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全球价值链高端的战略延伸模型
2014-06-28邱国栋刁玉柱
邱国栋++刁玉柱
摘 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与产业内分工、产品内分工深化态势渐趋明显,中国后发企业参与全球竞争面临着新的更为复杂的竞争形势与管理情境。本文着眼于企业与全球价值链的嵌入关系打造与嵌入过程实现,通过扎根理论编码技术对多个案例进行分析与提炼,提出以企业战略延伸应对新情境的理论模型与基本对策。研究表明,企业战略延伸活动具有明显的系统属性,因此战略延伸模型呈现出一个由基础环境、延伸启动、延伸实施、延伸管控等构成的结构体系。战略延伸的关键,主要是处理企业价值链环节与全球价值链环节的竞合关系,实现后发企业与全球价值链领先企业的双向嵌入。
关键词: 嵌入;全球价值链高端;本土制造企业;跨案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 F11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176X(2014)04001909
一、问题提出
企业是一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与竞争的行为主体,一国的国际竞争力终究是依靠企业得以实现的。就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实际来看,尽管已有部分跨国公司积极参与全球竞争,但总体而言,中国企业的管理能力、研发能力、海外投资决策能力以及整合各项资源能力,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1];多数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处于被俘获、被控制和被治理的弱势地位,集中在全球价值链低端的制造与组装环节。全球价值链的“低端锁定”不仅造成中国企业在价值链收益分配中拥有较少话语权,承担更大的市场风险,面临极大的资源与环境压力,而且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渐趋消失,就连支撑“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也难以保证,生产成本上升、企业利润降低又会使其创新动力进一步受到削弱和抑制。“低端代工→微利化→自主创新能力缺失”这一逻辑传导到宏观经济层面,势必进一步造成整个国家经济增长呈现出粗放型、数量扩张型的特点。
因此,后发企业
本文指已进入或准备进入跨国公司产业链的后发企业。它暂存在两种竞争劣势:一是技术劣势,主要原因在于与主流国家技术和研发来源相隔离,与世界科学和创新中心相隔离,在工程、技术技能和研发上落后,并且其周围的产业和技术基础设施远未发展。二是市场劣势,这与领先市场及挑剔用户有关,造成后发企业与主流国际市场相隔离的后果。 如何突破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更好参与全球竞争,推进企业转型升级一直是学界关注研究的焦点。值得强调的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渐深入,尽管竞争强度在逐渐加大,但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门槛还是在逐渐降低,这使得中国后发企业参与全球竞争面临着新的更为复杂的竞争形势与管理情境。一方面,对于当前中国后发企业而言,单纯依靠产品升级与工艺升级不仅很难树立起相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后发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而且在缩短与全球价值链领先企业的差距上也无济于事,即跌入赶超的“阿基里斯”陷阱;另一方面,全球竞争强度增加使得跨链升级的难度也相应增加,中国企业跨链成功的案例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如何在已有实力基础上,利用全球经济的国别分工细化与产业内分工深化的机会,同时规避跨链升级带来的竞争风险,使企业沿着全球价值链向高端攀升便极为重要。 从我们的案例调研来看,部分企业正是考虑到这些优势并依靠主动的战略设计及其延伸,成功地嵌入
结合格兰诺维特本意及学者对该词使用习惯的分析,本文认为可以将 “嵌入”分为两类:一类是严格遵循格兰诺维特对嵌入内涵的界定,研究经济活动的社会嵌入性及其相关问题;另一类基于格兰诺维特的研究并结合嵌入的中文含义,将其视为要素或行为之间的特定联系(名词性“嵌入”),或为实现这一联系而采用的活动过程(动词性“嵌入”)。本文意义上的“嵌入”归属第二类,一是突出企业全球化战略选择与战略延伸时应具备的主动性、全局性、动态性等战略特征,二是为了强调企业与全球价值链其他节点企业的“根植”关系。 到全球价值链高端。
基于以上考虑,本文着眼于企业与全球价值链的嵌入关系,尝试建构企业战略延伸的理论模型,以期为尚未嵌入全球价值链高端的后发企业提供借鉴。
二、文献回顾与述评
首先,文献梳理表明,国内外学者对嵌入全球价值链、产业(企业)升级系列问题的研究,切入点大体一致,大多建立在后发工业国或后发企业发展落后这一基本事实,认为嵌入全球价值链并向上攀升是企业(产业)升级的唯一出路。但研究对象的层次、范畴则较为复杂,可以分为国别、产业、企业顺次的宏观、中观、微观三大层面。需要指出,除产业集群升级研究外,学者们并没有严格遵循“企业升级—企业层面”、“产业升级—产业层面”这一逻辑,而是交替或不加区分地使用国别、特定区域、某一行业对嵌入问题进行探讨,因而造成嵌入主体、聚焦层面与案例区域或属性的紊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结论的针对性。
其次,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后发企业相比,中国后发企业存在明显的异质性,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存在更为复杂的竞争形势与情境。 例如在起步时间上,中国传统制造企业的后发赶超起步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而国外企业升级理论的研究对象往往集中于早于该时期的国家或地区,如亚洲四小龙。 非常明显,由于起步时间滞后,中国后发企业不仅要接受美日欧全球价值链主导企业的主导,而且同样也面临来自韩国、新加坡等国企业的竞争压力。此外,学术界往往认为,后发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时间较晚,并且发展水平也相对较低。但从实践领域来看,中国家电、服装、计算机制造等行业发展迅速,全球影响力与日俱增。即便是在发展初期,正是因为时间滞后带来的后发优势,有些企业也与一般意义上的后发企业有着明显不同——它们已经有了一定发展基础,在跨国经营方面积累了实力与经验,并且有着强烈的沿着链条继续升级
