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小区环境设计研究
——以荆都花园为例
2014-06-27王茜竺宏飞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湖北荆州434023荆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荆州434000
王茜,竺宏飞 (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湖北荆州 434023;荆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荆州 434000)
徐华梅 (荆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荆州 434000)
生态小区环境设计研究
——以荆都花园为例
王茜,竺宏飞 (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湖北荆州 434023;荆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荆州 434000)
徐华梅 (荆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荆州 434000)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生态小区是一个以人类生活与生产活动为中心的,由人和环境组成的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性生态系统。在深入解析生态小区内涵(住宅经济性、实用性、艺术性和自然性和谐统一)的基础上,阐述了荆都花园的设计理念和原则(生态性原则、休闲性原则、景观文化性原则),从提高城市竞争力、改善人居生活环境、提高小区经济实用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出发,建立了荆都花园设计景观绿化设计的模式。
生态小区;生态环境;荆都花园;环境设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需求不断上升,开始对于生存质量的提高不断有着新的需求。在这种趋势下,生态小区的概念应运而生。从最初简单的几株树一片草的楼间绿地,到现在精心设计的主题花园,越来越多的绿化景观出现在了生态小区中。这些绿色的环境景观更加关注居民生活的舒适性,为人们创造了富有生活情趣的生活环境。因此,如何能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设计出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成为景观园林设计的新课题。
1 生态小区的定义与内涵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生态小区是一个以人类生活与生产活动为中心的,由人和环境组成的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性生态系统。在该系统内,自然、社会、经济三者的紧密结合,完全围绕着人类而运作。其最基本的生态功能是组织社会生产、方便居民生活,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绿色保障。
生态小区分为自然生态小区和人工生态小区2大类。自然生态小区是自然形成的有独特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的小规模自然区域。人工生态小区是指人工建造的符合自然循环规律的具有较好生态特征和功能的小区,如生态居住小区,生态公园、生态工业园等。
生态小区强调自然和社会、经济三者的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即实现人与自然共同和谐、共生共荣的可持续发展。人类行为活动方式决定了生态小区的生态结构和生态功能。生态小区这个生态系统由3个“生态化”的子系统紧密地复合而成,即社会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
生态小区的景观绿化是自然生态系统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它是以小区自然环境为基础,协调自然环境的生态容量,利用植物、自然景观和人为景观保持小区的生态结果和生态功能,从而打造以人为本的舒适自然小区。随着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生态小区的建设是今后形形色色的小区构建的发展方向,作为生态小区建设基础的景观绿化也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 荆都花园景观设计理念
荆都花园位于荆州市江津路西侧。东临三湾路,南接规划道路。总规划用地面积46936m2。设计重点为中心绿地修建设计,现状地形并不复杂,地势较为平坦。
为了迎合奥运年的时事主题,同时结合项目自身的特性,突出项目“精致、舒适、生态”的形象定位,因此将东方新城的园林风格定位为新希腊风情生态园林。绿化环境设计在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要融合古典的希腊文化与现代建筑,迎合奥运主题。结合现代建筑所创造的特殊空间感受,大量运用特色铺装、雕塑、装饰柱和植物材质,有效烘托建筑以及周边环境景观,充分表现人与自然;艺术与生活的和谐共生。
3 荆都花园景观设计原则
3.1 生态性原则
满足人们对绿色环境的要求,达到景观环境在视觉效果上的清新、优雅、舒适、宜人,调节小区的气候环境,改善小区的空气质量,维持小区内环境的生态平衡。将绿色生态的理念融合到居民生活的每一个方面。
3.2 休闲性原则
注重园林景观的可参与性,在小区内设置一定的硬质景观、共享空间,为小区居民提供足够的休闲、交往、活动场地,营造和谐、友善、温馨的人际关系氛围。
3.3 景观文化性原则
个人能够与潜在的侵害者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能够减少侵犯行为的发生。Gail(2009)[24]研究表明,与顾客维持积极联系,避免触发顾客的厌倦和挫折感是第一线情绪劳动者避免受到侵犯的有效方式。Salman等(2010)[25]研究提出,员工与顾客的成功互动依赖于员工能够创造一种吸引人的、积极的情绪氛围,包括能够付出极大努力控制消极情绪,保持积极情绪状态,让自己有适当的声调、面部表情、身体语言等。这些研究表明,员工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善于与潜在的侵犯行为实施者良好沟通能使自己免受侵犯。
