就“新农保”制度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而言,其来源于多个方面,其中既有制度性的制约因素,也有主体性的制约因素和环境性的制约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对“新农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新农保”推进中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做到未雨绸缪,才能确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31]。丁建定、郭林从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的作用、合理界定“新农保”适用对象与范围、积极推进“新农保”与其他养老保障项目间的整合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新农保”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几个问题[32]。金淑彬、陈静认为“新农保”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基金筹集困难、养老保险替代率过低及政策宣传不力等问题,然后从建立弹性与相对稳定的养老保险缴费和财政补贴制度、加大宣传力度、推迟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加强“新农保”基金的保值与增值四个方面提出了建立“新农保”制度的长效机制[33]。陈晓安、张彦提出从法律保障、财政资金保障、经办机构与人员保障、监督体系保障、投资渠道保障、信息化经办条件保障以及尊老敬老的孝文化保障等七个方面构建起“新农保”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34]。黄瑞芹基于两个贫困民族自治县的调查结果,认为制度模式、财务机制和工作网络是影响贫困地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三个节点[35]。

三、结 语

建立“新农保”制度是我国应对农村人口养老问题的必然选择,也是新时期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部署[36]。从2009年开始试点,到2012年实现全覆盖,“新农保”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理论界关于“新农保”的讨论和研究也日益丰富和深入,基于此,本文从基金筹集与管理、农民参保行为影响因素、财政支持能力、政策实施效应、可持续发展五个方面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从前期学者的研究看:在内容上,从资金筹集到基金运营、从农民参保行为影响因素到政府财政补贴测算、从制度设计存在的问题到制度实施后的社会经济效应,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在方法上,由单纯的定性研究为主逐步转变为定性、定量研究相结合,并将其他学科的政策仿真、数据模拟等诸多方法运用到“新农保”的分析上,研究方法逐渐增多;在数据获取方面,既包括了来自政府统计部门和民政部门的官方数据,也包括了大量通过走访、实地调查等方法获取的第一手数据资料,使研究结果更为可靠、更有说服力。但前期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研究内容重复、对策建议模糊。许多文献所分析的“新农保存在的问题”趋于一致,所提出的相关对策建议较为模糊,只有一个方向和框架,没有具体内容,而且多是与“旧农保”进行比较后进行删减,创新性的建议相对较少。二是部分研究结论截然相反。例如关于农民参保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婚姻状况、家庭收入、农民的文化程度等变量是否是影响农民参保的重要因素以及影响方向出现了截然相反的实证结果,其原因究竟是由于调研数据质量问题还是地区差异问题,尚需进一步考证。三是缺少动态研究。新农保制度尚在建设、完善阶段,制度设计还不成熟,对其研究如果仅仅是静态的,得出的结论就难免失真,所以应该站在一个动态的角度进行分析。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建设[37]。一方面农村居民收入多元化,人均纯收入快速提高;另一方面,居民消费物价水平也不断提高,“新农保”制度的缴费标准、政府补贴和支付水平该如何变动以求与之相适应?我国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异、居民收入和消费差异等都较大,区域不平衡在短时间内难以消除,如何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重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新农保”中的财政责任?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户籍制度改革也被提上议事日程,如何实现“新农保”与城镇职工现有养老保险制度之间的衔接?这些问题都将是今后理论研究的重点。

[1] 张波.我国居家养老模式研究综述与展望[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0-14.

[2] 褚艳红.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77-81.

[3] 睢党臣,苑文婷.论“新农保”基金筹资的困境与对策[J].劳动保障世界,2011(9):26-29.

[4] 王敏,刘清江,丁发林.“新农保”基金筹资困境及其解决措施[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4):144-146.

[5] 梁春贤.论我国新农保制度下养老基金的运营[J].财政研究,2010(2):69-71.

[6] 汤晓阳.新农保基金的管理和运作问题探讨[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133-136.