需要强调,通过我们的文献梳理与实践调研,中国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努力中,跨链升级极为少见。 的愿望。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着眼于中国这些已经具有一定实力的后发企业,揭示其沿着全球价值链向高端嵌入的具体过程与内在机理。
最后,已有针对后发企业全球价值链问题的研究中,多为被动、策略性思维,鲜有企业顶层设计、战略问题的探讨。如在升级模式的相关研究中,学者们大多持这一逻辑:首先通过对企业全球化发展的梳理,归纳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模式;在此基础上,企业要做的,就是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模式,并且将其适时加装到企业发展的相应阶段。不可否认,这一逻辑能够帮助企业迅速厘清全球价值链及链上节点企业的发展情况,从而简化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理论困惑。但遗憾的是,由于模式研究具有明显的“事后追溯”特征[2],企业是否可以将已有模式作为自身未来选择,以及企业如何动态调整这些模式等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确认。同时在实践中,当今后发企业被动接受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做法越来越少,依靠主动战略设计挑战跨国企业、与其互动的案例越来越多,战略在企业全球化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
(二)战略延伸的提出
可以看出,全球价值链相关理论能够为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高端提供借鉴,但同样存在上述弱点,尤其是已有研究不能从企业战略选择这一角度提供嵌入方案,进而影响了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的实践价值。实际上,嵌入全球价值链高端恰恰需要战略创新。战略创新主要涉及顾客价值提升、已有市场重塑及企业商业模式重构等问题,其目标是导向企业绩效的高增长[3-5]。但现有文献一般仅笼统地研究市场战略,而对反映战略创新内涵的非市场战略 主流战略管理理论坚持市场导向,将与市场供求相关的竞争战略称为市场战略。而持非市场战略(Market Strategy)观点的学者们认为,企业行为应超越供需之间的交易行为,超越竞争,考虑政府的管制和政策、公众需求等因素的影响。 的具体内容则缺乏系统、深入的分析。另外,现有关于战略整合创新的研究一般采用较为宏观的视角,对微观视角内市场竞争战略和非市场竞争战略间及不同非市场战略之间的互动机理则未作深入探讨[6]。
因此,对于我国后发企业依靠主动战略设计推进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最终获取于全球价值链高端嵌入效果的这一整体过程,在企业升级、战略创新概念的基础上,本文用“战略延伸”这一概念予以概括,其与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如表1所示。
表1 战略延伸、企业升级与战略创新的区别与联系
比较项概 念 企业在GVC上的位置
企业状况 发展取向 创新特征 竞争对手及其与本企业的关系
战略延伸 GVC低端 有一定基础与实力的后发企业 嵌入GVC高端 沿着链条的渐进式创新 全球价值链领先企业,有进入威胁的企业。
企业升级 企业可能与GVC相离,或位于GVC低端 后发企业 缩小与全球价值链领先企业的距离 渐进式创新 全球价值链节点企业,竞争关系。
战略创新 (变革、转型) 与GVC没有显著联系 出现危机或具有自我抛弃精神的企业 企业绩效的高增长 自我抛弃,激进式创新 不明确
三、研究设计
本文力图揭示企业开展战略延伸的内在机理,并据此构建战略延伸的理论框架,属于典型的理论建构类研究。为此,本文以三个目前已经成功嵌入到全球价值链高端的本土制造企业为样本,通过规范的扎根理论编码技术,对企业战略延伸过程与内在机理作出探索式研究,以期得出一个规范的战略延伸模型,为目前尚未实施延伸战略的企业提供借鉴。
(一)运用跨案例及扎根理论方法的缘由
本文研究的焦点企业延伸模型的构建,主要涉及参与企业如何实施战略延伸活动,以及战略延伸与嵌入全球价值链高端之间的内在机理问题。对于一系列事件发生的“为什么”和“怎么办”范畴的研究,研究者对于事件只有微弱的操控权,研究的重点是当时在真实背景中所发生的现象,因此案例研究是最恰当的方法[7-9]。此外,本研究命题属于典型的探索式研究,任务是建构理论而不是检验已有理论[10-11],而案例研究方法的优势就在于可以通过抓住隐藏在可见事实背后的关键变量,从而能够给实践及学术界提供理论及模式[12]。与单案例研究长于“描述一个事实”相比,跨案例研究的复制原则可以更好地提炼出理论[13]。因此,综合以上考虑,本研究采用跨案例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一)样本选取
基于理论因素而不是统计因素对样本做出倾向性选择、进行理论抽样是案例研究的一大特点[3-4]。考虑到嵌入全球价值链高端的战略延伸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为了剔除行业差异可能对理论产生的干扰,本文将样本限定在制造业这一行业中。样本选择的基本标准如表1所示。
表1 样本选取应遵循的原则、要求与原因
(二)分析层次
在案例研究中,分析层次的确定非常关键,这直接影响到案例资料的搜集与案例分析结果[5]。陈劲等[6]在回顾和梳理国外已有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多种理论视角,从个体、团队、企业、产业和国家五个层面对影响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因素进行了归纳。鉴于本文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我们在问卷设计、资料搜集尤其是案例分析上,均基于企业层次进行研究;对于企业与全球价值链的嵌入关系,也还原成后发企业与全球价值链其他节点企业之间的关系。
(三)数据来源与收集过程
案例研究常用的数据来源包括六种:文件、档案记录、访谈、
