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罗曼·波兰斯基电影风格的形成
——波兰斯基人生经历对电影风格的影响
2014-06-30李丽婷
李丽婷
(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 400700)
简析罗曼·波兰斯基电影风格的形成
——波兰斯基人生经历对电影风格的影响
李丽婷
(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 400700)
波兰斯基对世界、对生命有着他独特的看法,他擅长通过展现暴力、死亡来揭露人性的黑暗,通过挖掘人心最深处的欲望来体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悲哀,这都逐渐形成了波兰斯基独有的艺术风格,而这一切又深受他人生不凡经历的影响。
波兰斯基;超现实主义;黑暗;人性;回忆
每一部成功的电影都是一件艺术作品,是导演展现自己对现实世界以及人生追求和阐释的媒介。丰富波折的人生经历逐渐雕琢形成了每一位导演所具有的独特的叙事风格和艺术倾向,这是导演属于自己且无法模仿的特殊记号。
罗曼·波兰斯基戏剧性的一生是形成他独特艺术风格的重要原因,甚至许多的电影或电影片段都是他经历过的真实写照。他将他自己亲身体会过的黑暗、暴力与死亡以及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阂与猜忌,都加倍体现在了他的电影中。只有经历过死亡的人才能重现黑暗,他所表现的彻骨悲凉的氛围总是让观众看不到任何希望,压抑、孤寂、沉痛、绝望是片中最常见的组合。至于他所经历的一切是如何渗透到他的创作中的,又是如何形成的他悲观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总是成为人们了解分析其影片的突破口。
从在法国兴起的反犹排犹浪潮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出生在犹太人家庭的波兰斯基从一出生就感受到了世界对于他的不公。在此期间,众多家人被抓人集中营,父亲虽侥幸逃脱,但母亲却惨死在集中营里,他自己则逃离了当时犹太人的居住区。这一切对他的童年留下了阴影,从小就毁灭他所拥有的纯真和无暇,被迫看透了当时世界的真实存在。而童年所经历的这一切都对其日后的电影风格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虽然他在《钢琴师》之前很少拍摄涉及有关当时背景的影片,但那些痛苦的回忆都逐渐演变成了他影片中的暴力、屠杀、死亡,并以此来刻画黑暗的人性。
波兰斯基创作初期的影片可以看到超现实主义的影子,由于当时超现实主义的发展和受自身经历的影响,波兰斯基不同题材的影片从一开始就蒙上了一层灰色。50年代开始,波兰斯基就参与拍摄了一些故事短片,其中的《两个男人和一个衣柜》更是获得多项国际大奖,这也使得他在影坛慢慢崭露头角。《两个男人和一个衣柜》是一部荒诞短片,剧中体现了众多的歧视、暴力和凶残,很直接的将纯洁与邪恶的东西放在一起展示出来,从鲜明的对比里能体会到其强烈的讽刺意味和寓言意义。两个男人从海上来最终回海上去,但来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两个男人所搬的镜子一样被现实社会彻底打破。通过超现实主义的表达方式,赋予了这两个男人和柜子更加深刻的意义,片中两个男人的经历几乎是波兰斯基当时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一个映照。而波兰斯基在片中饰演一个小流氓,并且是殴打两个男人时最出力的一个,对同样是处在社会底层的人有的却只是暴力的输出和自我的发泄,这样的设计突出了现实中存在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悲哀。
