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时期如何加强素质教育

2014-06-30王桂梅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6期
关键词:幼儿教育素质教育

【摘 要】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教育事业特别是幼儿教育事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幼儿时期如何加强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提高幼儿素质是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基础,是教育事业成败的关键。本文结合幼儿教育工作实践,就幼儿时期如何加强素质教育提出了一些观点和想法。

【关键词】幼儿时期;幼儿教育;素质教育

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性教育,其是幼儿人生学习的起始阶段,对于幼儿的未来成长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加强素质教育,使得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教育不仅要注重知识传授,更要注重素质提升。通过素质教育,能够培养人们的创新发散思维,培养科学方法,因此,要从幼儿时期抓,通过提高幼儿素质推动整个社会的整体素质提高。本文结合幼儿教育工作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幼儿时间的素质教育工作。

一、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思想认识

要想加强幼儿早期的素质培养,首先要求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思想认识。教师需要以身作则,方能教书育人。素质教育上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强化师德,展现人格魅力。教师要以人格来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在素质教育的认识上,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和教育观念,并在思想和行动上做出榜样。只有幼儿教育把关严实,才能让幼儿成长时得到健康发展。

教师还要从应试教育的思想牢笼中挣脱出来,将素质教育作为主要培养目标。让幼儿从小就树立自主意识和自信心。也就是说,幼儿的教育工作重点在培养创造性人才目标当中,以素质教育作为前提条件,从以往传授已有知识的传统教育,转变为着重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适应教学改革,转变教育观念将是幼儿教师进行素质教育时必须做到的两点。

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必须走进孩子的世界,花更多的时间与经历和孩子们进行沟通交流,期间要观察了解幼儿,熟知幼儿特点,分析幼儿心理及表现。幼儿的最大特点则是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而且表现欲望也较强,可是由于幼儿的年龄以及心理还没有成熟,也缺乏社会生活实践的经验,在一些手工制作课上孩子们往往随着自己的心情和性子任其由来,制作的小物件可能达不到教师所要求达到的目标,在这一点上教师万不可对幼儿进行呵斥或者批评。如果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教育到最后的效果,只能是适得其反,因为剥夺了孩子们的探索乐趣,在尝试很多次之后依然是失败的,会使得幼儿的心理产生对学习的厌恶。那么在成长的过程中在面对新鲜事物时就不会再提起兴趣,导致他们的性格趋于封闭,内心世界封锁。只有犯过错误才会知道错误的厉害性,教师应当细心引导孩子的健康发展。所以,教师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让幼儿感受到学习是主体地位,给幼儿创造轻松的环境,追求快乐的童年。

二、培养语言能力,实施素质教育

幼儿园则是孩子人生学习的起点,是幼儿迈向外面世界的第一个路口,而语言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能够给孩子带来无尽的财富。语言能力的提高,必然使得孩子能够去外界进行交流,在孩子的心理上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要让孩子多听、多看、多说、多做,这是建立良好的素质教育典范。在课堂和课外的活动中,要让幼儿之间能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互动,让他们接触更多的小朋友然后与之成为朋友。这才是在幼儿的素质教育中所要体现出来的目标和做法。

随着语言能力的增强,势必会给幼儿在面对其他问题或者跟教师说话时,能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杜绝一些孩子的自卑心理,或者内向不爱表达自己观点。并且语言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在与他人沟通时,也能正确评判他们的语气是否是真的在生气还只是开个玩笑而已,毕竟这是一项值得关注的话题。

三、树立幼儿信心,增强动手能力

调查表明,幼儿成绩的好坏一方面与其智力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其自信心。日常幼儿园上下课时,小朋友们下课之后会和同伴一起去玩,此时教师应该发挥他的职能与职责,鼓励一些自理性劳动不敢去尝试的幼儿给予一定的鼓励,让他们能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提高积极性与自主性。要知道,在课堂上的教育还不能够算是完成了教学的任务,应该将课堂教育延伸至课外,多多开展动手的活动,让幼儿园的孩子们积极的参与到其中,从小就培养动手能力,为其未来发展提供有利帮助。

幼儿的自信心是心灵畅通的桥梁。上课时教师要细心观察幼儿,观察哪些小朋友很少发言或不敢发言,教师给予机会,让他们在其他小朋友的面前展开心扉,教师也需在一旁进行鼓励,表扬。而在户外的活动中时,教师做好相对安全工作的前提下,应让小朋友们自己动手,自己去摸索,例如让小朋友们自己种树苗,种花草或观看小动物,亲手制作剪纸或小物件,充分让孩子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加强感官的认识,增加对大千世界的认知,这些都能为幼儿素质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四、锻炼心理素质,形成创新意识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形成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为幼儿的教学环境创造和谐、自由、民主的环境可以让孩子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要让孩子们懂得尊老爱幼等传统中华美德,在其心理上得到一定的加强,因为幼儿的好奇心强,所以抓住此特点培养幼儿敢说敢想的精神,有自我主见意识等独特的个性,并且创造兴趣,好问,喜欢探索的精神,在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上能够得到显著提高。这几点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心理素质,恰恰是拥有这心理素质,在创新思维的培养上才能有较大的进步。教师也需要教会孩子能够创造性的学习,这对幼儿来说至关重要。教师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促进孩子创造思维的发展,这样在积累知识以及运用知识上便能得心应手,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例如可以让孩子利用积木、沙子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自己制作或创造出新的物品来,或者在绘画表演上培养幼儿的创造力等。

五、注重家庭教育,联系生活实际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时机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教师在幼儿教育中应将生活与教学活动联系,其中家庭教育也至关重要。家长必须树立全新的家教观念,与教师之间的观念形成通识,努力培养和锻炼孩子的综合素质。课后课外之余,家长应取代教师在校的职责,引导孩子奋发向上。还要改变打、骂、惩罚等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不正当的家教行为,学会充分尊重孩子的自尊和人格,将生活中的点滴都运用到素质教育中来,这对于幼儿的未来发展及真正踏上社会都将受益良多。

总之,提高幼儿素质是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基础,是教育事业成败的关键。因此,加强幼儿的素质教育至关重要,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加以重视,做好该项工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J].教育部政报,2001年11期

[2]杨敏.要善待孩子的好奇心[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2年10期

[3]刘瑞清.让心理素质教育进课堂[J].教书育人,2005年22期

作者简介:

王桂梅(1980.12~ ),女,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幼儿教育。

猜你喜欢

幼儿教育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