包括两种形式,即座谈和填写问卷。海尔:2012年4月访谈2名经理人员,15名基层员工。2012年6月与1名经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7名基层员工进行座谈。2013年10月与1名经理人员和3名基层员工进行深度访谈。吉利:2012年10月,与吉利3名经理人员和8名基层员工,以及吉利大学1名老师、10名学生进行座谈。万华:2013年6月,与1名中层经理和1名财务部门人员进行深度访谈。除座谈记录外,共收回与整理访谈问卷51份,均限于24小时内整理。 直接观察、参与性观察和实物证据。根据问题研究需要并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运用此六种方法对海尔、吉利和万华三家企业进行了相关数据收集,具体收集过程如表3所示。 详细的收集过程可与作者联系。 。
表3 数据来源与收集过程
四、案例分析与范畴提炼
(一)开放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Open Coding)是对原始访谈资料所记录的任何可以编码的句子或片段给予概念化标签,实现将资料概念化。本文通过对深度访谈记录和二手数据的挖掘整理,最终我们从中提炼出12个范畴:创新模式选择;全球品牌与市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跨国并购;全球技术创新体系搭建;“全球—本地”创新要素整合;与全球领先企业全方位合作;战略转型与商业模式创新;信息系统建设;制度创新与战略管控;导向持续创新的企业家精神与文化;市场与宏观环境(限于篇幅,本部分编码省略)。
(二)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的任务是挖掘开放式编码中概念与范畴之间的潜在逻辑联系。本文根据不同范畴在概念层次上的相互关系和逻辑次序对其进行归类,共归纳出7个主范畴。各主范畴及其对应的开放式编码范畴如表4所示。
表5 开放式编码分析举例
2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的任务是挖掘开放式编码中概念与范畴之间的潜在逻辑联系。本研究根据不同范畴在概念层次上的相互关系和逻辑次序对其进行归类,共归纳出7个主范畴。各主范畴及其对应的开放式编码范畴如表6所示。
表4 主轴编码分析
(三)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是从主范畴中挖掘核心范畴(表5最左列),并分析核心范畴与主范畴及其他范畴的联结关系,并以“故事线”方式描绘行为现象和脉络条件,如图1所示。
表5 战略延伸分类的编码分析结果归纳
五、案例分析与模型建构
(一)战略延伸内涵及其类别
结合主轴编码结果,我们对战略延伸的内涵与类别做出分析。企业根据外界环境变化以及企业自身与竞争对手的实力对比,企业制定企业战略表现为企业自身、竞争对手两大决策倾向。当外界环境相对稳定、而且企业与竞争对手“势均力敌”时,决策倾向并不明显。从案例编码来看,企业决策倾向影响战略延伸的内容。企业自身的决策取向,导致原始创新与自主创新,及以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并购为内容的引进式创新。竞争对手的决策倾向导致模仿式创新,如A01、A11等;而没有明显倾向(或者说考虑企业自身与竞争对手两方面)则表现为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全方位合作。战略程度上,企业自身决策倾向显然要高于竞争对手的战略程度。这进一步导致了企业战略延伸的三种不同表现:自主、对策与跟随。 综合上述分析与编码结果,表6进一步对自主、跟随与对策的内涵与特征做出描述。
(二)战略延伸模型:建构与解析
嵌入全球价值链高端的企业战略延伸是企业的系统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在一定内外部动力环境下才能发生。战略启动是战略延伸活动的起点,而战略延伸过程的核心是战略实施。战略延伸是否成功,或者说企业能否成功嵌入全球价值链高端,则最终体现为面向全球市场的原始创新、模仿式创新与自主创新,与全球领先企业的全方位合作,基于跨国并购、FDI的全球研发体系建设,全球品牌战略,全球销售体系建设等能否真正落地。强化对战略延伸生成与战略延伸实施阶段的管控是嵌入全球价值链高端的内在保证。以此为基础,本文发展出一个嵌入全球价值链高端的企业战略延伸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嵌入全球价值链高端的企业战略延伸模型(理论框架)
战略延伸是企业为了嵌入全球价值链高端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包括战略延伸启动、战略延伸实施与战略延伸管控三大部分。这一活动的顺利开展,必须满足一定的基础动力条件,包括来自企业外部、内部的要素,以及内外互动环境等。企业通过战略启动与战略实施,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研发、制造与市场环节,推动企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不断攀升。从系统观点来看,“战略延伸启动→战略延伸实施→战略延伸管控”为系统结构,在外部条件与内部能力保障下,企业能够嵌入全球价值链高端。
1战略延伸基础环境
嵌入全球价值链高端,要求企业具有一定的基础。根据本文的案例研究,基础环境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外生动力环境,即存在于企业之外、拉动企业战略延伸的力量。这些力量主要来自于市场、产业环境,政府在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高端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二是内生动力环境,即来自企业组织内部、推动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力量,这一力量主要表现为企业已经在制造技术与基础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绩,能够为企业向价值链新环节攀升提供内生性力量。 除这两者之外,研究还发现,区域创新驱动要素也 三是内外互动环境,它是企业战略延伸的动力之一,而这一动力的生成,涉及到单个企业内部与其他企业尤其是本地企业或东道国网络的价值交换。换言之,企业若能进入全球价值链的具体环节与区域创新驱动要素发生联系,则可获取与本地网络充分互动的网络价值。这一“价值预期”是企业战略延伸的重要力量。沿着内外环境双向互动这一逻辑,可以对以往全球价值链升级问题中不加区分地使用企业、产业或产业集群这一难题给出合理解释。
2战略延伸启动
