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代木雕罗汉坐像

2014-07-01李民涌

文物天地 2014年4期
关键词:达摩罗汉木雕

李民涌

广州博物馆珍藏了一尊唐代木雕罗汉坐像。罗汉头部比例较大,体形肥硕,脸部丰满,双重下巴,略带微笑,表情和蔼慈祥。眼珠用琉璃珠镶嵌,双眉向上挑,鼻棱高直,长耳垂肩。上身彩绘绿色衣,下垂朱色裳。发现时颜色已大部分剥落,缺右手。造像底有一方形孔卯,用来插榫固定在承座上。坐像雕刻于唐肃宗(756—761年)时。

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作为海路通商古港,广州自古以来就是外来宗教传播的窗口。南朝梁武帝时代,为了传播佛教,天竺国王子达摩禅师远渡重洋,经过漫漫三年的艰辛航行,终于在6世纪初抵达广州海岸,在绣衣坊码头登陆上岸。达摩来华后,在绣衣坊附近立寺传教,名为“西来庵”,后改名为华林寺。后世信徒尊奉达摩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始祖,称其当年登陆地为“西来初地”。隋唐时期,广州对外贸易更加繁荣,成为唐代“通海夷道”的起点,是中外商品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港口。这一时期,广州的佛教文化传播更加广泛,广州博物馆藏木雕罗汉坐像便是最好的见证物。

广州博物馆珍藏了一尊唐代木雕罗汉坐像。罗汉头部比例较大,体形肥硕,脸部丰满,双重下巴,略带微笑,表情和蔼慈祥。眼珠用琉璃珠镶嵌,双眉向上挑,鼻棱高直,长耳垂肩。上身彩绘绿色衣,下垂朱色裳。发现时颜色已大部分剥落,缺右手。造像底有一方形孔卯,用来插榫固定在承座上。坐像雕刻于唐肃宗(756—761年)时。

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作为海路通商古港,广州自古以来就是外来宗教传播的窗口。南朝梁武帝时代,为了传播佛教,天竺国王子达摩禅师远渡重洋,经过漫漫三年的艰辛航行,终于在6世纪初抵达广州海岸,在绣衣坊码头登陆上岸。达摩来华后,在绣衣坊附近立寺传教,名为“西来庵”,后改名为华林寺。后世信徒尊奉达摩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始祖,称其当年登陆地为“西来初地”。隋唐时期,广州对外贸易更加繁荣,成为唐代“通海夷道”的起点,是中外商品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港口。这一时期,广州的佛教文化传播更加广泛,广州博物馆藏木雕罗汉坐像便是最好的见证物。

广州博物馆珍藏了一尊唐代木雕罗汉坐像。罗汉头部比例较大,体形肥硕,脸部丰满,双重下巴,略带微笑,表情和蔼慈祥。眼珠用琉璃珠镶嵌,双眉向上挑,鼻棱高直,长耳垂肩。上身彩绘绿色衣,下垂朱色裳。发现时颜色已大部分剥落,缺右手。造像底有一方形孔卯,用来插榫固定在承座上。坐像雕刻于唐肃宗(756—761年)时。

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作为海路通商古港,广州自古以来就是外来宗教传播的窗口。南朝梁武帝时代,为了传播佛教,天竺国王子达摩禅师远渡重洋,经过漫漫三年的艰辛航行,终于在6世纪初抵达广州海岸,在绣衣坊码头登陆上岸。达摩来华后,在绣衣坊附近立寺传教,名为“西来庵”,后改名为华林寺。后世信徒尊奉达摩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始祖,称其当年登陆地为“西来初地”。隋唐时期,广州对外贸易更加繁荣,成为唐代“通海夷道”的起点,是中外商品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港口。这一时期,广州的佛教文化传播更加广泛,广州博物馆藏木雕罗汉坐像便是最好的见证物。

猜你喜欢

达摩罗汉木雕
达摩祖师
数学老师与达摩克利斯先生
顾绣罗汉朝观音图轴
少林功夫拳(四)
木雕工艺品如何保养
贪珠罗汉
李宏禹作品
太极达摩伏虎棍与太极达摩杖对练(一)
自然形木雕
东阳木雕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