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中国山水画线条的美学内涵

2014-06-30曹科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皴法物象山水画

曹科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4)

试论中国山水画线条的美学内涵

曹科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4)

“线”作为最重要的艺术特征从中国绘画起源到现在一直引领着中国绘画的发展。线的运用对作品的造型和情感表达起着重要作用,从根本上分析并掌握中国画上线条的美学内涵和造诣特征是深入研究中国绘画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前人的作品和研究理论来探究线条的美学内涵所表现出来的几个方面。

中国画;线条;造型;情感;美学内涵

中国山水画的“线”是塑造物象,缔造意境的主要手段,是中国山水画技巧中最基本的因素。在中国山水画几千年的发展中,线条表现物象和表达情感的功能也不断提高,其自身的独立审美价值也越来越丰富。在中国山水画中因为线条的运用画家可以“游弋”于物象与内心情感中。线条在中国山水画中不但有造型表现的功能,更成为了画家感受的反映、情感的表达和心灵的倾诉。正缘于此,线条才能产生无穷的生命力。山水画的线条讲究形式美和韵律美,每根线条都要体现出波则起伏,起伏则生动的“一波三折”流动感和“劲弩筋节”的力量感。

线条作为山水画的最基本造型方式其自身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这种造型方式不但在造型功能、传统的哲学意味上都具有特殊的功能而且与线条的情感表达相结合完成了线条审美学上的特征回答。

一、线条是山水画的基本造型手段

自绘画伴随着远古人类的劳动创造出现以来,绘画自身就选择了线条作为表达人类对认识自然最好的载体,使得绘画初始就脱离不了线条的约束。在完成记录表现物象的同时,线条也完成了对于绘画基本造型手段的本体回归。

既然线条是绘画的基本造型手段,那也必将成为中国山水画的基本造型手段。

中国山水画自脱离人物画而独立以来,就伴随着线条作为核心表现语言的变革。山水画既有以线为骨的轮廓塑造,也有各种形式的皴法添加,为的就是达到山水画意象造型,塑造“可游、可行、可居、可思”的画外之境。而线条就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

中国古代山水画家创造的各类线条类型都是从物象本身的结构特征出发。由于现实中并不存在真实的线,可以把它看作是画家对物象形态的高度概括。同时表现物象已不再是再现真实物象,而是成为寄托画家思想情感的一种符号。

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皴法,由于历代画家的不断创新和充实,皴法也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更加丰富了线的形式。中国山水画的皴法是历代画家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技法经验。皴法的出现,使山水画有了自我欣赏和批评的准则。皴法根据形式的不同,归纳起来可分为“点皴”、“线皴”、“面皴”三大类。山水画的皴法最初是由“线条”发展起来的。

二、线条蕴含着中国传统的哲学意味

线条自身具有的哲学性,正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规律。

基于中国独特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画中“线”这种特有的艺术表现方式的根源所在。中国古典哲学中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建立的最高概念就是“道",就是要在精神上与道一体,这就是老庄的人生观世界观。讲求“天人合一",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因此中国的艺术家们从一开始就是从大出着眼,讲求的是整体,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从一开始中国的艺术家就没有机械的描摹自然,而是很自觉的发挥了艺术家的主观作用,在对客观世界对象描摹的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想法。他们通过观摩大自然,找到并体悟万物之中的自然规律,从规律入手借鉴自然并重构,进行再创造。因此他们的艺术创造是与中国古代的认识论是统一的,艺术创作的过程就是一个艺术家的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过程,不是象西方绘画那样忠实的刻画对象,再现自然。齐白石的一句“在似与不似之间”精确的表达了中国画的审美意识,不似为欺世,太似则媚俗。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古代“中庸”“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三、线条负有感情承载功能

山水画素来讲究“以形写神”的形神观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心源观。南朝宗炳在他的《画山水序》中说,山水画是“道”的体现,图绘山水形象可以领悟虚无之道。同时他又提出“应会感神、神超理得”的创作构思方法,这在一定意义上可理解为有感于物而在内心引起反响,激起了创作激情,进而充分表明了他的审美思想。宗炳将山水画创作归于“神思”,无疑和后世追求的“寄情于景”、“情景交融”有一脉相承的联系。另一位山水画家王微在其《叙画》中强调了山水画创作的“致”和“情”,深入了山水画的审美诉求。

可见历代山水画家都很重视主体思维对“神”、“情”、“意”、“趣”的提炼和修为,在山水画包容了这些传统“形神”思维精髓的同时,也承载了画家主管赋予画面的审美情趣。线条作为支撑山水画视觉构架的基础造型语言,很自然地承载了画家们所赋予山水画的感情内涵,具有了审美情感的功能。

在山水画发展最为重要的历史时期,坚持在山水画创作中强调线条语言,以“取古人气息、绘自然山川”的理论来统筹山水画创作各方面的因素,为山水画注入新鲜的活力。

[1]杜凌贤.中国画线的装饰性[M].载《云梦学刊》,2000年7月号.

[2]石涛,窦亚杰.石涛画语录一画章[M].西泠印社出版社,2006年7月27页.

[3]刘峻注.世说新语[M].延边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230页.

[4]谢赫.古画品录[M].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12月6页.

[5]周伟.中国美术简史[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08月125页.

J222

A

1005-5312(2014)14-0188-01

猜你喜欢

皴法物象山水画
我来打开山水画
黄秋园山水画课徒稿(二十)
黄秋园山水画课徒稿(十九)
黄秋园山水画课徒稿(十八)
物象再造系列
物象几何——新艺美固整木展厅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武术文化中“物象与兴象”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