文献梳理可看出,企业升级模式是全球价值链问题研究的重要内容。但遗憾的是,这些模式多为学术界对企业全球化发展过程的“事后”总结,尽管研究也声称成果能够对企业选择何种模式提供借鉴[7],但对于企业而言,所谓模式选择仍是被动逻辑。通过本文研究,我们认为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绝不是简单地选择某一模式、路径,而首先是企业在对基础动力认识的基础上,对自身全球化战略与商业模式的重新设计。具体而言,从战略转型设计到国际化战略的时间(如B05,如果等着企业长大再去国际市场,会延误很多发展机会)、实质(2007年5月宣布战略转型,即准备用3—5年时间完成从单纯的低成本战略向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率、国际化战略的转型。C07,2007年底,制定了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帮助企业提升商业价值、带动创新商业模式的企业战略)、基础准备(在体制结构上,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紧密结合是企业战略转型成功的重要原因)等内容;而作为企业运营的主导逻辑,商业模式的设计与创新则与行业转向(A13)、收入模式(A14)密切相关。
3战略延伸实施
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高端,其界面内容依然是技术研发、制造与市场这三大能力。但就战略实施的具体过程,以及后发企业与全球价值链上领先企业的关系而言,笔者发现:
(1)嵌入全球价值链,并非是企业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相应环节的一一对应。本文研究表明,在战略延伸的启动与实施阶段,全球研发体系、模仿式创新与自主创新、全球品牌战略、全球销售体系、全球领先企业的全方位合作等,均与全球价值链各模块有着纷繁复杂的联系。全球研发体系建设仅仅与全球价值链的研发环节相对应,全球品牌战略与全球销售体系仅仅与市场环节发生联系;模仿式创新与自主创新与研发、制造两个环节均发生联系;而通过跨国并购、战略联盟建立起的与全球领先企业的合作关系,与全球价值链各环节都产生联系。
(2)企业与全球价值链的嵌入,不能以单纯的竞争与合作方式予以概括,这与已有研究不同。绝大多数学者曾认为,全球领先企业处理发展中国家后发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这一问题,往往在制造环节表现为合作,在研发与市场环节则表现为压制。这是因为,研发、设计、制造、销售与服务等价值创造活动由领先企业与参与企业分工完成,企业之间存在明显的利益冲突。因此,无论参与企业采用何种方式升级、升级到什么水平,其与领先企业的竞争总是普遍存在的。本文的扎根研究则可以看出,全球研发体系的核心内容是竞争,后发企业与领先企业产生激烈冲突,主要以跨国并购、对外直接投资取得先进技术,而并非是以往研究中强调的依靠在制造环节中获取“技术外溢”提升技术水平。与领先企业组建战略联盟、合资公司等,可以获得全球价值链的嵌入效果。品牌、销售体系、模仿式创新与自主创新则是竞争与合作兼而有之。战略实施的不同内容,与价值链环节呈现出不同的竞争、合作关系。我们认为,就技术水平提升而言,通过战略联盟与领先企业合资可以部分实现,但主要还是依靠跨国并购与对外投资。而随着中国企业本土化程度的提高,品牌与销售体系建设可以根据情况,由企业自行选择竞争或合作方式来完成。
(3)与以往研究单纯基于价值链对企业活动做出梳理不同,本文应用扎根分析提炼的主范畴能够将企业活动充分细化。如内生动力环境中的全球技术创新体系的搭建这一范畴,本身属于技术创新。但需要明确,其只是企业战略延伸的必要基础,而并非“战略性”技术,因此并不是战略延伸实施的内容。这也说明,并非所有企业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凭借战略延伸嵌入全球价值链——在企业没有练好内功之前,强行嵌入全球价值链并无益处,甚至有可能会使企业遭遇灭顶之灾。当前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处于低谷、原始语句中案例企业的国际化历程之所以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均与此有关。此外,一个看似奇怪的现象是,尽管本文样本企业均来自制造业,但战略延伸的重点却不在制造环节。显而易见,这并非是企业制造环节没有优势,恰恰相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这些企业在起步阶段就在国内各自领域拥有一定基础实力,具有相当的制造能力。这同时也反映出,当企业拥有一定制造基础后,必须将发展重点放在价值链其他环节,对研发与市场战略做出相应设计并付诸实施,将战略延伸内容拓展到研发与市场界面。
(4)根据前文开放式编码分析,在跨国并购范畴中的收购、水平一体化等初始概念中,我们发现,除了获取目标企业的先进技术或品牌外,制造(或基于制造可以获取规模经济)也是企业跨国并购的主要目标。而跨国并购属于战略延伸实施的内容。这就产生了一个悖论,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高端,是指嵌入全球价值链研发和(或者)市场环节,制造环节并不在嵌入的视野之内,但案例编码分析确实如此。为何会产生这一悖论?经过分析,以及得到案例企业相关人员的验证,我们发现,产生这一悖论的原因主要在于,随着产品内分工的细化,某一产品甚至某一部件的制造可以进一步分工,处于不同制造环节的企业,其资源投入、价值贡献与价值分配同样存在不均衡。也就是说,发达国家领先企业不仅占据技术与市场高位,而且同样把持着制造环节的高端。因此,后发企业通过跨国并购嵌入制造环节高端这一战略延伸活动,同样应当属于嵌入全球价值链高端的范畴。
4战略延伸管控
战略延伸管控是企业借助战略延伸嵌入全球价值链高端的内在保证,它关系到企业的战略生成与战略实施。包括信息系统建设、制度创新与战略管控和导向持续创新的企业家精神与文化三部分。
六、研究结论
我们以企业这一微观视角,选择本土制造企业切入中国后发企业于全球价值链高端的嵌入问题。这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由中国制造转入中国创造阶段这一总体情境相契合,因而具有更强的实践意义。本文遵从后发企业与领先企业的竞争合作观,与以往企业升级领域研究过于强调“压制—赶超”相比,我们提出应在技术研发领域选择竞争方式,其他环节要考虑合作,拓展了全球价值链研究领域的思路。