[7] 阳义南.“新农保”个人账户基金市场化投资管理的关键问题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1(2):98-101.

[8] 林本喜,王永礼.农民参与新农保意愿和行为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J].财贸经济,2012(7):29-38.

[9] 高文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影响因素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55-61.

[10]成志刚,曹平.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1-16.

[11]赵光,李放,黄俊辉.新农保农民参与行为、缴费选择及其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5-65.

[12]王永礼,林本喜,郑传芳.新农保制度下农民参保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6):141-146.

[13]杨丽,王明钢.影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的主要因素研究[J].经济问题,2012(6):25-28.

[14]刘昌平,谢婷.财政补贴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432-435.

[15]朱俊生.推进新农保制度的难点在地方财政[J].农村工作通讯,2009(20):39.

[16]封铁英,董璇.以需求为导向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规模测算[J].中国软科学,2012(1):65-82.

[17]苏明政.基于地方政府支付责任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1(6):78-80.

[18]王慧娟,李燕.辽宁新农保政策执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对策[J].农业经济,2012(4):69-71.

[19]邓大松,薛惠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推行中的难点分析——兼析个人、集体和政府的筹资能力[J].经济体制改革,2010(1):86-92.

[20]毕红霞,薛兴利.财政支持农村社保的差异性及其有限责任[J].改革,2011(2):41-48.

[21]封进,郭瑜.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支持能力[J].重庆社会科学,2011(7):50-58.

[22]程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负担测算——兼论“十二五”期间实现全覆盖的可行性[J].社会保障研究,2011(1):57-66.

[23]曹信邦,刘晴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府财政支持能力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10):129-137.

[24]刘远风.新农保扩大内需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88-93.

[25]郭媛媛,刘灵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居民消费的影响[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5):98-100.

[26]沈毅,穆怀中.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乘数效应研究[J].经济学家,2013(4):32-36.

[27]黄丽.中山市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9(4):81-91.

[28]王翠琴,薛惠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8):140-146.

[29]薛惠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减贫效应评估[J].现代经济探讨,2013(3):11-15.

[30]余桔云.强制性制度变迁到诱致性制度变迁[J].兰州学刊,2010(6):95-99.

[31]刘向红.影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制约因素[J].农业经济,2011(8):58-59.

[32]丁建定,郭林.新农保的“协调”与“配合”[J].中国社会保障,2010(7):23-24.

[33]金淑彬,陈静.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探析[J].商业研究,2012(9):155-159.

[34]陈晓安,张彦.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12(2):53-55.

[35]黄瑞芹.贫困地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2013(1):28-34.

[36]朱国龙.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下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设计[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3-46.

[37]周毕芬,阙春萍.社会养老保险城乡统筹:实践与理念[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41-45.

Research Status Review about the New Type of Rural Social Endowment Insurance

TANWei,ZHANG Jiansheng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Chongqing 404100,China)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 type of rural social endowment insurance from 2009,the scholars have kept a deepening research on the area,and made some valuable research results.Taking the platform of CNKI,the paper gives the retriev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the related papers about the new type of rural social endowment insurance.Then combining with previous academic research hot spot,the paper gets the research status review about the new type of rural social endowment insurance from the five dimensions of fund raising andmanagement,the influence factor of farmers participating in insurance,financial support,policy implementation effect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new type of rural social endowment insurance;fund raising;influencing factors;financial support;policy;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912.82

A

1673-8268(2014)06-0110-07

(编辑:段明琰)

10.3969/j.issn.1673-8268.2014.06.020

2013-11-14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效果评价及完善路径研究(2011QNSH18)

谭 伟(1981-),女,重庆丰都人,讲师,主要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研究;张建升(1981-),男,山东潍坊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数量经济研究。

猜你喜欢

新型农村新农养老保险
太行山深处的“新农人”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新农人时语
新农人时语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社会绩效探析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研究
破解“双重失灵”困境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
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回顾和思考
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