《水中刀》是波兰斯基导演的第一部长篇电影,影片的成功带给了他无尽的荣誉,也可以看作是他电影风格尝试从超现实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变的开始。虽说这部影片已经是波兰斯基从超现实主义向现实主义迈进的开始,但其影片独特之处就在于现实中仍然透露着幻想,不会完全的靠近现实主义,在这一点上波兰斯基的真实生活与影片风格有着十足的相似。正如波兰斯基在其回忆录中所谈到:“当我追溯自己遥远的过去,想象与真实的界限总是那样令人失望的模糊,我试图用我大半生的时间去寻找,而这正是我存在的关键。”思及他痛苦的过去,不难理解对于波兰斯基在影片中为什么不能完全的抛开想象,因为无论是怎样改变表达的的形式,罪恶的根源是相同的,总能令他再次体会到曾经的悲惨经历。片中仅设置了三个人物却几乎囊括了所有黑暗的人性,通过一把刀将三个人纠缠在一起,最后却发现一切与那把刀已经没有什么关系,重要的是当掺杂进欲望时人之间的忠贞与背叛。从超现实主义到现实主义变化的过程中,《水中刀》的叙事内容涵盖相比之前变得更多,更加注重镜头以及悬念的设置使得整部影片有了更大的张力。青年和丈夫的第二次争执由青年主动挑起,在后来果断的将船桨直接扔进了海里,迎来了片中的高潮,到之后青年与妻子发生关系再次扭转了三人之间的关系,每一层的发展看似顺其自然,但都是经过仔细设计安排的。拍摄这部影片时的波兰斯基还很年轻,当片中的青年学生自己称自己是“旅行者”,很好的隐藏起自身面对两夫妇的劣势时,很容易联想到隐藏劣势同样也是波兰斯基的强项。
随着波兰斯基的不断探索,逐渐形成了他影片中独特的黑色风格。波兰斯基本身可以说是十分具有探索精神的,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不同类型的影片他都有过尝试,但几乎无一例外的都充满了死亡和暴力。在此基础上,让波兰斯基的影片更加充满阴郁和血腥的契机源于1969年,身怀8个月身孕的妻子莎伦在洛杉矶的家中被极其残暴的方式杀害。当波兰斯基看到墙壁上满是鲜血、妻子被开膛,腹中的孩子也死于非命的时候,相信无论构思怎样的惊悚片都无法表达波兰斯基心中的恐惧以及愤恨。而更加难以让他接受的是,竟然有人认为由于他放荡形骸的生活,所有的一切都是他咎由自取,甚至还有人认为他自己就是嫌疑人之一。这一切发生之后,波兰斯基改编了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麦克白》,原本就充满阴谋的著作在波兰斯基的手下显得更加压抑和血腥,他似乎想借此来宣告对于自己遭遇的种种不满。不少人对片中的谋杀场面产生质疑,认为其太过血腥,但波兰斯基曾在一次采访中说:“你没去看看去年我加利福尼亚的家,我知道什么是血腥。”显然,妻儿的遭遇对于波兰斯基来说是有着巨大冲击的,也让他原本的黑色风格变得更加难以明亮,之后相继的几部影片也都被波兰斯基赋予了更加血腥和暴力的表达。与之前波兰斯基电影从超现实主义向现实主义变化相衔接的是,波兰斯基再次找回了影片中的想象空间,通过其来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甚至是愤怒。从某些方面来讲,再次经历梦魇的波兰斯基不愿正面面对现实的残酷,转而寄托于影片也是波兰斯基通过影片逃避现实的一种手段。