第一,企业战略延伸模型由外部环境、内部条件、战略延伸启动、延伸实施、延伸保证和成功嵌入等构成,企业战略延伸活动具有明显的系统属性。战略延伸活动的发生,需要具备相应的外部条件与内部能力。在外部条件与内部能力之间,以及两者与战略延伸之间,战略延伸与嵌入全球价值链之间,均存在复杂但清晰的因果关系。因此,企业能否借助战略延伸成功嵌入全球价值链高端,并不仅仅是企业家本人或企业战略部门自身的事情。战略嵌入活动的发生,需要满足一定的市场与产业环境,正确处理战略启动与战略实施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企业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因此,以战略延伸实现后发企业与全球价值链高端的嵌入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表现为企业对价值链控制权和价值分配权的争夺,是一个企业围绕专有目标,通过恰当的专用策略进行能力构建的活动。其次,相关产业的发展、制度环境的改变也会直接或间接对企业能力构建产生影响[8]。因此,嵌入全球价值链高端需要中国企业、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解决内部能力不足和外部阻力等问题[9],这就必须要从国家高度进行品牌定位与政策支持,企业领导者应建立自主创新的信念,指导企业整体强化学习、着眼品牌能力提升[10]。
第二,战略延伸的关键,主要是处理企业价值链环节与全球价值链环节的竞合关系。本文研究表明,领先企业最倾向于在技术研发环节设置针对后发企业的隔离障碍,其次是市场与销售环节,而对制造领域的技术转移并未给予过多关注。这一规律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至关重要:在技术创新领域最应强调竞争思维。正如蒙丹[8]所指出的,企业能力的“专有性”使其处于“被依赖”地位,从而在权利争夺中处于有利地位;而“专用性”产生的“依赖”倾向则不利于权利的争夺。先进技术专有性明显高于市场、品牌以及制造,而专用性显然较低。结合这一认识,嵌入全球价值链,最关键的就是确立本企业与领先企业的技术差距,优先考虑并购、直接投资等竞争性嵌入方式,而后再考虑建立合资企业、战略联盟方式;对于市场与制造环节,竞合方式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总之,对技术、市场与制造的战略延伸使全球价值链变成一张网,因此参与企业与领先企业的利益并没有根本对立,嵌入全球价值链高端这一问题应该由竞争思路转向竞合并存,实现后发企业与全球价值链领先企业的双向嵌入。
2研究局限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本文之所以采用跨案例研究方法,主要是考虑其长于战略延伸模型的建构。但与纵向单案例研究相比,跨案例研究方法在纵贯、时序规律的揭示上却较为欠缺;与量化研究相比,质性研究的普适性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未来将在本文研究基础上,一方面选择一个企业进行扎根研究,以期揭示战略延伸的阶段及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高端的纵向演化规律;另一方面,将基于本文构建的战略延伸模型,以问卷调研形式对多行业企业做出进一步量化研究。 参考文献:
[1]
孙时联,鞠建东,玎余心全球价值链固化中国如何突围[N]经济参考报,2013-07-23
[2] Porter,MCompetitive Advantage: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85
[3] Kogut,BDesigning Global Strategies:Comparative and Competitive Valueadded Chains[J]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85,26(4):15-28
[4] Humphrey,J and Schmitz,HHow Does Insertion In Global Value Chains Affect Upgrading In Industrial Clusters[J]Regional Studies,2002,9(36):1017-1027
[5] Hobday,MInnovation in East Asia:the Challenge to Japan[M]Cheltenham:Edward Elgar,1995
[6] 张杰,刘志彪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价值链的构建与中国企业升级[J]经济管理,2009,(2):21-25
[7] 胡军,陶锋,陈建林珠三角OEM企业持续成长的路径选择——基于全球价值链外包体系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5,(8):42-49
[8] 曾咏梅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模式研究[J]经济地理,2011,(3):453-457
[9] 王雷全球价值链框架下跨国公司的“纵向控制”策略及其突破路径研究——以晋江鞋业集群为例[J]经济体制改革,2010,(5):62-66
[10] 文嫮,曾刚全球价值链治理与地方产业网络升级研究——以上海浦东集成电路产业网络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5,(7):20-27
[11] 陈爱贞,刘志彪决定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因素——基于各细分行业投入产出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4):115-125
[12] 陈景辉,邱国栋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产业集群的“双向嵌入观”[J]经济管理,2008,(11):6-11
[13] 陈景辉,师颖新基于“嵌入性”视角的跨国公司在华战略演进研究——从战略连接、战略嵌入到战略耦合[J]国际贸易问题,2011,(12):57-64
[14] Baron,DPThe nonmarket strategy system[J]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95,37(1):73-85
[15] Baron,DPIntegrated strategy:Market and nonmarket components[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5,37(2):47-65
[16] Markides,ConstantinosStrategic Innovation in Established Companies[J]Sloan Management Review,spring 1998,Vol39,31-42