提升园林景观的文化品位和内涵。通过新希腊风情概念,在小区内设置特色铺装、雕塑、装饰柱景观,将新希腊风情有关的通过雕塑、小品、浮雕景墙等形式表现出来,并使其同时具备观赏性、参与性和艺术性。
4 荆都花园景观分区与布局
整个小区的景观以一条环型的通达各区的车行林荫主干道贯穿,以小区入口为起点,向园区延伸形成通透性的环型的干道景观,穿过入口主轴线进入中央绿地,中央绿地为小区景观中心,也是小区景观的灵魂,以中央绿地为中心,向宅间辐射,进入宅间园林(见图1)。
图1 荆都花园功能分区及景观结构图
4.1 花神广场区
位于小区的西侧主入口,通过采用材质和色彩富于变化的硬质铺装路面,主体景观是花神阿芙洛狄忒水景雕像和柱廊相结合的水景,阿芙洛狄忒象征爱情与女性的美丽,一直被认为是女性体格美的最高象征,配合喷泉形成美丽的入口景观效果。整个广场力求创造出一个环境优雅、明快清新、富有活力的休闲空间(见图2)。
4.2 浪漫爱神园区
图2 花神广场区
位于小区的西侧,紧邻花神广场区。在入口处种植大乔木及层次丰富的花灌木,营造一种自然的生态环境,再以植物群落围合成一些静谧的休闲空间,西端爱情海湾由山石堆砌成自然式河岸,河水淙淙流动,河岸种植垂柳、碧桃及荷花等,人们在河岸漫步,夏日可闻哇鸣荷香,秋日观云光映水。爱情海湾两边的林间小道穿行其中,与场地结合,使人们或行或坐,均有景可观。
沿路设置多处的座椅及健身广场形成一个充满浪漫和艺术气质的休闲空间(见图3)。
4.3 阿波罗广场区
位于小区中部是中央绿地的核心景观,中心部分是阿波罗主题雕塑,阿波罗是光明之神,也被称做真理之神。正是反映人们对光明的渴望,即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设计理念。沿岸设置木质亲水平台,人们可以在河畔嬉水、观鱼,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圆形的广场、中心景观雕塑、古典的园亭、水景、阳光、绿树、水系在这里交织成一幅明媚的画面(见图4),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享受阳光享受自然的好去处。
图3 浪漫爱神园区
图4 阿波罗广场区
水系两边漫步道,跨在水系中的木平桥(见图5)与蔷薇花架,使人们在健身的同时感受着新希腊风情。在蔷薇花架前设置克里特广场(见图6),西侧以疏林草地为中心,在绿树的环抱之中疏密相宜形成休闲与观赏的草坪空间,人们可以悠闲地流连在草坪上放松身心,怡情悦性,配上蔷薇花架等景观园林小品,从而形成一个供休闲空间,使得人们从容休闲放松,享受自然界的阳光、微风和清草的气息。
图5 木平桥
图6 克里特广场及蔷薇花架
4.4 雅典娜圣林区
位于小区中部东侧,入口处运用希腊建筑中常用的“柱廊”元素引导人们进入该区域,儿童游乐园以儿童游乐为主题(见图7),注重景观的趣味性,重视儿童的参与性,将沙坑和游戏器械相结合为社区幼童提供了一个安全的户外活动空间,在游乐场四周的坐椅花池内种植四季花卉。规整的圣林树阵象征着和谐、希望。这是一个交流和沟通的最好场所,能够进一步增加了邻里之间的感情。
4.5 组团休闲区
位于小区的北部及南部,在组团休闲区内适当布置休闲(见图8)、健身小场地(见图9)。种植各种芳香性的乔木、灌木、地被等不同层次的植物,栀子花、桂花等芳香性的植物不仅为居民营造了嗅觉景观,而且对居民的健康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休憩广场上设有健身器材以供居民锻炼使用,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放松人们紧张工作给人们带来的压力。让居民不但可以在这里锻炼身体,也可以在此进行交流,让邻里关系更加和睦。
图7 儿童游乐园
5 荆都花园绿化种植设计
满足小区布局各层次对绿化的要求,层次分明,步步有景。结合地形地貌,采用常绿、落叶、色叶、香花、乔木搭配形成景观层次,色彩丰富,各具特色,四季分明的生态植物群落。力求长年有绿,四季有花。
采用香樟作为小区内的行道树,围墙边种植法国冬青绿篱,在植物选择上,优先选用乡土树种,以常绿植物为主,如香樟、广玉兰、桂花等。适当点缀秋冬有色彩、林相变化的植物,如合欢、银杏、栾树、紫薇、垂柳、碧桃、樱花等,春天,白玉兰、樱花等观花乔木竞相开放。夏季,紫薇、碧桃、合欢等花团锦簇。秋季,丹桂飘香,栾树、银杏等渲染出多彩的秋色。冬季,观乔木苍劲的树形。使人在小区能充分感受到季节的变化,表现出不同季节的园林美。
起伏的坡地式草坡,点缀季节性色彩鲜艳的草花,营造社区自然、明快的环境氛围。苗木的选择注意与健康主题相结合,大量选用防污染、有香味、吸引鸟类的植物,少用或不用带刺、有毒能引起过敏的植物。
6 结语
图8 休息坐凳
图9 健身小场地
荆都花园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了绿化景观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灵活应用植物配置、景观设计等方法建设具有较高水平的现代生态小区的绿色空间环境,使生态小区真正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休息的良好场所。从而达到改善城市生态质量和人居环境的目的。
[1]晏备战.城市居住生态小区的规划设计[J].建筑与规划设计,2008(4):38-40.
[2]姚发兴.黄石市住宅小区绿化现状调查[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8(1):9-12.
[3]段广德,张颖.境之谷生态小区绿化规划设计[J].内蒙古林业科技,2007,33(4):43-44.
[4]潘树鹏,李宝堂,刘先福.浅谈居住小区景观、绿地规划设计[J].城镇化与城市发展,2008(10):276-277.
[5]李振,韩延星,王峰.中山市绿色生态小区规划建设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18(2):91-94.
[6]彭怡.我国城市生态小区建设研究[J].山西建筑,2008,34(11):35.
[7]潘文波,刘瑞祥.生态小区建设与环境影响评价[J].污染防治技术,2007,20(6):69-72.
[编辑] 洪云飞
TU984.1
A
1673-1409(2014)22-0091-04
2014-04-19
王茜(1 9 8 3-),女,工程师,硕士生,现主要从事园林规划与设计方面的研究工作。