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2014-07-01郝立新沈江平

红旗文稿 2014年9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价值观核心

郝立新+沈江平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认知到认同再到自觉践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入头脑、进人心、接地气。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团结凝聚亿万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突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价值指引,应突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忠实践行。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为人民谋幸福,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社会主义社会从制度、指导思想到具体决策、理论指引等都是人民当家作主模式下的产物,人民性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根本标识。社会主义社会美好蓝图的实现,需要建构广大人民群众高度认可并愿意为之奋斗的价值理念。有“人气”、凝聚力强、认同度高的理念可以更好地诠释群众心目中的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特征,也才更有生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在价值主体和价值目标上都是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根本价值追求,最终必然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与践行。

“为人民服务”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优良作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为人民服务”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为人民服务”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既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等顶层设计,又有与基层实践紧密结合的鲜明特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脚点和根本内容。为人民服务,在国家层面上体现为人民至上,在社会层面上体现为以人为本,在公民层面上体现为与人为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努力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最大幸福。“为人民服务”与马克思主义一致、与社会主义一致、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一致,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和灵魂,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核心,作为统摄核心价值观12个范畴的“魂”。“为人民服务”不仅融汇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史,也体现了国家指导思想的发展史,更是中国当下的时代最强音,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价值目标。因此,“为人民服务”既表征过去又映现当下,还指向未来,毫无疑问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内容。

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概括和本质体现,二者具有必然的、内在的、统一的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结构的一个方面,体现着制度性、历史性,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根本性质联系在一起,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反映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要求、体现社会主义发展趋势的核心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的、占主导地位的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内容和精神实质的高度凝练和概括,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目标和要求,是社会制度的本质和人民根本利益的价值体现。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根本上规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和完善。

具体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之魂,在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具有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的意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源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受其统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抽象地从字面理解其内容。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不能脱离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根本属性,又不能离开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特色。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和国家核心利益的反映,凸显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下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虽然社会主义某些价值理念用语可能采用了西方和中国传统社会某个既成的价值规范用语,但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中,已经被注入新的内容,而不是原有价值范畴的简单挪用。不能脱离特定的社会制度属性,即抽象地单纯在概念和范畴上理解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是说,同样的基本价值规范,在不同社会制度核心价值体系主导下会有不同的内涵。如果不强调不同社会制度的核心价值体系,只是把人类社会原有的价值规范简单挪用,在理论和实践上极容易混淆不清,容易发生价值误导,这对于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百害而无一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不能因为当下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就淡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和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彰显的是旗帜问题、道路问题,是具有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的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的具体价值取向问题,具有动态性、开放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了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性质。因此,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范畴置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来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决定了价值观,解读价值观不能脱离世界观和历史观。

三、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地”与融入中国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要制度化。理论要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还要固化于制,即真正实现理论宣传的常态化、制度化,要接地气,与人民的生活、国家的走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梦关乎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全中国人民的理想和追求。因此,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同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宣传结合起来。

首先,理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内在逻辑。中国梦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鲜明体现了一个社会主导性的价值准则以及所追求的价值理想,是中国精神的塑造者,中国力量的引领者,也是中国道路的精神力量。因此,正确认识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关系,对于更好地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的传播和践行与中国梦的追求和实现紧密相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体现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强大硬实力,同时又要有文化、思想、价值观等深厚软实力。历史和现实表明,以价值观为表征的软实力是一个国家能够屹立世界、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也是文化、思想在价值理念上强大渗透力、影响力、辐射力的具体显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表述,是社会主义在思想文化上的鲜明标志。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价值内核,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国梦从理想变为现实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过程,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之中。

其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国梦”。无论是国家层面的中国梦、民族层面的中国梦,还是个体层面的中国梦,其实现都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中国梦所要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也是共建共享中国梦的精神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如果说,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做出的价值选择紧密相连;那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必将与中国共产党引领亿万人民建设的精神家园不可分割。作为当前中国社会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想意识,塑造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凝聚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开放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动员、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持续团结奋斗,构成一个民族、国家发展进步须臾不可缺失的精神支柱。

再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人民日常生活密切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要面向大众、走进大众,融入大众日常生活中。任何一种思想理念的出现,都必须落到实处,才能发挥其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果只是辞藻华丽,不能为广大人民所感知、认同和接受,那么它只能是海市蜃楼、空中花园,毫无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被群众所接受,真正渗入群众的生活实践,才具有生命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建立一支熟练掌握、运用和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工作者和科研队伍。能否建设一支信仰坚定、理论扎实、作风过硬的思想理论队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在信息化时代,构筑一种理论契合实践、传统融入现代以及主流结合大众的有效传播方式,充分发掘和重视传统讲坛教育的主流作用,借鉴和发挥新兴媒体的传播功能,多管齐下,才能最大限度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借助表述方式的大众化、文化产品的市场化,才能更加深入人心。

一种价值观的效用要真正得以彰显,就必须与实践相融,与现实相连,与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相结合。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实践中,必须进一步理清理论关联,形成思想共识,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地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自觉地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统一起来,建构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