[17] 王亚刚,席酉民,荣卫东企业政府关系与企业社会责任: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企业的战略创新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10):98-107
[18] Eisenhardt,KBuilding Theories from Case Study Research[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9,14(4):532-550
[19] Yin R KCase study research:Design and Methods[M]Newbury Park:Sage Publications,2003
[20] Eisenhardt K M,Theory Building From Cases: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7,50(1):25-32
[21] Yin,RCase Study Research:Design and Methods[M]Newbury Park,CA:Sage,1984
[22] 陈晔,白长虹,吴小灵服务品牌内化的概念及概念模型:基于跨案例研究的结论[J]南开管理评论,2011,(2):44-51
[23] Gallivan MOrganizational Adoption and Assimilation of Complex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 New Framework[J]The DATA BASE for Advance in Information Systems,2001,32(3):51-85
[24] Eisenhardt,KMBetter Stories and Better Constructs:The Case for Rigor and Comparative Logic[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1,16(3):620-627
[25] Stake RQualitative Case StudiesIn Denzin,NK,and Lincoln(Eds),YS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M]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s,2005
[26] Yin RApplication of Case Study Research(2nded)[M]Thousand Oaks,CA:Sage,2003
[27] 陈劲,吴航,梁靓企业国际化程度影响因素及未来研究热点展望[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3-20
[28] 毛蕴诗,郑奇志基于微笑曲线的企业升级路径选择模型——理论框架的构建与案例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67-179
[29] 蒙丹能力二重性与全球价值链上的企业升级[J]中国工业经济,2011,(7):30-36
[30] 罗斌,黄昭昭全球价值链下的中国产业功能升级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6):189-193
[31] 马海燕,李世祥,熊英全球价值链下服装本土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管理学报,2011,(9):1312-1317
[32] Gereffi,GDevelopment Models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China and Mexico[J]European Sociological Review2009a,25(1):37-51
[33] Gereffi,G,Lee J,Christian M,USBased Food and Agricultural Value Chains and Their Relevance to Healthy Diets[J]Journal of Hunger & Environmental Nutrition,2009b,(4):357-374
孙时联,鞠建东,玎余心全球价值链固化 中国如何突围[N]经济参考报,2013-07-23(5)
[2] 曾咏梅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模式研究[J]经济地理,2011,(3):453-457
[3] Baron, DPThe Non-Market Strategy System [J]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95, 37(1): 73-85
[4] Baron, DPIntegrated Strategy: Market and Non-Market Components [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95, 37(2):47-65
[5] Markides, CStrategic Innovation in Established Companies [J]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98, 39(3):31-42
[6] 王亚刚,席酉民,荣卫东企业政府关系与企业社会责任: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企业的战略创新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10):98-107
[8] Yin,RK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M]N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s, 2003
[9] Eisenhardt,KMTheory Building From Cas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7, 50(1): 25-32
[10] Yin, RK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M]N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s,1984
[11] 陈晔,白长虹,吴小灵服务品牌内化的概念及概念模型:基于跨案例研究的结论[J]南开管理评论,2011,(2):44-51
