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国有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
2014-06-30易国庚
易国庚
摘要:文章通过研究国有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结合现代企业制度对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和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提出了煤炭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应该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煤炭企业 人力资源 管理对策
我国的国有煤炭企业正处于由传统的企业制度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型之中,因此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来代替传统的人事管理已成为必然的趋势。
1 国有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现状
1.1 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模式跟不上新时期发展的需要 目前大多数国有煤炭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还是沿用传统的人事管理形式,企业中人力资源部门被分成劳动保障处或劳动人事处(管理工资社保和员工招聘、调配)、教育培训中心(管培训)、党委组织部(管各级主管人员选拔任用),不仅职能交叉、機构臃肿,而且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协调和统一性。近年来,虽有些煤企成立了人力资源部,并赋予了一些新的内涵,但总体上也还是履行旧的行政人事管理的职能,在操作模式上属于被动式的,部门职能多为工资分配方案的制定和人员招聘、调配、晋升、培训等,是为管理企业的工作人员而服务,为了管理而管理,缺乏有效的人员规划、激励机制和规范有效的员工培训机制,缺乏为企业战略服务的意识。
1.2 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效率低下 从员工素质看,与其他国有工业企业相比,国有煤炭企业的职工素质明显偏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笔者所在的煤企就是典型的代表,据统计,受过高中以上文化教育的人数只占职工总数的20.6%,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职工总数的4.6%,而主体的工程技术人员还不到全部从业人员的4%,一线工人文化程度基本为高中以下,平均年龄为43.7岁。正是因为“人”的问题,煤炭企业的生产效能低下,安全事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降低。
1.3 煤矿专业技术人才流失严重,人才匮乏 与人力资源素质不高相比更可怕的是,国有煤炭企业人才引进的困难和内部专业技术人才引进的流失,一方面煤炭企业流失人员逐年增加,另一方面是煤炭行业很难吸引到人才。据不完全统计,笔者所在的江西省所属的国有煤矿从2001年至2010年没有招入一名煤矿主体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而这些年却流出专业技术人员900多人,从结构上来看,流出的专业技术人员多为80-90年代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是企业的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
2 国有煤炭企业人力资源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受历史沿革和传统体制机制的影响 煤炭作为国家的重点能源,煤炭企业作为开采特殊行业,长期以来一直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有专门的煤炭部和煤炭厅进行管理,带有很浓的政府行政色彩,后来政府行政结构改革,撤销了煤炭部和煤炭厅,很多国有煤炭企业虽然改成了公司制,但企业的各级领导人员仍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命,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选人用人制度,在人事管理上,仍然喜欢参照行政级别去管理,管理比较粗放,选人用人上不公开不透明以及情大于法的人事管理现象很普通。
2.2 受生产工作生活环境和相对待遇较差的影响 一是从生产生活环境看,由于煤炭企业地处郊区,交通状况、日常生活都极不便利,井下开采引起地表塌陷,破坏自然环境及周围的农业生态,煤矿生产和运输环节产生大量的煤尘和岩尘,井下排放大量有害气体,矿区环境卫生空气质量都是比较差的,机械化程度相对比较低,基本上都是人工开采,井下湿度大,较多接触粉尘等有害气体,矿井存在水、火、瓦斯、煤尘和顶板五毒危害,小事故不断,大事故不能控制,危险性高,社会影响不好。二是从相对待遇上看,煤矿职工的工资收入已经从90年代的工人老大哥变成现在收入最低的行业之一。有资料显示,煤炭行业效益差、待遇低,人均收入不足电力、石油行业的二或三分之一,虽然近些年来国有煤炭企业效益有所好转,职工工资收入增长不少,但仍低于其他行业的国有企业,而且由于工作环境恶劣,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等,相对收入就显得更低。正是基于这些原因,国有煤矿企业找不到人,留不住人。
3 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3.1 转变思想观念,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人是管理工作的核心和动力,是企业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人才是企业经营的重点,国有大型煤炭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
3.2 完善绩效管理机制 绩效考核是指企业组织以既定标准为依据,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职工在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行为表现和工作结果方面的情况,进行收集、分析、评价和反馈的过程,是主管或相关人员对员工的工作做系统的评价。
3.3 进行科学的薪酬设计 以期望理论为基础,实行双轨制的薪酬管理设计,使得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待遇与之相应的工作岗位相匹配,有效地解决技术人员都往“仕途”上奔的问题,从而为员工保持良好的工作绩效提供“持续动力”。
3.4 实行内部培养,岗位成才 一是可以开展岗位成才,建功立业活动,通过导师带徒,一对一结对帮扶,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方式提高职工的业务技能;二是选送年轻的有培养前途的员工到相关的高等院校深造,培养企业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三是针对本企业的特点,制定人员培训的规划,做好培训后的考核和使用,提高培训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永伟.解析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趋势——虚拟人力资源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09).
[2]钱黎阳.基于虚拟组织的地方高校师资人力资源管理开发对策[J].价值工程,2012(24).
[3]韩伟.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职业圈,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