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企业劳动工资统计探析

2014-06-28曹荣军

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统计现代企业

曹荣军

摘 要:劳动工资统计是企业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对人力资源工作的信息、咨询、监督作用,为企业和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随着市场经济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如何进一步做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劳资统计工作应当发挥应有的作用。文章通過对当前企业劳动工资统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了深化企业劳资统计工作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加强企业统计队伍建设、落实统计台帐和报表制度以及利用统计成果指导企业经营管理。

关键词:现代企业;劳动工资;统计

中图分类号:F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11-0031-02

劳动工资统计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劳动经济现象进行调查研究,以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性活动的总称。劳动工资统计是国民经济统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经济统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任务包括: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需要的劳动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方法,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分析、预测,提供反映有关劳动经济现象的统计资料,为党和国家进行宏观决策和宏观调控提供适用信息和辅助决策手段,为各级管理部门和基层企、事业等单位进行中观、微观决策和科学管理提供服务,从而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咨询、监督的整体功能。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我国进入了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过渡的转轨时期,由于不同所有制形式企业的快速发展,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资关系开始受到挑战。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劳资关系相比,计划经济时期的劳资关系主要体现为行政干预下的劳资关系重新定位,即采用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劳动关系,社会的主要劳资关系基本上都内化为国有企业的劳资关系。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劳资关系的特点比较见表1:

与之对应,现代企业与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劳资统计在统计范围、统计指标和统计手段等方面均有所突破。现代企业通过采用专业劳动工资统计软件或劳动工资定期报告,对人力资源综合统计指标进行分析、预测,根据指标结果采取针对性措施,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同时按照国家统计局要求及时上报指标数据,为各级政府部门制定有关政策和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满足劳动法制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等建设对本行业劳动工资统计的需要。目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市场不断发育完善,人力资源流动成为常态,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企业劳资统计工作,指导深化企业用人机制和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推动企业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这值得深入探讨。

1 企业劳动工资统计存在的问题

1.1 统计队伍建设重视程度不高

现代企业对统计队伍建设的力度仍需要进一步加强。第一是缺乏专业人员配置。许多企业都缺少专业的劳动工资统计人才,基层的统计人员很多都不具备过硬的统计专业知识,未能做到持证上岗,而且兼职统计现象较为普遍,劳资统计在企业仅是边缘性工作,统计人员还需要负责其它工作。第二是管理人员对劳资统计不够重视,主动性和引领性不足。在很多大中型企业中,生产经营统计由相应的业务部门进行,财务数据统计由财务部提供,劳动工资统计由人力资源部整理,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持续性,更无法做到对工作的有效预测和指导监督。

1.2 统计台帐和报表制度落实尚不到位

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帐是统计工作的基础。原始记录是统计工作的源头,是未整理的第一手材料,是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最初记录;统计台帐是从原始记录到统计报表的中心环节,统计台帐的记载必须与原始记录数据衔接,做到准确、及时、连续、完整、清晰,查询方便,建立统计台帐是加强统计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提高统计报表填报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只有将原始数据及时记录并整理到统计台帐,才能确保数据真实性、客观性,为分析提供基础信息数据。目前,多数企业已经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要求,建立起了统计台帐及相关统计报表制度,劳资统计数据与财务报表核对清楚。与此同时,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存在原始记录不全,账目不清,统计指标无从查起等种种现象,严重影响到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归根到底,这些都是企业未能真正理解劳资统计的作用,有效落实统计台帐和报表制度导致的。

1.3 统计成果对企业经营管理指导有限

公司劳动工资统计的一项基本职能是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和分析、反映企业从业人员的数量、构成及其劳动报酬等情况,为制定企业分配政策、劳动力资源配置和加强劳动工资管理提供依据。目前,部分企业尚未做到按统计报表制度建立详细统计台帐,动态定期开展劳资数据统计;在数据信息方面更是缺乏深入挖掘分析,无法提出符合企业当下实际和未来需要的政策建议,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2 深化企业劳动工资统计的建议

2.1 加强企业统计队伍建设

企业统计队伍建设的内容包括加强企业统计领导、设置专门统计岗位、任用符合要求人员、加强统计工作学习培训等。加强企业统计领导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公司负责人亲自关注,分管领导抓工作落实,做到有岗位设置和相应人员配备,长期开展工作,进而从根本上改善企业劳资统计工作。设置专业统计岗位是指要统筹各专门统计工作,在办公室或相关部门设置专门统计岗位。任用符合要求人员是指对于该项工作及岗位,其专业工作人员应具有专业统计知识,拥有统计证或专业职称,做到持证上岗。加强统计工作学习培训是指企业要及时参加政府及有关机构组织的统计培训和辅导,做好统计再教育。

2.2 落实统计台帐和报表制度

统计数据的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无论是确保数据的准确客观、真实可信,还是建立健全统计质量保证体系,加强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都需要落实好统计台帐和报表制度。落实统计台帐和报表制度就是要强化对统计台帐和报表制度的认识,健全与劳资统计资料有关的各种原始记录和凭证等统计基础工作,按照统一规范的格式报表,及时登记定期统计;同时要不定期开展检查,核对台帐和报表;加强对统计人员的统计法制宣传教育,自觉遵守和维护《统计法》;改善统计手段,采用劳资统计电子台账,做好企业劳资统计联网工作。

2.3 统计成果指导经营管理

统计工作要做到超前预测、系统分析,为企业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依据。加强对劳资统计资料的深入分析,形成的统计成果要能够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分配制度改革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有效的指导公司经营管理。如通过统计企业中级职称管理人员平均薪酬福利,对比行业数据,分析公司薪酬竞争力,制定出新引入人员的工资标准,逐步优化人力资源结构;通过统计企业所有人员平均工资,对比同类规模企业,分析企业人工成本高低,确定综合优化人力成本的方案,推动企业人员绩效改革,提高企业经营业绩。

参考文献:

[1] 吴国忠.加强企业统计工作提高企业管理水平[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22).

[2] 刘恒.统计法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统计现代企业
2008—2015我国健美操科研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山东省交通运输投资计划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探究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路径与内涵
浅谈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如何提升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我国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的统计分析
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研究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