[12] Gallivan,MOrganizational Adoption and Assimilation of Complex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 New Framework [J]The DATA BASE for Advance in Information Systems, 2001, 32(3): 51-85
[4] Eisenhardt, KMBetter Stories and Better Constructs: The Case for Rigor and Comparative Logic[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1,16(3):620-627
[3] Eisenhardt, KBuilding Theories from Case Study Research[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9, 14(4): 532-550
[4] Stake,RQualitative Case Studies[A]Denzin, NK, Lincoln,YS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C]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2005
[5] Yin,RApplication of Case Study Research[M]CA:Sage,2003
[6] 陈劲,吴航,梁靓企业国际化程度影响因素及未来研究热点展望[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3-20
[7] 毛蕴诗,郑奇志基于微笑曲线的企业升级路径选择模型——理论框架的构建与案例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3):167-179
[8] 蒙丹能力二重性与全球价值链上的企业升级[J]中国工业经济, 2011,(7):30-36
[9] 罗斌,黄昭昭全球价值链下的中国产业功能升级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0,(6):189-193
[10] 马海燕,李世祥,熊英全球价值链下服装本土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管理学报,2011,(9):1312-1317
The strategies extension modelof enterprises embedded into the top of GVC
——A cross-case study on localmanufacturer enterprises
QIU Guodong1,DIAO Yuzhu1,2
(1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Dalian, China;
2Linyi University, Linyi,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ntra-industry and intra-product division trend becoming more and more apparent, our latecomers face a more complex competition and management situationFocusing on the embeddedness between the latecomers and GVC, this paper construed a theoretical model of strategies extension to deal with enterprise policy through coding techniques of grounded theoryThe study shows that process of corporate strategies extension has obvious attributes, and its model is also showing a typical architecture including the basic environment, set-up, implementation,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strategies extensionThe Key of strategies extension is to deal with the Jing-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tecomers and GVC to realize the embedness in the two way
Key words: embedness; the top of GVC; strategies extension model; local manufacturer enterprises; cross-case study
(责任编辑:于振荣)
[4] Stake,RQualitative Case Studies[A]Denzin, NK, Lincoln,YS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C]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2005
[5] Yin,RApplication of Case Study Research[M]CA:Sage,2003
[6] 陈劲,吴航,梁靓企业国际化程度影响因素及未来研究热点展望[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3-20
[7] 毛蕴诗,郑奇志基于微笑曲线的企业升级路径选择模型——理论框架的构建与案例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3):167-179
[8] 蒙丹能力二重性与全球价值链上的企业升级[J]中国工业经济, 2011,(7):30-36
[9] 罗斌,黄昭昭全球价值链下的中国产业功能升级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0,(6):189-193
[10] 马海燕,李世祥,熊英全球价值链下服装本土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管理学报,2011,(9):1312-1317
The strategies extension modelof enterprises embedded into the top of GVC