在波兰斯基刚刚准备走出丧妻之痛时,他的厄运又再次展开,这一次的影响让他的影片风格再也无法脱离暗,似乎他生来就应该属于黑暗。1977年,波兰斯基因被指控强暴一名13岁少女萨曼莎于加州被捕,波兰斯基用了42天的时间辩解,最终未逃脱制裁,逃离了美国,至今未踏上美国土地一步。《苔丝》是他经历被捕后拍摄的第一部作品,与之前大多数影片所不同的是,虽然这部影片中苔丝的命运曲折悲哀,但片中画面却拍摄的异常的唯美。在次之前,波兰斯基拍摄了太多通过血腥画面直接表现内心的影片,而这一次他似乎开始深刻反省自己,当看到片中的苔丝在不断忏悔和渴望得到救赎的时候,我们隐约能看到那背后波兰斯基的影子。现实中的悲剧不外乎金钱、爱等人们所希冀的一切都离你甚远,相反贫穷、冷漠却总是接踵而至。波兰斯基就是将苔丝放在了这样的一个悲剧中,很显然有的人会就此沉沦,但或许是在经历了那么多次的不幸之后,他在影片中不再想只是一味地深挖痛楚。通过片中的苔丝我们始终能看到一丝美好和纯真,又或许是这样的一丝美好的存在,才会对她的不幸的遭遇更加的感到同情。这些细微的设计中,我们隐约能找到一点蛛丝马迹,波兰斯基是否在现实中也向苔丝一样被社会的舆论压迫的无所适从却无处可诉。关于这些从后来关于案件的调查以及后来萨曼莎被采访时所透露的只言片语中,我们可能更愿意选择相信也有着他的冤屈和无奈。
《钢琴师》的出现是波兰斯基电影创作的一个里程碑,与他以往的叙事风格相比有了不小的转变,也是他在拍摄了众多结合想象的电影后,真实回归现实的一部佳作,完全客观的再现了二战期间犹太人在纳粹的魔爪下痛苦生存的场景。曾经在90年代他拒绝斯皮尔伯格担任《辛德勒的名单》的导演,原因是影片与他的经历太过相似,他称拍摄自传体的题材没有意思,但又何尝不是他没有勇气直面自己的痛苦经历。他改编了波兰钢琴家瓦拉迪斯罗?斯皮曼的自传体小说《钢琴师》,由于斯皮曼同样是犹太人,他的经历与波兰斯基同样也是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这是他一直想表达但苦于自己的痛苦回忆和没有恰当的题材的主题,但这时的他选择正视而非逃避。一方面就像波兰斯基自己所说:“我可以利用全部经历,又不会因此而损及我的回忆”。另一方面这一改变与他终于渐趋幸福的现实生活是分不开的。这部影片波兰斯基追求的就是忠于现实,从影片中钢琴师开始的不幸遭遇到后来终有人识得他的钢琴曲,他意在完全的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况。这对于以往总是不愿轻易放弃想象空间的波兰斯基来说,是他在叙事风格上的一次不小的挑战。波兰斯基现实生活中的变化影响了他影片的创作,《钢琴师》也为波兰斯基获得了众多的荣誉,甚至包含了很多从未得过的奖项,但对于波兰斯基来说这部影片带给他不仅仅是这些。从波兰斯基对影片《钢琴师》的态度,不难感受到这部影片对于他的巨大意义。影片中钢琴师所经历的对犹太人的压迫是波兰斯基亲身经历过的,影片似乎可以带他回到那个令他痛苦的年代,最终钢琴师带有希望性的结局也是波兰斯基自己所热切盼望的,可以说影片寄托了无数波兰斯基自己的情感,而靠这样一部影片获奖意味着更多人的接受,这对于一生波折的他来说,意义之重大自然不言而喻。
如今,波兰斯基仍然坚持着他的探索与创作,逐渐丰满着他自己的影片风格。从过去他创作的几十年来看,纵然他涉及的影片类型十分广泛,且不同时期有着不尽相同的影片风格,但他的电影中始终脱离不了阴郁、压抑、黑暗的氛围,这也是他一直坚持的整体影片风格。通过压抑、灰暗的影片风格突显沉重的主题一直是波兰斯基在影片中惯用的手法,他将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融入进影片中,剖析他人不敢触碰的黑暗之处,涉足别人畏惧的领域。无论是他黑色影片风格的形成、还是他不停止探索的精神以及在电影艺术上的巨大成就,都是可以看作是他戏剧性的一生带给他的财富。
[1][法]罗曼·波兰斯基.波兰斯基回忆录.新星出版社,2008.
[2][法]罗曼·波兰斯基.波兰斯基谈电影.世界电影,2004年第1期.
J905
A
1005-5312(2014)14-01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