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语习得理论对高校英语语法教学改革的启示

2014-06-30黄颖斌

教育界·下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英语语法教学改革

黄颖斌

【摘 要】二语习得理论作为语言习得的重要理论,对语言教学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二语习得理论揭示了语言习得的普遍规律,为语言教学和实践提供了指导,对现代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具有深刻的启迪和借鉴意义。对于高校英语语法教学而言,要注重语言习得理论,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把握语言的特点。本文将主要探讨二语习得理论对高校英语语法教学改革的启示。

【关键词】二语习得理论 英语语法 教学改革

二语习得理论是现代语言习得和教学理论中影响深远的理论,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受关注的语言学理论之一。二语习得理论激发了人们对语言习得规律以及教学方法的广泛而深入的讨论[1]。

一、二语习得理论概述

二语习得理论主要包括普遍语法理论(Chomsky,1965)、监察理论(Krashen,1982)、文化适应模式(Schunmann,1978)、适应理论(Giles,1977)、功能理论(Givon,l985)等众多理论体系。通过对母语和外语学习的过程进行具体研究。从外语教学和教材的编写等方面提出语言习得的相关理论,让第二语言学习者能够从个体差异中探索学习的乐趣和有效方法。注意安排好教学活动的时间统筹,不安排过多的耗时间的重复性活动,只重点安排有重要教育意义的课程,突出活动与学习重点,督促学生的平时学习。教师要学会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关心学生的平时学习生活,及时协调学生的矛盾,营造正确的学习、竞争氛围。只有将二语习得理论与外语教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会让学生在语言习得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Gass和Swain都强调了输出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认为输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输出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输出不断地促使学习者作出假设、判断和创新,输入输出的过程就是建构主义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即建构主义的同化和顺应。语言被定义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语言交流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用语言意味着与人打交道。学习语言就是有效地使用语言。Krashen提倡的自然交流状态下的有意义的交际,就是指真实情景下的交际,也就是说交际应有其社会目的性[2]。

二、二语习得理论对高校英语语法教学改革的启示与实践

传统的高校英语语法课堂中,教师通常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即教师教学生认字、读课文、讲解课文的意思,最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抄写字词和课文等。这种简单的方法流传已久。但是,形式呆板,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过程中教师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导致学生常常因为课程无聊而走神、开小差、说悄悄话等,没有认真听课,也就掌握不了知识。如果课堂上学生常常走神,那么学生和教师都应负一半的责任。而师生互动却恰恰与此相反,加强师生互动,代表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关注学生活跃点的教师,有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师。在课堂中,有效的师生互动,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引起学生自发学习英语语法知识的兴趣,使他们发自内心地希望去学习,在和谐快乐的高校英语语法课堂中,在教师的引领下,一起由衷感受英语语法的魅力,爱上英语语法,爱上课堂[3]。

1. 语言学习不同于语言习得,在语言学习中,学习者在表达之前有意识地去检查要表达的内容,关注语法规则。而在自然对话中,说话者的注意力常常放在正在讲话的内容上,而不是怎样说上。语法的准确度在语言发展的早期阶段较慢,但会随着互动交流的机会增加而慢慢改善[4]。

2. 语言输入是指在自然环境和课堂环境中的语言输入活动,语言输入的内容随语言学习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输入决定语言习得的过程。研究表明,会话双方,如讲母语的为了和二语学习者进行有效交际,会自动将自己的语言调整到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水平上,有效地互动。如,通过肢体语言、放慢语速、简化结构、使用简单词汇等方法,也就是说,二语习得者只有接触到适合其语言水平的输入,才能对其语言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5]。

3. 二语习得理论激发了广大研究者对语言学习规律、语言学习过程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在大学英语语法教学中,语言习得理论得到广泛的重视和运用。目前,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语法教学提倡建构主义教学观和学习观,重视学习者主体的积极作用及学习者内部因素所发挥的作用,这是语言习得理论运用于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特别是网络环境下的高校英语语法教学所发挥的积极作用[6]。近年来,广大大学英语教师对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成果应用于高校英语语法教学,尤其是计算机辅助第二语言习得进行了大量的教师行动研究,加强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成果的推广,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深化了对二语习得理论的认识和学习。

结论

因此,在高校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降低学生的情感过滤程度,通过生动、形象、有趣的教学手段来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贴近现实的“输入”环境,减少他们的焦虑,尽量把压力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使他们在一种开放和吸收的心理状态中接受所输入的语言材料。

【参考文献】

[1]王琳. 高校英语教学二语习得理论应用探微[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152-154.

[2]马平. 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 新西部(理论版),2013(05):117-122.

[3]李虎,张鼎. 浅谈二语习得理论对英语专业口语教学的启示[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08):345-346.

[4]邓雅倩. 试析高校英语语法教学与学生言语应用能力的培养[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3(04):31-32,35.

[5]张丹. 高校英语专业语法教学如何走出“枯燥”的怪圈[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5):129-130.

[6]田军. 英语专业教学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瓶颈和突破[J]. 中国连锁,2013(10):260-261.endprint

猜你喜欢

英语语法教学改革
2020年高考英语语法填空命题分析
高考英语语法填空有提示词的题型解析
英语语法教学改革的路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