——A cross-case study on localmanufacturer enterprises
QIU Guodong1,DIAO Yuzhu1,2
(1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Dalian, China;
2Linyi University, Linyi,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ntra-industry and intra-product division trend becoming more and more apparent, our latecomers face a more complex competition and management situationFocusing on the embeddedness between the latecomers and GVC, this paper construed a theoretical model of strategies extension to deal with enterprise policy through coding techniques of grounded theoryThe study shows that process of corporate strategies extension has obvious attributes, and its model is also showing a typical architecture including the basic environment, set-up, implementation,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strategies extensionThe Key of strategies extension is to deal with the Jing-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tecomers and GVC to realize the embedness in the two way
Key words: embedness; the top of GVC; strategies extension model; local manufacturer enterprises; cross-case study
(责任编辑:于振荣)
[4] Stake,RQualitative Case Studies[A]Denzin, NK, Lincoln,YS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C]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2005
[5] Yin,RApplication of Case Study Research[M]CA:Sage,2003
[6] 陈劲,吴航,梁靓企业国际化程度影响因素及未来研究热点展望[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3-20
[7] 毛蕴诗,郑奇志基于微笑曲线的企业升级路径选择模型——理论框架的构建与案例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3):167-179
[8] 蒙丹能力二重性与全球价值链上的企业升级[J]中国工业经济, 2011,(7):30-36
[9] 罗斌,黄昭昭全球价值链下的中国产业功能升级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0,(6):189-193
[10] 马海燕,李世祥,熊英全球价值链下服装本土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管理学报,2011,(9):1312-1317
The strategies extension modelof enterprises embedded into the top of GVC
——A cross-case study on localmanufacturer enterprises
QIU Guodong1,DIAO Yuzhu1,2
(1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Dalian, China;
2Linyi University, Linyi,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ntra-industry and intra-product division trend becoming more and more apparent, our latecomers face a more complex competition and management situationFocusing on the embeddedness between the latecomers and GVC, this paper construed a theoretical model of strategies extension to deal with enterprise policy through coding techniques of grounded theoryThe study shows that process of corporate strategies extension has obvious attributes, and its model is also showing a typical architecture including the basic environment, set-up, implementation,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strategies extensionThe Key of strategies extension is to deal with the Jing-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tecomers and GVC to realize the embedness in the two way
Key words: embedness; the top of GVC; strategies extension model; local manufacturer enterprises; cross-case study
(责任编辑:于振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